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
遵义医学院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一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的医家是A、张子和B、刘完素C、朱丹溪D、李东垣2、哪位医家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A、孙思邈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3、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4、被后世医家称为“医圣”的是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5、被后世医家称为“药圣”的是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6、被世后医家称为“药王”的是A、孙思邈B、张仲景C、王焘D、李时珍7、下列哪位医家不属于“金元四大家”A、张元素B、刘完素C、朱丹溪D、李东垣8、倡“火热论”,擅长用寒凉药物治病的医家是A、张从正B、刘完素C、朱丹溪D、李东垣9、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新修本草》C、《千金要方》D、《神农本草经》10、我国第一部药典是A、《新修本草》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千金要方》11、《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A、葛洪B、钱乙C、巢元方D、陈自明12、《妇人大全良方》的作者是A、葛洪B、王焘C、巢元方D、陈自明13、被后世称为“养阴派”的医家是A、李东垣B、朱丹溪C、刘完素D、张从正14、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成书于A、春秋B、战国C、宋代D、唐代15、周代对医学分科不包括A、食医B、疾医C、疡医D、骨医E、兽医16、整体观念的内容不包括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C、因人制宜D、人与社会的统一性E、人体生理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相互协调17、证的内容不包括A、病因B、病位C、病性D、病情E、邪正关系18、温病学四大家不包括A、叶天士B、吴鞠通C、吴又可D、薛生白E、王孟英19、金元四大家不包括A、刘完素B、李东垣C、张仲景D、朱丹溪E、张子和20、四大经典著作不包括A、《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E、《本草纲目》2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辨病论治B、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C、四诊八纲D、对症治疗E、辨证与辨病结合二、简答题1、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第一章阴阳五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可用阴阳的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A、热极生寒B、阴中求阳C、阴虚则阳亢D、重阳必阴2、因心火亢盛而导致易怒目赤者,此属A、水乘火B、子病犯母C、木火刑金D、母病及子3、“五味”中属水的是A、酸B、苦C、甘D、咸4、下列哪一种传变属相侮A、肺病及心B、心病及脾C、肾病及心D、肾病及肝5、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段是A、上午B、前半夜C、下午D、后半夜6、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A、推动B、温煦C、滋润D、兴奋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阴阳相互转化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消长平衡E、阴阳失调8、在医学领域中,下列属于阴的功能有A、固摄B、气化C、亢进D、兴奋E、功能9、下列除哪项外均归属于土行A、口B、舌C、甘D、脾E、湿10、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A、滋水涵木B、养心益脾C、培土生金D、补肺滋肾E、扶土抑木11、阴阳的概念准确的是A、日光的向背B、自然界相关联的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C、即水火D、即矛盾E、自然界相反事物的概括12、五行的概念准确的是A、即五材B、木火土金水C、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D、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E、即相生相克13、除哪项外都是阴阳的特性A、相关性B、普遍性C、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属性可发生转化D、具有无限可分性E、特殊性14、五行相生的顺序的正确是A、木→土→金→水→火B、木→火→土→金→水C、木→金→土→水→火D、木→土→水→火→金E、木→土→水→火→金15、五行相相克的顺序的正确是A、木→土→金→水→火B、木→火→土→金→水C、木→金→土→水→火D、木→土→水→火→金E、木→土→水→火→金二、简答题1、什么是阴阳、五行?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3、为什么说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4、4、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是什么?第二章藏象一、单项选择题1、“五脏六腑之大王”指的是A、心B、肺C、肝D、肾2、主升清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3、血液运行于脉中不致溢出脉外,是何脏所主A、肝B、心C、脾D、肾4、肾为气之根与肾的哪项功能有关A、藏精B、主水C、主纳气D、主生长发育5、“太仓”是指A、胃B、脾C、小肠D、大肠6、肾在志为A、喜B、怒C、思D、恐7、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主要是下列哪项的作用A、肝气B、脾气C、肺气D、肾气8、“气血生化之源”指的是A、肾B、心C、脾D、肺9、“贮痰之器”指的是A、肝B、心C、脾D、肺10、心在志为A、恐B、怒C、思D、喜11、有先后天关系的两脏是A、心与肺B、肺与肾C、肾与肝D、脾与肾12、司二便的脏腑是A、大肠B、肾C、脾D、膀胱13、心开窍于A、口B、舌C、耳D、鼻14、胆汁是何种物质所化生的A、阳气蒸化,津液所化B、肝血所化C、肝之余气所化D、肾中精气所化15、除哪项外都是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A、调畅气机B、促进脾胃运化C、调畅情志D、促进血液运行E、调理五脏六腑16、肾的气化功能失常一般不出现的症状是A、尿少B、尿频C、水肿D、尿失禁E、尿血17、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A、运化水谷B、运化水液C、主升清D、调节血量E、主统血1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脑B、脉C、三焦D、女子胞E、胆19、肝对血的作用不包括A、化生血液B、贮藏血液C、防止出血D、促进血行E、调节血量20、血液正常运行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不包括A、血液充盈B、脉道通利C、心气充沛D、气机调畅E、心功能充沛21、除哪项外都是观察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在标志A、齿B、骨C、面D、发E、耳22、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藏精B、藏神C、藏血D、固摄血液于脉中E、调畅气机23、下列不属于肝的生理联系的是A、筋B、目C、爪D、毛E、春24、哪项属于小肠的生理功能A、泌别清浊B、传化糟粕C、受纳腐熟D、运化水谷E、排泄水液25、除哪项外都是肺主宣发生理作用的体现A、呼出体内浊气B、向上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C、向体表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D、宣发卫气E、排泄水液26、除哪项外都是肺主肃降生理作用的体现A、吸入清气B、向下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C、向体内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D、生成营气E、保持呼吸道清洁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2、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3、3、何谓肺主宣发肃降?其生理作用各体现在哪些方面?4、4、何谓肝主疏泄?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5、第三章气血津液一、单项选择题1、防止血液溢于脉外为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2、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3、维持人体相对恒定的体温,属于气的哪项功能A、推动B、温煦C、固摄D、防御4、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液的病理变化为A、血虚B、血瘀C、血寒D、血热5、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6、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组脏腑是A、心肝肾B、心脾肾C、脾肝肾D、脾肺肾7、气的固摄作用不包括A、固摄血液B、固摄汗液C、固摄唾液D、固摄尿液E、固摄脓液8、卫气的生理功能不包括A、防御B、营养C、温煦D、推动E、固涩9、与血液正常运行关系不甚密切的脏腑有A、肝B、心C、脾D、肺E、肾10、“气为血之帅”不包括的内容有A、气能生血B、气能散血C、气能行血D、气能摄血11、气的生成与哪脏关系不密切?A、肾B、心C、脾D、肺12、气机的基本形式不包括A、升B、降C、出D、入E、停二、简答题1、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生理功能有哪些?2、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是什么?在生理方面如何体现出来?第四章病因病机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A、疠气B、六淫C、七情D、瘀血2、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A、寒邪B、火邪C、风邪D、燥邪3、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A、风邪B、湿邪C、火邪D、燥邪4、病人先有阴虚内热,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其病机属于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5、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A、寒邪B、湿邪C、风邪D、暑邪6、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A、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体质与精神状态D、生活与工作环境7、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A、邪气B、正气C、地域因素D、饮食习惯8、“实”的病机主要指A、正气充盛B、正气虚衰C、脏腑功能减退D、邪气亢盛9、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A、外感性B、季节性C、地域性D、相兼性E、易感性10、过劳不包括A、劳力过度B、劳神过度C、房劳过度D、饮酒过度11、疠气的致病特点是A、发病急骤B、病情较重C、症状不一D、传染性强E、易于流行12、何邪不耗伤津液A、热邪B、燥邪C、暑邪D、火邪E、寒邪13、属于影响疾病发病的因素A、饮食营养与锻炼B、体质因素C、地域因素D、饮食有规律E、自然与社会环境14、不属于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A、湿性重着B、湿为阴邪易伤阳气C、湿性黏滞D、湿性趋下E、湿性收引15、瘀血疼痛的特点是A、重痛B、灼痛C、刺痛D、冷痛E、胀痛16、情志致病的特点直接伤及脏腑,怒易伤A、心B、肝C、脾D、肺E、肾15、情志致病的特点影响气机,思则A、气上B、气下C、气结D、气缓E、气乱二、简答题1、说出“六气”与“六淫”的意义。2、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3、3、试述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第五章四诊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得神”范畴A、呼吸调匀B、双目明亮C、动作灵敏D、食欲突增2、面色红赤主A、热证B、寒证C、气滞D、血瘀3、数脉的脉象是A、一息二至B、一息三至C、一息四至D、一息五至4、手足心热,多属A、阴虚B、阳虚C、阳盛D、阴盛5、面色发青的主病不包括A、脾虚B、寒证C、痛证D、瘀血E、惊风6、望神一般不包括A、神望B、有神C、少神D、无神E、假神7、脾胃的病变反映在舌面上何部?A、舌尖B、有舌边C、舌中D、舌根E、舌体8、黄苔主证是A、寒证B、热证C、虚证D、实证E、表证9、恶寒发热主证是A、寒证B、热证C、虚证D、实证E、表证10、日见汗出不已,动则尤甚称A、表证汗出B、自汗C、盗汗D、大汗E、绝汗二、简答题1、简述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2、脏腑在舌面上是如何分属的?请简述病理性舌色的主病。3、第六章辨证一、简答题1、何谓八纲?2、何谓八纲辨证?说出八纲辨证的意义。3、第七章防治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选实脾”的治法属于A、控制疾病传变B、提高抗邪能力C、避免病邪侵入D、防止疾病发生2、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是A、实则泻之B、标本兼治C、热因热用D、用寒远寒3、以下适宜于“通因通用”治法的症证是A、食积腹泻B、气虚崩漏C、胃虚呕吐D、脾虚泄泻4、病人渴喜冷饮,烦躁不安,便干尿黄,舌红苔黄,同时又见四肢厥冷,脉沉等症,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虚则补之B、急则治标C、寒因寒用D、寒者热之5、顺从疾病假象而进行治疗的方法为A、扶正法B、祛邪法C、正治法D、反治法6、属于“正治”法的是A、以寒治寒B、热因热用C、用寒远寒D、寒者热之7、属于“反治”法的是A、寒者热之B、寒因寒用C、以寒治热D、以热治寒8、寒因寒用适用于A、真寒假热证B、表热里寒证C、真热假寒证D、寒热错杂证9、脾虚运化无力引起的腹部胀满,治疗应选用下列哪项治法A、通因通用B、寒因寒用C、热因热用D、塞因寒用10、运用疏通、和解作用的药物,以祛除病邪,调理脏腑,气血的治法,称为A、汗法B、下法C、和法D、消法1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枢治疗的基本原则A、扶正祛邪B、治病求本C、未病先防D、三因制宜12、不属于正治法的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虚则补之D、实则泻之E、通因通用13、三因制宜不包括A、因人制宜B、因病制宜C、因时制宜D、因地制宜14、“治未病”的内容不包括A、调摄情志B、锻炼身体C、早期诊治D、防治病邪侵害E、正治15、不属于治则的是A、治病求本B、调整阴阳C、扶正祛邪D、清热泻火E、三因制宜二、简答题1、何
本文标题: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3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