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透镜及其应用全章导学案
1透镜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辨别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透镜的焦点、焦距。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会用“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去解释、说明有关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4.能画出平行于主光轴或经过焦点的光线透过透镜的路线。学习过程前置测评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若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线将。2、在光现象中,光路具有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观察图片,我来当侦探。在一个夏天,雨过天晴,阳光公公将光透过大棚上的积水射到小狗哈利的身上,暖暖的。忽然,哈里大声叫起来:“哇!我的尾巴着火啦!这是谁干的??”分析其原因,写下你的判断。同学们侦查的对不对呢?我们学习了一种光学元件-----透镜之后就可以定论了。引出课题:透镜探究新知透镜1动动手、看一看桌子上的透镜,让学生去感知凸透镜和凹透镜。2.动动脑,看一看下列两组透镜在外形上各有什么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根据分析引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2.透镜分类3.透镜的示意图主光轴与光心解释说明透镜的镜片两个表面(或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说出主光轴和光心。根据图示引导学生说出光心的特殊性。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合作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提出问题: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会发生什么变化演示实验:4.观察折射光线如何射出?5动手画一画:根据实验中折射光线射出的现象,试用光路图表示出来O乙甲2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很直观的发现并总结出透镜的作用实验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6、完成光路找四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再找其他同学纠正友情提示:如何正确理解“会聚”与“发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凸透镜以后会变得收拢些,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聚于一点.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凹透镜以后会更散开一些.通过图示加以分析。三、三条特殊的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经凹透镜折射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亲自验证测凸透镜的焦距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或聚光灯,在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前后移动白纸,你在白纸上看到什么?用此实验能否证明凸透镜的作用?能否用此实验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做好指导我是“神探”我最棒根据已学知识重新“破解其案”——————小狗哈利的尾巴着火啦!这到底是谁干的?知识延伸8、早在我国西汉(前206~公元25年)《淮南万毕术》中就有以冰取火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把冰削成什么形状的?艾草应放在什么位置?3随堂达标:1.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约为10cm,则此透镜的焦距约为___。2.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光学元件有镜、镜,对光线既不会聚又不发散的光学元件是镜。3、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B.凸透镜的焦点上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D.凹透镜的焦点上4、完成光路5.画出合适的透镜6.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们处处会看到如此警示语使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课后作业:1.透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做____,它能使光线____;另一种为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做____,它能使光线____.2.下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3.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___,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4、图3-2中正确表示了光通过透镜的是()5、作出光通过图(甲)中三棱镜后光的大致传播方向,根据光路图可知,光通过三棱镜后向_________(填“顶点”或“底边”)偏折。图乙和丙是两种透镜可近似看作三棱镜和玻璃块的不同组合放置,因此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6.如图所示,画出图所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FFFFFFFF严禁乱扔饮料瓶或塑料袋等垃圾47、完成下图的光路图8、根据图中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9、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B、凸透镜的焦点上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D、凹透镜的焦点上10.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11.怎样利用太阳光测未知凸透镜的焦距?5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丰宁县土城中学苏九旭教学目标导航: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学习过程导航一、巩固旧知,: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2、画出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3、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二、激趣导入:让一个同学站在窗台上,老师用一个凸透镜给他照相,让学生观察白墙上的像。三、导学达标导航:(一)、照相机的成像1、观察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主要构造:镜头、胶卷。2、教师用蜡烛和凸透镜演示照相机的成像,让学生观察,说出照相机的成像条件和成像特点。3、训练题(1)、照相机的______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凸透镜后会聚在_________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2)、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_______,像是______、_______的像。4、各小组将制作的模型照相机在班内交流,并演示效果。(二)、投影仪的成像1、观察投影仪,认识投影仪的主要构造:镜头、平面镜、载物台、屏幕2、演示投影仪的成像:调节镜头、平面镜、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让学生观察,说出照相机的成像条件和成像特点。3、训练题:(1)投影仪使用时,物体(投影片)离投影仪比较_____,成的像离镜头比较______,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的像。(2)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三)、放大镜1、学生实验:适当调整距离,用手中的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文字。2、讨论:怎样才能使看到的像更大?3、训练题: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放大镜离物体很,观察到的像是、的像。(四)、实像和虚像1、根据下列提示以小组分析实像、虚像特征(1)、是否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2)、能否用光屏承接?(3)、在凸透镜成像中,实、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异侧?2、训练:比较实像与虚像的区别FF6是不是光线的交点能不能用光屏接收像物同侧还是像物两侧实像虚像(五)、总结完成下表器材名称像的性质像物同侧还是像物两侧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实像或虚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四、达标检测导航1、凸透镜能成像,如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到凸透镜成像。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照相时,在胶卷上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物体离镜头比像离镜头的距离要________。3、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投影片的图案通过它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物体离镜头比像离镜头的距离要______。4、放大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放大镜所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物体离镜头要_____;物体和像在镜头______。5、下列光学仪器或器具中用到凸透镜的是()A、潜望镜B、汽车观后镜C、太阳灶D、摄影的镜头6、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相对被拍摄的物体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虚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7、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实验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时一土城中学苏九旭一、课前检测。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2)光源在焦点上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3)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2、完成光路图。3、我们知道光线会聚后会,可见凸透镜对不但对光线有作用,而且还能够。二、课前准备。物距是指符号为u7像距是指符号为v焦距是指符号为f三、新课探究。1、提出问题: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的叙虚实、大小、倒正与什么有关呢?是否与物距有关呢?2、器材准备:光具座蜡烛凸透镜火柴光屏3、实验准备:在光具座上由左到右依次放置,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的焰心、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个高度,这样目的是为了。4、进行实验:实验一:实验过程:将蜡烛放在远远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此时像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然后将蜡烛靠近透镜(但是始终大于2倍焦距)观察在物距逐渐减小时像的大小将怎样变化?像距将怎样变化?实验结论:当u>2f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是,当物距减小时像的大小将变,像距将变一般可以用物近像远像变大来概括。像和物体在透镜的。实验二:实验过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此时像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然后将蜡烛靠近透镜(但是始终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观察在物距逐渐减小时像的大小将怎样变化?像距将怎样变化?实验结论:当f<u<2f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是,当物距减小时像的大小将变,像距将变一般可以用物近像远像变大来概括。像和物体在透镜的。实验三:实验过程: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当像清晰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该放在的位置上,才能够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从实验一、二、三现象可以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实验四:实验过程:将蜡烛放在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光屏上还能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吗?答:。在(光屏一侧或蜡烛一侧)透过镜子观察像的特点。此时像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然后将蜡烛靠近透镜观察在物距逐渐减小时像的大小将怎样变化?实验结论:当u<f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是、、,当物距减小时像的大小将变,一般可以用物远像变大来概括。像和物体在透镜的。对应训练:对四个实验总结:物距(厘米)像的性质像距(厘米)物、像在镜子的同侧或异侧物距减小像的变化大小倒正虚实u>2f8f<u<2fu<f实验五:实验过程:把凸透镜挡住一部分,观察像有什么变化?实验结论:。实验六:实验过程:提高光屏的高度让像成在光屏的偏上方,想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如果调解蜡烛应该如何调节?如果调解光屏应该如何调节?如果调解凸透镜应该如何调节?实验结论:。本节小结:请你对本节课本组实验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价,及谈谈你的收获和实验中的不足: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二)一、课前检测:1、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呈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看到,用屏接收。物距u(厘米)像的性质像距v(厘米)正倒大小实虚1234二、新课研讨。观察表格并回忆上节课的实验现象总结规律。(1)实像都是,虚像都是。(2)成实像时,物体和像在透镜的,成虚像时,物体和像在透镜的(3)实像成在光屏上,虚像成在光屏上。(4)成实像时,物距减少时像变,像距变。成虚像时物距减少时像变。(5)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特点是、、的像。像的位置在,如果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特点是。(6)当挡住凸透镜一部分是,成像特点是。(7)当成像偏上时移蜡烛要向移,移动光屏则要向移,移动透镜则应向移。(8)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
本文标题:透镜及其应用全章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3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