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美是什么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人们无法绕开的问题。柏拉图之问H:美是漂亮的小姐、母马、汤罐SocratesP.K.HippiasS美是什么?H:美是黄金S:美是难的。H:美是恰当的“关于美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堆积如山,经过成千人的讨论,仍是个谜。”——列夫·托尔斯泰一、美的本质问题为什么难以解决第一,生活中美的事物和美的现象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美的事物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实际上掩盖了它的本质的共同性。第二,美的事物都具有相对性,处于流动变化之中。不同时代、民族、阶级、个体,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是如此巨大。第三,美的事物总是联系着客体和主体两极。第四,还存在日常语义和科学语义之间的矛盾这朵花是圆的(你只能说:是)这朵花是红的(你只能说:是)这朵花是美的(你可以说:不)花之美,在何处?瓣?蕊?茎?叶?形?色?声?味?我们不能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找出——面对审美现象时的困难二、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中来探索美这可以说是一条最古老的路径,认为美在客观事物的本质,在物质对象的自然属性或规律,比如秩序、和谐、统一等。1、毕达哥拉斯“美在数的比例与和谐”※黄金分割率:指事物各部分之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一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比较小部分的和与较大部分之比,用公式表示,设A>B则A:B=(A+B):A得结果约为1.618:1(约相当于8:5)黄金分割率的最早发现可追溯到古希腊毕达格拉斯学派。波利克里托的雕塑《持矛者》——形体性特别明显,身体的各个部位、各个部位和整体的关系,都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比例。2、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美学观点1.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2.美产生于一定的尺度,不能不及,也不能过。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文学艺术思想集中在他的《诗学》中。“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活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亚里士多德《诗学》回提纲3、达芬奇(1452—1519)的美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他在《画论》中指出,美不是来自神而是来自人,来自客观现实生活。美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比例和谐。他说:“美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4、荷加兹(1679—1764)的美的六条原则他认为美在事物的线条、色彩形式等因素的某种变化配置符合一定的原则。这些美的原则就是“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彼此校正、彼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产生了美”。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5、狄德罗(1713—1784)的“美在关系”说他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中,提出“美是关系”的论点。他认为美在事物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由人外加给对象的,而是事物本身或事物之间的“实在关系”。他把美分为实在美和相对美。属于客观事物本身形式方面的秩序、对称、安排的关系的关系称为“实在美”;属于对象与其他事物相比较的联系,狄德罗成为“相对美”。高乃依《贺拉斯》(1640)古罗马的贺拉斯三兄弟和邻国阿勒伯的居里亚斯三兄弟作战的故事。“让他去死吧!”“剩山残水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辛弃疾《贺新郎》)“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韵。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香媚。”(郭熙《林泉高致》)6、博克(1729—1797)的美的七种性质他根据人的审美经验,找出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事物的七种性质:“第一,比较小;第二,光滑;第三,各部分见出变化;但是第四,这些部分不露棱角,彼此像溶成一片;第五,身材娇弱……;第六,颜色鲜明,但不强烈刺眼;第七,如果有刺眼颜色,也要配上其它颜色,使它在变化中得到冲淡。”二、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探究美通常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美学,它又分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美学和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1、柏拉图(前427——前347)的“美是理式”说A美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B理式是客观世界的根源,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理式世界才是真实世界。C美的理式是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现实事物的美只是美的理式的影子。2、黑格尔(1770—1831)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绝对理念也是美的根源,但理念必须显现,与现象、与有限的感性形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不同于柏拉图之处A理念不是与客观事物对立的,抽象的存在,理念显现于现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B理念自身是一个发展过程,不像柏拉图那样把美的理念看作是永恒不变的。3、休谟(1711—1776)“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几何学家)曾经充分说明了圆的每一性质,但不曾在任何命题里说到圆的美。理由是很明显的,美并不是圆的一种性质……美只是圆在人心上所产生的效果,是人心的特殊构造使它可感受这种情感。”4、康德(1724—1804)的美“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康德的哲学建立在先验论的唯心主义基础上,在美的问题上,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他说“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明确把美纳入主体感受和心理范围。5、克罗齐(1866—1952)“美是直觉”说他认为美的根源在心灵。他说:“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美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的直觉。(三)从人的社会实践中探索美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的“美是生活”说。(《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一、“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二、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对象,而生活便具有上述特点。马克思“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最大的特点和前提:美学探讨如果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本性在现实及历史中的展开,离开了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对有关的问题做本质的说明。考察美的本质更是这样,美不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也不是主观心灵任意创造的,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美与人类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是“劳动创造了美”。一、美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那样:“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是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不要想象,这种状态会有美。”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令人信服地证明,原始人狩猎民族,“虽然所住的地方长有鲜花,可是从来不用花朵来装饰自己”美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自然现象?审美活动是人类独有的活动,还是某种动物也有的行为?要点(P41)自然界的审美属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物的自然属性,而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与人发生关系以后形成的一种社会属性。美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一种社会性质。美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一种价值属性,它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类社会,当然美必须以事物的自然属性作为物质基础,但美之所以为美,关键还在于这些自然属性同人类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我们说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必然受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制约,只有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美也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二、“自然和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上面说明,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或者说,美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那么,美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包含的一体两面:“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当中全部之美的最后根源。1、“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包含了人通过劳动加工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也包括由于人的劳动所引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变化。“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自然的人化”,从人的角度理解,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能动因素,是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人的本质力量的形成和发展,是以生产劳动和整个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人的本质力量不是凝固的,而是发展的、变化的,它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达到的水平。2、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从人的角度理解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的本质力量是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自由创造的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是人的主体性方面。凡是人们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显示出来的人的感觉思维力,想象力,意志力等等,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表现。正因为人具有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本质力量,人类生活才会如此欣欣向荣,充满蓬勃的生气。所谓物化,或用哲学的术语说“对象化”,是说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凝聚在转化在他所创造的劳动产品上,以物质存在的形式显现出来。三、美就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人类通过创造性地劳动,改变外在事物,一方面实现了自然的“人化”,一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这种情况下,人可以从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两个方面取得生命的自由,而且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体验到,意识到自由产生愉快。BACK三、中国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羊大为美。羊长得肥大就美。在古代,“美”的观念实际是和和感官享受“吃”联系在一起的。难怪,中国古代美学演化出了那么多与“吃”有关的美学概念(如味、滋味等)呢!对“美”的另一种词源学解释是:羊人为美。云南地区彝族的羊头鼓舞在原始艺术和图腾崇拜中,人戴着羊头跳舞是“美”字的起源。这表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中国古代美学对美本质探讨的特点中国古人对美的原初看法与中国古人的生命意识有关。重视美与善,美与道德伦理的关系。“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国语·楚语上》“里仁为美”、“先王之道,斯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充实为美”结合艺术实践展开。从艺术形象本体的研究走向美的本体世界,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实际就是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四、中国当代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中国当代美学经历的两次“美学热”●第一次是20世纪的50到60年代,出现了四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一时期,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论”美学成为主流。四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美是主观的。代表人物吕荧和高尔泰。第二种观点,主张美是客观的。代表人物是蔡仪。第三种观点,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代表人物李泽厚。第四种观点,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朱光潜先生提出。吕荧“美是一种观念”“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是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本身无所谓美丑,它们美或不美,是人给它们的评价。”高尔泰“客观的美并不存在”“美,只要人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太阳的光和热是谁都可以感觉得到的,但是太阳的美不是对所有的人都存在。夏天的太阳,对于诗人来说,是美的,但是对于路上的商贩来说,却是讨厌的。而这美与讨厌,同样是由于它的光和热。”蔡仪蔡仪先生的美学观点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的代表人物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的代表人物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美是主客观的统一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的代表人物李泽厚的美学观点: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不在于自然的属性,而在于事物的
本文标题:美学—美是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7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