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以赛亚书讲义先知书总论先知书的作者旧约里的十六卷先知书(以赛亚书至玛拉基书),每一卷都以一位先知的名字命名,但我们不能肯定该先知是否亲自撰写那以他命名的书卷。就以耶利米书为例,虽然书中的预言出自耶利米的口,但记下耶利米预言和替他写传记的乃是他的书记巴录。(参耶36:2,28)。神要我们重视的乃是每一卷先知书的信息,而不是那传信息的先知。这十六位先知的先後次序可按他们开始工作的大约年分作以下排列:1.俄巴底亚(主前八四五年)、2.约珥(主前八三五年)、3.约拿(主前七八二年)、4阿摩司(主前七六○年)、5何西阿(主前七五○年)、6以赛亚(主前七三九年)、7弥迦(主前七三五年)、8那鸿(主前六五○年)、9西番雅(主前六四○年)、1.0耶利米(主前六二七年)、1.1.哈巴谷(主前六○九年)、1.2.但以理(主前六○五年)、1.3.以西结(主前五九三年)、1.4哈该(主前五二○年)、1.5撒迦利亚(主前五二○年)、1.6玛拉基(主前四三三年),但有不少学者认为俄巴底亚、约珥、约拿,这几卷书都可能是被掳後的作品(见各书简介)。这一群先知都是被神呼召,挺身而出为神发言。他们身兼四职:预言家、教师、守望者、代求者。他们拚命工作,劝勉背逆的选民悔改归神,使他们不单免受神将要加在他们身上的刑罚,更可以获得神将要赐下的福泽。故此,他们预言「将来」的事,藉此催使选民「现在」有所行动(参考何西亚书内九次提到「现在」:4:16;5:3;7:2;8:8,10,13;10:2-3;13:13)。我们应避免把先知书视为水晶球,籍此预测未来的事;先知所传的信息不是要提供足够的资料去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乃是让我们看见神不但是历史的主宰,更是掌管未来的主。先知书的内容神兴起十六位先知作自己的代言人,因为当时(特别在主前七六○至四六○年间)选民经常犯下列三种错谬:1.他们随从迦南人敬拜巴力和其他偶像,不再以耶和华为独一的真神,更把耶和华「巴力化」,用拜巴力的方式去敬拜;2.他们的社会缺乏了公平和公义,以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到处都是欺诈和暴力;3.他们为了抵御外敌的欺凌和侵略,常向其他国家求助,臣服於这些国家的权势之下,忘记了耶和华才是他们唯一的倚靠。先知书主要针对上述的三个问题,记载先知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诫选民归向神及思念耶和华与他们所立的盟约,不要再敬拜巴力和其他偶像,不要再尔虞我诈及欺凌弱小,更不要继续倚赖外人的援助。对於那些顽梗不肯悔改的选民,先知警告他们将会受刑罚,却预言那些忠心爱神的人必蒙神保守和赐福。当先知劝告选民要悔改的时候,他们强调神两方面的属性──神的圣洁和公义。当先知安慰那些忠於神的选民,鼓励他们继续信靠神之时,他们则会著重神的慈爱、神在历史上的掌权,以及预告弥赛亚的来临。总括来说,先知书就是由这些警告和安慰交织而成。先知书的解释解释先知书要注意下列各点:1.留心历史背景──既然先知所说的话主要针对听众当时的某些需要,我们要对那时的历史背景有所认识,才能深入明白先知的信息。例如以赛亚书七章描述神要向犹太王亚哈斯显一个兆头;如果我们认识当时的历史背景,明白亚哈斯正遭以色列和亚兰王联手攻击,就可了解亚哈斯为何如此害怕,以及神给他那个兆头的意义。2.注意每一章内的分段──先知书本是先知宣讲的记录,所以一章之内可能包含了先知几篇的讲道。举例来说:阿摩司书5章有多个不同的主题:1-3节为以色列人哀叹,5-6节劝选民寻主得生,7-13节则指出各种社会问题,16-17节预言选民要哭号,18-20节描写耶和华的日子,21-24节指斥虚伪的敬拜,25-27节则总结选民的罪恶。可见本章包括了三篇的宣讲:1-3节藉哀叹宣告刑罚的来临,4-17节是劝勉和警告,18-24节则宣告选民要遭受的刑罚。如果我们漠视先知书的分段,就很容易把完全无关的经文放在一起来解释(就如把不同的主日讲章连起来一样),导致不必要的混乱。有关先知书整卷和每章的分段,可参考有分量的注释书与本串珠注释本中每卷的大钢。3.紧记希伯来诗歌的特色──大部分的先知书是以诗歌体裁写成,所以解释先知书不能忽视希伯来诗歌的特点,以免过分按字面的意思去诠释(参诗歌智慧书总论)。参考:先知传递信息的方法以赛亚书简介写作背景有关本书的作者是旧约学者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传统认为本书的作者是主前八世纪犹大的先知、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他可能在犹大王乌西雅去世那年蒙召作先知,历经约坦、亚哈斯、希西家三王,传达神的信息逾五十年之久(主前七四○至六八七年)。同时代的先知还有何西阿、弥迦。据犹太人传说,以赛亚在玛拿西作王时遭迫害,被锯锯死(参来11:37)。十八世纪历史批判学兴起後,开始对以赛亚为全书作者的传统说法提出挑战,企图从不同的历史背景、行文风格、字汇、宗教思想等,证明本书乃两个以上不同作者写成,指出40-66章明显地自成一段,向主前六世纪被掳末期的百姓预言他们即将回国的信息,可能是被掳的人中一位不知名的先知,假借以赛亚的名字说话,也可能後来被以赛亚的门徒整理(参8:16)而冠上先知的名字。更有学者将56-66章另分作一个段落,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反映被掳回国後的社会生活与思想。另一方面,福音派的学者也指出这种学说多种的漏洞,认为这种学说1.对全书风格的分析往往过於主观,以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忽略了40-66章与主前八世纪的宗教情况吻合,又与先知弥迦的信息相似这类事实;3.全盘否认了先知「预告将来」的能力等。事实上,本书主题清晰、首尾连贯,前後相同的字汇和观念,处处表现出优美的合一性,这是不容置疑的。以赛亚出生於犹大王乌西雅时代,那是犹大历史中极繁荣稳定的时间。乌西雅晚年因骄傲被神惩罚(参代下26:16-21),身患麻疯病,与其子约坦共掌政权达十二年。他去世那年,以赛亚蒙召成为神的代言人,向受北方强敌压逼的犹大传讲信息。约坦之子亚哈斯作王时,北国以色列亚兰联盟攻打耶路撒冷,先知在举国忧忡下宣告「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的应许,但亚哈斯王不肯信从,反而转向亚述求援。虽然危机暂时解除(以色列、亚兰先後被亚述歼灭);但犹大也须向亚述称臣进贡,成为亚述的附庸国,宗教上也须效从亚述(参王下16:18)。希西家登基後,不肯再臣服亚述,亚述王西拿基立於是南下攻击犹大各城邑;在这危急之秋,国中有人主张与埃及结盟,以赛亚却提出了神的立场(参31),警告犹大勿倚持人的帮助,并应许神自己要保护耶路撒冷。这次危机幸赖神的保护而安然度过。先知接著又提出另一个危机,即巴比伦的威胁,预言国家将要灭亡,人民被掳。不过,先知更远眺将来,预言百姓将从被掳之地归回,以色列蒙神复兴,充满荣耀。主题特色以赛亚的名字意即「耶和华是拯救」,他所传的信息中心即耶和华的审判与救赎。神必要审判悖逆犯罪的百姓,以及骄傲狂妄的列国,但将来神奇妙的救恩要临及犹大与万国。弥赛亚的来临正是神拯救的记号。以赛亚对神透切的认识可说是先知书中一颗明亮的彗星,光芒四射。他强调神的至高、独一无二、永恒、圣洁和荣耀;神是创造的神,也是救赎的主。「以色列的圣者」是先知对神特别的称呼,宣告了神圣洁的本性,这与通国行恶犯罪、假冒为善、欺压贫苦的图画成为鲜明的对比。先知主要的职责是呼召百姓洗濯自洁、除掉恶行、归向神。此外,书中预言将来有一位外邦君王要成就神的旨意,使犹太人从被掳之地归回故土,更指明这位君王名叫古列(44:28;45:1)。透过这预言,神表明是掌管历史的全能主宰,与人手所造的偶像截然不同。书中对弥赛亚有最清楚的预言,如弥赛亚的名字、出生、工作、性格、面貌、受苦、受死等,尤其五十三章更生动地预告了耶稣死於加略山的景象。日後当埃提阿伯的太监读到该处经文时(参徒8:32-33),仍然蒙懂不明,腓利就从这经文对他传讲福音,证明耶稣就是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本书大纲Ⅰ危机与复兴(1-12章)1.犹大的毁灭与复兴(1-5章)2.以赛亚的蒙召与事略(6-8章)3.世上政权及其角色(9-12章)Ⅱ有关列国的预言(13-23章)Ⅲ末日的审判与以色列的救赎(24-27章)Ⅳ警告与埃及结盟(28-33章)1.选民的罪孽(28-31章)2.大卫王朝的复兴(32-33章)Ⅴ审判列国、救赎选民(34-35章)Ⅵ历使补篇(36-39章)Ⅶ以色列的救赎(40-55章)1.百姓从巴比伦得释放(40-45章)2.巴比伦的灭亡(46-48章)3.仆人的救赎大工(49-55章)Ⅷ以色列的羞辱与荣耀(56-66章)1.伦理上的宣判(56-59章)2.锡安的荣耀(60-66章)第一章1:1-31导论选民信仰上的危机。本章论及神对犹大的责备、审判与复兴,勾划出全书的主题──审判与救恩。1全书标题:作者、写作年分与内容。有关四位君王的年分,参简介「写作背景」。「亚摩斯」:或许是亚玛谢(王下14:1-2)的兄弟,如此以赛亚便有王室血统。2-3斥责犹大如忤逆子2「天哪......侧耳而听」:法庭上的术语。神是原告,也是法官,要天、地作证,控告选民悖逆和忘恩的罪。3「认识」:有亲密的关系,包含忠心和爱心。「槽」:饲养牲畜的地方。4-9叹百姓受罚仍不悔改从7-8节看来,百姓所受严重的责打,大概是指主前七○一年亚述王西拿基立进攻犹大之役(参代下32章;赛36章)。4「犯罪的国民......儿女」:选民作恶,失去与万民「分别」的身分。「以色列的圣者」:於本书出现26次,是以赛亚书中重要的神观,意指神与被造物有别,是丰富与荣耀的神,绝不会容忍罪恶,因此行恶的选民必要受惩罚,参63注。7-8描写劫後满目疮痍的犹大许多城邑已陷落,唯耶京(锡安城)未被蹂。8劫後余生的耶京犹如「草棚」、「茅屋」等临时建筑物,远离人居,孤独地立在田园中,只供看守果园的人居住。9按理百姓该受惩罚,像所多玛、蛾摩拉那样全然灭绝,然而,仍有百姓存留生还(「余种」),乃是「万军之耶和华」这位全能神的恩典。10-17指责百姓虚有宗教的外表并呼吁回转这个呈现病态的国家并不缺乏宗教的活动:献祭频繁,节期众多,百姓也举手祈祷。但实际上百姓已失去信仰的精神,内心远离神,手中尽行强暴。因此,先知呼吁百姓要悔改,表里一致。这并不表示宗教礼仪本身是神所不悦的事,参摩5:21-25注。10「所多玛的官长」、「蛾摩拉的百姓」:先知以此称呼耶京的领袖和百姓,表示他们犹如所多玛、蛾摩拉城的人民,一味悖逆行恶。11「肥畜」:经特别饲养、长有很多脂肪,可供献祭用的祭牲。12「践踏」:亵渎之意。13「月朔」:参民28:11-15及注;何2:11注。15「你们的手......血」:指百姓手行强暴。17「寻求公平」:指下半节所列举的责任,即履行与神立约的要求(参申10:12-19)。18-20两个选择:蒙赦或受罚18「彼此辩论」:就关於神对百姓的控诉。「朱红」:指血红色。21-31神要施行审判及使锡安复兴21-23哀叹锡安居民对神不忠、对人不义21「忠信」:意指敬虔与德行。「变为妓女」:指生活上充满不义,偏离约的要求,犹如妻子不忠於丈夫。「凶手居住」:指京城暴行猖獗。23锡安本像银子般精纯、美酒般香醇,现今却变得像含有杂质的银矿、淡而无味的薄酒。24-27神要审判及炼净锡安,然後复兴它24「我的对头」、「我的敌人」:指偏离神的百姓。26显然神在炼净百姓的过程中,要除去腐败的领袖(见23)。「像起初一样」、「像起先一般」:指大卫时代锡安城的理想情况(参撒下8:15)。27锡安因著神的公平和公义得以复兴,愿意悔改归正的人得蒙救赎。28-31顽梗悖逆的人必全然灭亡29「橡树」:迦南人以此作偶像膜拜。「园子」:拜偶像的地方。以色列百姓效法外邦人拜偶像。30拜偶像的人没有像树木那样生长茂盛,却像它们因缺水而枯乾,这是极大的讽刺。31自以为强盛的恶人作茧自缚,结局如火烧灭绝。「麻瓤」:易燃的麻丝屑。思想问题(第1章)1.以赛亚书以审判的信息开始,指斥选民不认识神。今天信徒和教会又有什麽罪会被神审判?2.1:10-17这段经文对今日教会信徒的敬拜有什麽提醒和启示?第二章2:1-4:6锡安的羞愧与荣耀锡安虽因百姓的种种罪恶受罚遭灾,但先知却不住预言复兴的盼望。1-22末日与现在的耶路撒冷以赛亚描绘了耶京两幅迥异的图画:
本文标题:以赛亚书--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62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