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理系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1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摘要:根据中外数学教育理论、数学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总结在顶岗实习中的经验,例举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出现的问题,并阐述了该如何创设有效地问题情境。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数学问题情境荷兰著名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了现实数学教育理论。该理论中的两个重要的特征是:情境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平台,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1】新课程改革也大力提倡情境教学,把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而问题又是数学的心脏,故数学问题情境,一种由现实生活素材或故事情节抑或某个问题材料加工而成的,被赋予数学知识的教学素材,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是“商场购物问题”,也可以是“小猴子分桃”,也可以是“龟兔赛跑”这样的童话故事。在小学阶段,我们通俗地说,它就是小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问题素材。但是问题情境也有优劣之分,恰当合适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而有些问题情境表面上看起来形式多样,引人眼球,其实它的内容片面,或者是问题情境与数学内容联系甚微,问题到数学知识的过渡生硬、匆忙。有的甚至让人觉得一堂数学课怎么看了一些图片和视频,做了一个游戏就算过去了,学生看起来积极活跃,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识却没记住多少。不可否认,随着新课改的铺开,结合问题的情境教学已逐渐深入到小学教学中。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没有准确地理解新课改的思想,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教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些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方法创设有效地问题情境。1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存在的问题1.1创设情境过于形式化情景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然而在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也出现了不少形式化的问题情境。这些问题情境,夹杂了过多的与数学无关的信息,教师过于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学得很开心,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理系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2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个情境是否有必要创设?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没有提高?例1在二年级上册《动物聚会》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播放着小动物们拿着各自的水果来聚会的视频,画面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师:“动物聚会说的是什么事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看看都有谁来参加聚会?”生1:“有小鸟。”生2:“有松鼠。”生3:“还有小兔、小猴。”……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来参加聚会了,那我们通过观察,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4: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个3相加,可以写成33)生5:小猴共拿来几个桃子?”(3个6相加,可以写成6)……师:“我们从以上的问题中可以发现,生活中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可一定要学好乘法呀。”动物聚会视频表面上看上去很引人入胜,但笔者认为设计这个情境没多大必要。因为学生在上两节课已接触到在生活中几个几相加,就可以写成几乘以几的例子,并且已基本掌握其算法。《动物聚会》这一内容是对乘法意义的复习巩固。教师再花很大心思创设跟前面类似的情境,学生的思维层次是得不到发展的。1.2创设情境缺乏真实性,不合生活实际有的教师创设的情境虽取自于生活,但是过于理论化,缺少必要的假设,拉大了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例2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教学中,有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一个烤炉一次最多烤两个饼,饼的两面需要烤的时间一样长,现怎样用最短的时间烤3个饼?学生经过探究得到的最好办法是:先烤第一和第二张饼的正面,翻饼时取出第二张,把第三张放入烤箱,当第一张熟时,放入第二张并把第三张翻过来。可是我们想想,在生活中,谁会去这样做呢?这样烤出来的饼一定能熟吗?这种忽略客观,脱离现实的数学情境是与新课程标准中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理系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3的“学习现实的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相违背的。【2】1.3创设的情境缺乏数学味,甚至走入无效化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从现实生活或情节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但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情境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不乏有无效甚至“负效”的情境。例3在四年级册的《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展示了一幅足球比赛的图片。师:同学们观察图片,有没有发现什么数学信息?”生1:“有22名运动员。”生2:红队进了1个球。”……经老师的再三提示,总算有学生讲出球门的角是直角。这时候一堂课已经过去了8、9分钟,却没有进入理想的状态,这就显得得不偿失了。角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只不过在他们的脑海里还没有形成具体、准确的表象。教师拐弯抹角地引出“角”,是没有多大必要的。教师何不直接开门见山,向学生提问:“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会说出角的很多特征,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画角、做角,比较不同的角来进一步感受角,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4创设情境的方式单一多媒体课件以其信息量大、能节省课堂时间、获取方便等优点受到了众多老师的青睐。对于教学硬件较为先进和完善的城市学校,多媒体课件似乎成了教师的万能工具,很多数学问题情境,老师在黑板上没写过几个字,没画过一张图,这样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对于教学硬件较为落后的农村学校,教师则主要通过谈话、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有的农村学校配有多媒体教室,但老师出于某些原因并没有把这个资源利用起来。创设情境虽说不可花里胡哨,但也不能一味重复单调。教师应该让学生多接触新鲜事物,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和呵护他们宝贵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的形式创设情境。2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2.1针对性原则问题情境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阅历和已有经验来创设,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理系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4并不是每一堂数学课,每一块新内容都创设情境。【3】2.2启发性原则有句古话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应极易引起学生的思考,随即产生联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现实性原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形式运算4个阶段。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思考问题往往依赖于具体事物。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考虑适当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比较生动典型的、符合儿童心理世界的事例,穿插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自然而然会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2.4趣味性原则小学生,特别是中低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不持久、不稳定。数学课开始了,他们可能还沉浸在课间活动的快乐中。这时,教师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把学生“拉”回课堂,引领到要学的内容中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5层次性原则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面向不同思维能力层次的学生。而且,问题本身也应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而连贯的思考。3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3.1利用生活实际创设心理学有研究表明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会越高。【4】例4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甲乙两家商店都出售一个品种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理系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5的酸奶,甲商店5包放一起卖11.5元,乙商店也是5包放一起,卖12.9元,但还送一包相同的酸奶。请问哪家商店的酸奶更便宜;你是怎么思考的?数的计算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点,学生要学习的算理和算法本身比较枯燥,教师单纯地教授,学生会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创设“买酸奶”这一生活中常碰到的情境来引出小数除法,显得很自然,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2利用知识的延伸创设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这个特点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上就能看出。教材中,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的基础和铺垫,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的延伸和发展。[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入手,创设较为简洁实用的情境。例5:在“分数乘以分数”的教学中,教师不用教材中的“工人粉刷墙壁”的情境,而是利用知识的延伸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算式:1/45,1/41/5。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个分数乘以一个整数的计算,那么两个分数相乘该怎么算?”师:“同学们先说说1/45表示什么意义?”生:“表示5个1/4。”师:“正确,那1/41/5又表示什么呢?”生1:“表示1/5个1/4。”生2:“也可以说成1/4个1/5。”……教师没有用生活中的事物去创设情境,而是直接提问学生应该怎么算两个分数相乘,这并不显得突然。对于两个分数相乘表示什么意义,已学过分数乘以整数的学生不难讲出1/41/5表示求1/41/5是多少,学生明白了这些,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已达到一半了,接下来,教师只要通过几个例子让学生发现计算两分数相乘,就是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就可以了。3.3利用实物或模型模像创设新课程提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理系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6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针对教材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尤其是几何方面的知识,利用形象直观的实物、标本、模型、幻灯片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这能很好的使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3.4利用故事或童话创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有些新课可以通过故事或童话的形式呈现。数学典故、数学童话都是很好的题材。教师还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对数学的审美情趣。但是在创设这样的情境时要注意:(1)故事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如果时间太长,则数学课可能就变成了一堂故事课,有的学生可能大半堂课都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有的学生则开起了小差。(2)讲到关键的数学信息时,老师应通过语气或手势强调,并且要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发现、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3.5通过游戏来创设游戏是小学课堂中较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创设游戏情景。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氛围,更能使学生在欢乐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爱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在学生明白游戏规则和要求,保证组织纪律的前提下,适当的游戏能使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内向,或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也参与进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情境又是问题的载体。在新课程倡导学习有用的、有价值的理念下,以多种形式创设有必要的,合理现实的问题情境,在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求知欲之间精心巧妙地设计一个沟通桥梁,使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产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到有用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理系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7参考文献:【1】宋乃庆,张奠宙,孔企平,小学数学教育概论【M】,2008年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王芳,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Artid=2063,2009,12【3】王道岭,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设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12,60【4】艾文倩,小学数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小学时代.教师,2010,3,68
本文标题: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62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