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影响评价一.前言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英文缩写EIA,即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包括一系列的步骤,这些步骤按顺序进行。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可以不同,而且各步骤的顺序也可变化。一种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该能够满足以下条件:(1)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做出识别和评估,(2)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不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3)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4)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5)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环境影响评价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与导向功能按照对象分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概述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EnvironmentalAssessment,SEA)是指对政策(policy)、计划(plan)、规划(program)(简称3P)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系统和综合的评价过程[1]。1969年,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首次将环境影响评价列入法律制度。1997年欧盟发布了《战略环境评价导则》,并要求其成员国最迟在1999年底以前执行。我国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特别强调了战略环境评价,这标志着我国的战略环境评价已到了实践应用阶段。1、战略环境评价的内涵战略环境评价系统主要包括: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评价者:是指SEA的主要责任人或组织,包括行政机构评价者、司法机构评价者、研究机构评价者、公众评价者等,为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评价对象:指评价区域内,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战略、规划等。评价目的:是对评价对象在评价区域内有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区域情况,利用战略环境评价相应的预测模型、损害函数和评价模式进行整体评价,以得出评价结论。评价标准: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基准值。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环境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资源指标等4个子层次,每个子层次又进一步划分。基准值主要是按性质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定量基准值可以通过现行的环境标准值、背景或本底值、类比情况等来确定,定性基准值用人们可以接受的水平来描述。评价方法:评价者根据评价标准,预测环境效应与环境影响的函数关系和战略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将评价对象对一定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出整体评价,以达到评价目的,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策提供环境依据2、战略环境评价的意义(一)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的必然与项目环境评价不同,SEA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与环境有关的各种问题,因而会对发展战略进行不断的选择和调整。它能及早预测和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发展战略进行不断的选择和调整对所有的替代方案进行充分的选择和评估,并制定出最佳战略。(二)战略环境评价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在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同时,强调应该把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转移到环境影响的政策源头,并对政策和计划实施更广泛的评价,特别是对那些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宏观经济、金融等重要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首要关键就是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这就要求进行SEA。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规划环评的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早期介入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早期介入,总的来说,是在规划草案形成之前介入。早期介入原则是规划环评的精髓。(3)整体性原则。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计划、规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尤其是应将具有共同的环境影响要素的相关规划置身于该要素(如水环境与水资源)的环境容量或环境承载力分析中,分析其是否相容。(4)公众参与原则。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主张。一方面,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多与人民群众的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属于公共政策范畴,而公众通过参与规划环评也是促进了重大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受害者也更多地是普通群众,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参与各类环保活动的意识、觉悟与能力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正在提高。(5)一致性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由于规划涉及的范围、层次、详尽程度差别较大,对不同层次规划进行环评所能获取的信息相应有较大的不同,不同层次规划决策部门所关心的问题层次也不同,考虑到这些因素,强调环评的工作深度应与规划相适应,既不能做得不足,也应避免过度。(6)可操作性原则。应当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评价结论的可操作性更为关键,这是一项规划环评工作是否有效的直接体现。2.规划环评的目的和意义环评法第一条指出,其宗旨和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规划环评概念的提出,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以往对规划采取的事后环保论证等程序上的被动地位,从而希望通过将其发展为一项新的环境管理制度,能够在更接近环境问题源头处对环境问题进行主动预防和控制。因此,规划环评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出措施将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小化,重点还在于使规划所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小化,使规划成为绿色规划和可持续规划,推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建立[3]。规划环评的意义:(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可为规划建设项目布局的合理调整、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的选择和筛选提供科学依据。(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方案的修改建议可减少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相互间的影响、规划区开发建设对规划区外环境或规划区外环境对规划区内的开发建设项目的影响。(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了解规划区新老环境问题,所提出的环境保护综合防治规划建议可以帮助预防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实现规划区污染物总量控制、达到预定的环境质量目标,以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作为进入规划区开发建设单个建设项目的审批依据,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同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工作可为单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内容提供参考。3.规划环评的对象规划环境评价所确定的评价对象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并且能够通过评价达到一定的目的;二是在时机、人力、物力、财力及所掌握的资料等基本条件方面能满足评价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下列规划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1)土地利用规划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2)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等,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3)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4]。4.规划环评的工作程序根据我国政府规划和决策的一般事理,将规划的一般工作程序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议程阶段、编制阶段、评审阶段和实施阶段。从使规划环评的工作程序与规划的工作程序协调一致、同步结合的考虑出发,将规划环评的工作程序划分为与规划工作程序相对应的四个阶段,即议程阶段、编制阶段、评审阶段和实施阶段。工作程序中各个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工作内容见图1。建立评价议程→组织评价系统→评价工作大纲→评价纲要阶段→评价报告阶段→技术评审→评价文件审批→编制实施计划→组织跟踪评价图1规划环评的工作程序规划环评的实施阶段是环评文件经审批通过后的执行阶段。很明显,规划环评实施阶段的开始与规划的实施阶段的开始是同步的,规划开始实施则规划环评也进入实施阶段,而规划实施结束后,由于规划原先产生的环境影响并不一定随着规划的停止实施而消失,很可能仍要往后持续一段时间,因此,规划环评的实施阶段的结束可能不与规划实施阶段的结束同步,新一轮的规划工作程序和规划环评工作程序中就需要考虑到原来的规划环评实施阶段的后续影响,处理好这种时间上累加的环境影响。此外,在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结果表明不良环境影响严重到需要对规划进行修编的情况下,有可能提前结束规划环评的实施阶段,正在实施的环评文件与规划一起进入到修编程序中[5]。7.规划环评的内容沿规划环评工作程序步骤,给出相对完整的评价内容框架,见表1。表1规划环评的评价内容框架工作步骤评价内容编写评价工作大纲规划环评的预备研究规划环评的工作方案相关环境问题分析相关环境问题识别环境问题现状评价环境问题趋势预测确立环境保护目标规划发展目标分析确立环境保护目标方案轮廓环境评估使用判断矩阵法或核查表(清单)法对方案轮廓进行框架性的环境评估规划方案环境评估环境影响预测评估规划方案详细评估提出方案环境优选指标编写规划环评文件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环境管理计划方案公众意见综合考虑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实际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措施效果评价环评方法成果验证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建设项目环评就是我国对领域内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行政审批程序。从广义上说,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是对拟建项目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建设项目环境质量评价实质上是对环境质量优与劣的评定过程,该过程包括环境评价因子的确定、环境监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环境识别,因此环境质量评价的正确性体现在上述5个环节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常用的方法有数理统计方法和环境指数方法两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广义指对拟建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包括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狭义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在兴建前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选址、设计、施工等过程,特别是运营和生产阶段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项目选址、设计及建成投产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建设项目环评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二是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三是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四是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五是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六是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七是结论,包括下列问题: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建设规模、性质;选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采取的防治措施经济上是否合理,技术上是否可行;是否需要再作进一步评价等。3.建设项目环评的审批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程序大体上是:首先由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通过签订合同委托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评价单位进行调查和评价工作;评价单位通过调查和评价制作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评
本文标题:环境评价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68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