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论文原稿:浅谈调车作业标准化
浅谈调车作业标准化王伟铁道交通运营管理0832【提要】调车作业标准化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加速车辆周转,质量良好地完成运输任务的重要一环。调车作业标准化的执行与发展必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过程。【关键词】调车作业标准化安全生产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高科技、新设备大量投入使用,运输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铁路跨越式发展要求基层站段的自管能力、班组的自控能力不断加强,要求铁路员工的应变能力、危险预控能力不断提高。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生产的关键环节,目前行车设备不断更新,保证列车安全的硬件设备先后投入使用,列车运行安全系数不断提高。但对调车作业而言,设备虽更新发展,但作业方法滞后,作业安全得不到保证,调车事故时有发生,所以调车作业标准化显得更加重要。从短期看,标准化可以安全高效地完成调车工作,完成装卸车任务,缩短车辆停留时间,加速机车车辆周转等指标;从长期看,标准化是企业保证竞争优势,挖潜提效,降低整个铁路运输成本,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源泉。一、标准化的含义所谓标准化就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这一活动包括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标准化的对象是共同的和重复发生的活动及结果,是发生的事务或概念。在调车作业中表现为有一定技术性的程序、步骤。标准化的本质是统一,在调车作业过程中,建立秩序,达到一致的状态。而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正像铁路系统的口号一样“站标准岗,说标准话,干标准活”。调车作业标准化是指通过对调车作业全过程的每一程序、步骤的监控,使其符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保证调车人员、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的活动。调车作业标准化内容广泛包含了准备作业标准、自动化半自动化驼峰作业标准、简易驼峰作业标准、平面牵出线作业标准、编组列车作业标准、列车摘挂作业标准、取送车辆作业标准、停留车作业标准等。这些标准都和铁路安全生产息息相关。而调车作业工序多,情况多变,条件艰苦,是行车工种中作业复杂,技术性较强的一项基础工作,业务量越大,调车作业越多。由此调车作业标准化是保证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随着铁路改革步伐的加快,对安全工作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安全任务将越来越重要。而安全生产的前提是人身安全,生命无价,保证不了人身安全,一切都是零,一切都无从谈起。管理学上有一个原则:“人是不可靠的,要从管理上施加控制”。现行的调车工作一般都有这么几个步骤,作业前的准备,作业中的实际操作,作业完成后对车辆的防溜措施。而这些工作都有标准可依。调车人员一接班,就应按其规章、制度要求工作,走上岗位就应坚持对其进行规范操作教育,从日常工作抓起,从小事抓起,不停地抓,反复地抓,使其员工对调车工作的程序、标准熟记在心,巧用在手,并自觉熟练地运用于实际工作,达到标准化作业成为一种自觉性,一种习惯!只有这样,安全生产的目标才能实现。二、影响调车标准化的主要因素调车作业标准化的实现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车站技术设备的使用目前全路的生产大都由设备控制,安全性提高了很多,唯独调车工作,由人控制,长期以来调车工作沿用传统的作业方式,以手信号显示调车作业,一旦发生问题,设备无法控制。近年来各个车站虽然增加或改善了一些设备,如平面无线调车灯显设备的投入使用,但其仅仅提供了作业联系上的方便,没有从根本上对调车作业过程加以控制,遇紧急情况无法通过设备使机车达到自动停车的目的。有的地方铁路由于资金原因,安装了简单的监控装置,调车作业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加上车站信号密集,轨道无码,给自动化监控手段的实现带来了困难。还有的老职工,由于新设备用的不习惯,根本就不用,完全靠以前的经验,手信号指挥调车工作。2.调车人员素质、能力人对于安全具有主导作用,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于有些调车人员刚从学校毕业或者由新提职、新改职的人员组成,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能力不高,再加上平时放松学习,素质低,不能胜任调车工作,更别谈标准化作业了。还有一种情况,新学员来到车站后,老师傅不认真教,徒弟不认真学,或者老师傅刚教了一点,就让徒弟替自己干活,徒弟对一些作业的关键、要点还没有吃透,再加上对现场不熟悉,面对一些非正常情况无从应手便慌了,更别说正确、迅速处理了,更容易引起安全事故。非程序化决策是以程序化决策为基础的,而程序化决策就是作业的程序化、标准化。3.作业的安全意识调车作业动态控制难度大,不按标准化程序作业,作业中违反作业纪律、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如:调车作业计划编制错误,传达不彻底,变更计划不按规定停车,没有认真复诵;调车人员分工不明确,作业时未全部出动,没有按规定着装,佩戴防护用具;调车作业中未执行《人标》规定,钻车底,双脚进入线路作业等。特别是有着多年调车经验的老职工、老师傅,认为自己业务很熟练了,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调车也就那么几个简单的信号,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不多。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不会出现什么大事。在作业时,往往疏忽一些看起来很小的细节,有时只是少走了一步路,少联控了一声,又或者推进连挂车辆时头一钩没人,挂车前没有检查好线路和停留车的防溜情况,关门车看的不仔细等。也许一百次不会出现问题,但有一次疏忽,造成的损失必将是无法挽回的。这种安全意识的结果必是“不出意外是偶然,出意外是必然”!4.其他因素调车环境的改变,站场内的施工、改造使轨道间高低不平,不利于作业,尤其电气化施工等;调车人员个人原因,休班时忙于家庭琐事,班前休息不好,班中精神疲惫;季节变化,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季雨天多,冬季冰雪,风力大等等。三.调车作业标准化的培育调车标准化包括了在调车作业过程中如何解体、编组、取送、甩挂车辆等程序步骤,而它的形成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连续作业,更是一种带有系统性质的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在不断学习和改进中形成稳定的模式,并通过有效机制来保证这种模式的发展。因此,形成并保持调车作业标准化是一项应长期坚持的工作。1.建立学习型组织。把调车人员的教育摆在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针对调车组人员青工多、新人多,现场经验不足等情况,加强调车组人员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加强日常调车作业标准化的强化和演练,完善日常的学习、考试制度,充分调动调车组人员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和热情。这种学习是全体地、主动地、积极地和创造性地。彼得圣吉认为,企业是一个系统,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发展的能力,《第五项修炼》即在组织中实行共同愿景、自我超越、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和系统思考,在企业中建立一个相互关照、彼此通融的“学习型组织”。使组织形成“学习—持续改进—建立标准化”的良性循环。2.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反映和代表了该组织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及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它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持久力,促进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积极作用体现在5个方面:第一,目标导向功能。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动力机制,它使员工了解目标的伟大,并乐于为实现企业目标贡献力量。第二,凝聚功能。使员工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力量。如何使拥有不同社会背景、知识修养、生活习惯的组织成员和衷共事呢?企业文化正是这样一种粘合剂,它具有一种极强的凝聚力,把不同层次、性格各异的人团结在一起。第三,激励功能。成功的企业文化不但能够创造出一种人人受尊重、人人受重视的文化氛围,往往还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第四,约束功能。为了保证正常秩序而制定出必要的规章制度,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无论怎样完善的制度也无法保证每个成员在任何时候都能遵守。而企业文化则是用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软约束,创造一种和谐的、自发奋进的组织氛围,是一种免疫功能。第五,效率功能。企业文化一方面通过增强员工的个体活力来提高整体活力,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提出挑战,以开放型的体制代替传统的僵硬封闭管理,来提高效率。让标准化作业成为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价值观”,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壮大。3.建立良好的监管机制。严格执行调车作业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标准化作业的落实。加强关键环节控制,防止出现管理真空。管理上要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变,要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车站调车人员针对车站的设备状况、人员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安全关键点和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具体保障控制措施。车站领导,对调车工作中查出的问题,坚持问题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把调车实绩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切实保证调车作业的标准化,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4.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企业要完善奖励机制,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对一线工人的劳动成果,尤其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予以重奖,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对表现突出的员工,凭技能高低得到职位提升,凭业绩大小确定收入分配,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对那些不按标准化作业,影响安全生产的员工,除进行理论学习外,还要加上必要的经济处罚,加大对这些员工的考核力度,达到既要教育本人,又要使他人引以为戒的目的。综上所述,调车作业标准化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每一个参加调车的人员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作能力基础上,长时间培养而成的。标准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包含了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值得我们长期学习、研究的课题。主要参考资料1.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2.焦叔斌、陈运涛主编:《质量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6年10月4.《铁路行车组织》,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5.《铁路行车组织》,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年8月6.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中信出版社,2009年12月7.《铁路调车作业》,铁道部运输局计量研究所,中国标准出版社8.沙蔚铁路《站细》9.视频:《公司的力量》系列
本文标题:论文原稿:浅谈调车作业标准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69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