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2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专题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专题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情报告专题十二│考情报告专题备考引擎专题十二│考情分析预测专题十二│考情分析预测知识网络构建专题十二│知识网络构建重点要点探究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应对措施1.在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时,往往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对自然原因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2)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3)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2.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不同的环境问题应采取不同措施。(1)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2)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3)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例1[2011·重庆卷]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图12-1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12-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限填图12-1中的一个铁路编号)。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O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试从减少SO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③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③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④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⑤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西煤炭外运的线路及减少SO2排放的措施。山西煤炭外运的线路主要有大秦线、朔黄线等,运往秦皇岛的铁路线是大秦线(图中③);减少SO2排放要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比重,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调整产业结构及工业布局,回收SO2等方面去考虑。【点评】山西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的开采、运输及加工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如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煤炭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山西煤炭基地的实践探索为其他资源型工业提供了榜样。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a表示资源开发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d表示废弃物排放(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B.化工厂—水污染C.火电厂—大气污染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1)C(2)A【解析】第(1)题,图示揭示了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中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b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资源加工成人类需要的各种产品;c表示人类通过商业贸易把产品输入到人类社会;d表示人类把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第(2)题,煤矿开采属于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点拨】◎探点——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方面。◎认知——根据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影响。◎关键——结合具体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过程,区别分析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危害及其防治。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1.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艰巨,近年内,人口出生率回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3)近年来,出生婴儿比例失调,男性比例偏高。(4)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社会抚养问题日益突出。(5)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2.资源问题(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2)耕地短缺矛盾十分突出,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减少。(3)能源供需矛盾加大,油气短缺问题严重;大宗矿产储量的耗损速度远大于探明储量的年增长速度,现有矿山生产能力将有较大的下降;浪费资源严重、矿业开发秩序混乱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治理。(4)用材林消耗量高于生长量,森林质量不高。草地资源综合优势和潜力未能有效发挥,过度超载、乱开滥垦、草地荒漠化严重。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3.环境问题(1)SO2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大中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日趋明显,个别城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2)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各大江大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各主要城市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现象严重。近海海域污染加重。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例2[2011·安徽卷]图12-3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1)A(2)C【解析】第(1)题,此题的解决重在将文字与图形建立联系,从图中数字看出该区域从1979年到2005年有多个方格的土地利用类型由湖泊变为耕地,再结合题目该地是辽宁西北部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该地是辽宁西北地区,可以排除A、B选项。从图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该地目前土地利用的主要形式是耕地,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才是正确的举措。该区不具备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同时也与目前土地利用的类型不符合。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点评】该题组的最大特点在于考查技巧的新颖性与基础性。从试题考查技巧看主要体现在材料背景图示的组成上,该图反映的区域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不是沿用原来的区域土地利用对比图,而是利用数字变化在一张图中把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体现出来,既体现了图示的新颖别致,同时也为考查学生读图能力提供了依据;从内容看,本题组结合“辽宁西北部”土地利用变化,考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体现了高考重视基础知识考查的思想。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据报道,长江三角洲刀鱼价格卖到了1400元/斤。渔民说,刀鱼前年一网还能打到10来条,去年能打到六七条,今年究竟能打到多少不容乐观。回答(1)~(2)题。(1)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是()①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长江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③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④酸雨危害,长江水严重酸化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下列有利于长江刀鱼可持续生存的措施有()①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②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③发展科技,减少水污染,进行人工养殖④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1)A(2)C【解析】第(1)题,由于长江水体污染和不合理的捕捞,导致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第(2)题,结合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采取措施。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点拨】◎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各类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其主要表现为数量过多或过少、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等。◎资源问题——自然资源是人类进步的物质基础,目前主要表现为资源储量的减少、供应日趋紧张等。◎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或大量排放废弃物质而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掌握该知识点应从类型、表现、危害及防治等方面入手。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三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1.特点: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2.具体途径(1)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2)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例3[2011·江苏卷]图12-4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小农经营B.集约化程度低C.商品率高D.科技水平低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1)D(2)C【解析】第(1)题,只要弄清楚该地区农业科技园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即可。读图可知,④为沼渣指向作物种植,应为肥料,据此可排除A、B、C项。第(2)题,读图可知,该园区的作物和畜产品经加工后主要销往市场,所以商品率高是其生产特点之一。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点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考试题对该内容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分析联系图的方式考查循环经济的过程、特点和意义。解答本题组的关键,一是要结合题目所给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二是能够充分调用所学小农经营、集约化等知识并能对相关知识灵活迁移。“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外延也会不断扩大,例如“低碳经济”就是近年较为“流行”的经济概念,同样要求我们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去关注,所以关注时代发展、“学以致用”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追求。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读某国XL牛奶集团公司建设的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的概念示意图,回答(1)~(2)题。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1)建设该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获取的产品是()A.电力、生物柴油、微生物泥饼、乙醇B.甘油、乙醇、牛奶、混合肥料C.乙醇、混合肥料、微生物泥饼、甘油D.牛奶、乙醇、生物柴油、微生物泥饼(2)下列关于该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示意图表明该工厂实现了能量的自给自足B.通过能量的传递与转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C.该工厂的生产环节清洁无污染,因此生产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D.该工厂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1)D(2)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甘油和电力属于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的内部消费物资,不向外输出。由此得出答案。第(2)题,虽然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实现了清洁生产,但并非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例如生物的呼吸作用就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专题十二│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三点拨】◎探点——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循环经济。◎认知——结合我国国情认识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通过比较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关键——结合具体“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案例,分析我国具体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过程及意义。专题十二│教师备用习题【备选理由】可持续发
本文标题:2012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0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