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一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第一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抓主干研考点链时事提能力专题三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考什么]高频考点考情扫描考向前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11·新课标全国卷T36;2011·四川文综T391.资源问题、自然灾害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2.以新材料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出现的频率也较高。3.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高考中有所增加。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1·北京文综T9;2011·全国卷T7气候变化及其影响2011·广东文综T7;2011·江苏地理T1~2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1·北京文综T2~3;2011·天津文综T8;2011·安徽文综T34(3)2011·江苏地理T9~10、T19~20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学什么]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怎么学]1.掌握地形对农业生产、聚落分布、交通运输的影响,关键要学会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分析。2.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从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危害和预防措施三方面入手。3.掌握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从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存在问题、综合利用等方面入手。4.掌握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可从灾害的时空分布、产生原因、主要危害和预防措施等方面入手。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1.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一般而言,不同地形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如下表所示:地形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农业类型林业林业牧业种植业种植业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此外,地势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如我国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而地形崎岖的地方,农业发展的规模将会受到制约,如我国的西南地区。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影响表现原因典例聚落的区位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如北京、上海山区和高原,气候一般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宁位于湟水谷地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热带气候炎热,高原上相对较为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影响表现原因典例聚落的形态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多呈圆形或多边形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成都、北方的村落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多呈条带状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这样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交通便利南方的村落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3.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影响原则原因运输方式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水运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影响原则原因线路走向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最近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保证运输安全,减小受灾害的影响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影响原则原因线网密度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高平原地区密度较大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影响原则原因点的区位飞机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稍有坡度的地方,地质条件要好利于飞机的升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定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较深的地区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例1](2011·北京高考)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1)图中()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2)该聚落()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及其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名师精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解读。第(1)题,据图可知,河流底部岩层的地质年龄小于2300万年,故A项错误;①处是在沉积形成各种岩层后,受到冰川及流水等外力侵蚀后形成的,故B项错误;根据岩层的地质年龄并不连续可以判断出C项错误;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该河流自南向北流,在弯曲河道③处出现凹岸(左岸)侵蚀、凸岸(右岸)堆积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现象,故D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建筑物在断裂带上没有分布可知该地聚落出现在断层发生后,故A选项错误;该聚落并非是沿河分布的,故B选项错误;欧洲中部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故C选项正确;河滩处于断裂下陷带上,不是聚落分布的最佳位置,居住区不宜向河滩扩展,故D选项错误。[答案](1)D(2)C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易错提醒]本题组主要会因为不能准确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而出现错误;会因为不能确定河流左右岸而错选(河流左右岸确定时注意流向)。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的影响具体表现对农业耕作制度热带、亚热带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暖温带两年三熟,中温带、寒温带一年一熟作物品种热带:天然橡胶、芒果等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亚热带:水稻、小麦、油菜、柑橘。暖温带:冬小麦、花生、棉花、苹果。中温带:春小麦、甜菜、大豆等耕地类型南方降水多的地区为水田,北方降水少的地区为旱地农业类型降水较多的地区可发展种植业,降水较少的地区应发展牧业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气候的影响具体表现对工业工业区的布局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者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工业的原料气候影响农作物的分布,进而影响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工业部门的原料供应。如我国南方多甘蔗制糖厂,而北方多甜菜制糖厂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气候的影响具体表现对交通飞机场的选址飞机场宜建在少云、雾、雨、大风的地方,减小气象因素对飞机升降的影响交通线的设计注意沿线的暴雨、冻土、积雪深度,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的高低要考虑当地的暴雨强度对聚落城市的分布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该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中,比较适合人类生存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2.气候变化的原因、危害及其对策(1)原因:自然原因是太阳的异常活动;人为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的保温效应增强,同时人类过度砍伐森林,致使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2)危害:影响内容具体表现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的危险资源条件的变化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意味着热量资源和水资源条件的变化,许多地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增大自然灾害加剧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率增加了2%~4%,而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近些年干旱频率增加、干旱强度增强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影响内容具体表现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根据有关研究,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100年,世界上将有1/3的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农业生产不稳定高纬国家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农作物增产;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干旱加剧,农作物减产;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危害人体健康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某些疫病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3)对策: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例2](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名师精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是由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所致。第(2)题,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故A项正确;全球水量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冰川融水增多而增加,B项错误;海洋面积增大,将导致海岸线长度缩短,C项表述错误;全球冰川融化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和D项中“全球温度下降”相矛盾,D项错误。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答案](1)D(2)A[易错提醒]本题组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第(2)题的四个选项理解不够全面。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1.水资源的利用(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资源型缺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①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海水淡化,人工增雨②节流发展节水农业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节水意识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1)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2)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3.我国的能源问题(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①浪费严重,能源短缺。②采煤会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③煤、石油燃烧利用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产生酸雨,汽车尾气产生光化学烟雾)。④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等。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①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②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③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④稳妥发展核电;⑤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⑥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⑧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发展。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例3](2011·新课标全国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
本文标题:第一部分专题三第一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1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