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高三地理课件09高考地理难点突破攻略高三地理课件
地球运动基本规律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运动轴心及轨道方向周期速度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位置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1)恒星日,自转360°,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360°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他各点均为15°/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道平面公转黄赤交角(66°34′)赤道平面自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回归运动(1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二、黄赤交角及影响例、(2008·江苏卷)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此时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第(2)题:图中①是火星、②是金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a.稳定的宇宙环境,这与火星和金星一致;b.距离太阳适中,有着适宜的温度,火星温度过低,金星温度过高;c.有着适当的体积和质量,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金星上有着厚厚的二氧化碳,不适宜于生物呼吸;d.有着广阔的海洋,给原始生命提供了庇护所。(1)A(2)A【解析】【答案】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ABC表示晨昏线。回答(1)~(2)题。(1)对于A、B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是A、A位于B的东南方B、A位于B的西北方C、B位于A的西南方D、B位于A的东北方(2)承上题,如果D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A、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B、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0°C、东京地方时为6:00D、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变式训练●根据虚线箭头的指向(逆时针方向)可以确定该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同时可以判定太阳在该图的右上角一侧,根据晨昏线画出夜半球后可以判定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小于1°/日。●确定该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后,关于A、B两地的方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D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可知D为180°经线。C点为120°E,地方时为6:00,此时北京已经日出,太阳高度大于0°。(1)D(2)B【解析】【答案】地球运动的意义一、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一)时间的相关计算1.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2)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3)昼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4)夜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5)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或24点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3.两类日期界线(二)某地区纬度的计算●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2.利用北极星的仰角计算:北极星与天顶的角距离=90°-当地纬度(只能是北半球)。3.利用昼长确定:当北(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是X小时,而所求地区的夜长也是X小时时,当地纬度即与上述纬度相同,南北半球相反。(三)昼夜长短的计算●1.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利用已知昼长计算):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2.在日照图上昼夜长短的计算根据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占所处纬线圈的比例)来计算(四)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五)太阳直射点坐标的计算●公式法:H=90°-两地纬度差(或H=90°-∣φ-δ∣)太阳直射点的特征(1)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2)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就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二、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1.晨昏线(圈)的运动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运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来回摆动。(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AB为晨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为黑夜,如下图。(2)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AB为晨昏线(圈),虚线为北极圈,大圆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如下图(3)总结规律①由于晨昏线把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晨昏线的摆动导致昼弧和夜弧的增加或缩短,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当晨昏线离开极点时,极点周围出现极昼或极夜,其极昼极夜范围是与晨昏线相切的那条纬线和极点之间的区域③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北半球日期太阳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春分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春分日—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夏至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秋分日—次年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秋分日—冬至日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范围扩大冬至日南回归线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次年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小二分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2.昼夜长短的变化分时段分析●三、太阳周日视运动1.周日视运动规律●(1)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出现极昼和极夜地区除外)。(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出现极昼和极夜地区除外)(1)三地太阳视运动相同点是:太阳有时东升西落,有时东北升西北落,有时东南升西南落。(2)三地正午太阳位置不同点是:在甲地,有时太阳在头顶,有时在北方,有时在南方,说明甲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在乙地,太阳终年在北方,说明乙地在南回归线以南;在丙地,太阳终年在南方,说明丙地在北回归线以北。2.比较下图甲、乙、丙三图所示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四、影子问题(1)影子的朝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2)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反之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变短——正午最短——变长——日落最长(理论上晨昏线处影子无限长)。(3)正午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4)极点●北回归线以北: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终年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南回归线以南: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终年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6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时,在南北回归线内,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正午日影有时无、有时向南、有时向北;长短由正午太阳高度决定。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南或北,且日影长短无日变化。五、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中D折线所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中C折线所示。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中E折线所示。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下图A。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上图B。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上图C。④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每年夏至日(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如下图A所示。⑤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夏至日(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如上图B所示。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①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下图A)。②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上图B)。③全球范围看: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降低,呈同心圆分布(即等太阳高度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例如太阳直射在15°S、60°W时,太阳高度的分布如右图所示。④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赤道地区是23°26′。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26′)。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52′。南北半球寒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例(2008·全国文综卷Ⅱ)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1)~(2)题(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A.66.5°N,66°N,40°N,40°SB.66.5°S,66°S,40°S,40°NC.66.5°N,66°N,0°,40°SD.66.5°S,66°S,0°,40°N(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A.a月内①②③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b月内①②③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3)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A.0<Pa/Pb<1B.Pa/Pb=0C.Pa/Pb=1D.Pa/Pb>1第(1)题:从题意得出上半年①②③的昼长在增加,即位于北半球,④地在缩小,即位于南半球,并且四地中没有一地位于赤道。由此,选项显而易见。(A)【解析】第(2)题:A、B选项均明显错误,C选项主要是学生要弄清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四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小的是③地、④地。(D)第(3)题:从图中可以明显地读出①地在a月的平均昼长变化小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A)(2008·四川卷)右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①~⑤地的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回答(1)~(2)题(1)若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右图五地中A.③地纬度高于②地B.④地位于赤道附近C.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D.②地位于极圈之内变式训练【解析】第(1)题:由①地位于北半球和图中显示的白昼长度变化曲线可以判断是春分。(A)第(2)题:五地中①与⑤、②与④纬度值相同,③位于赤道上,由于昼夜变化幅度越大,纬度值越大,因此①=⑤>②=④>③。(C)光照图与晨昏线一、常见日照图类型二、光照图的判读●对于侧视图或圆柱投影图,通常是上北下南;而对于俯视图,要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或经度的变化来判断南或北半球。1.南北半球的确定●2.晨昏线的确定●3.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确定纬度=90o-刚出现极昼(夜)的纬度值,经度=昼半球中央经线度数,昼半球中央经线度数与夜半球中央经线度数互补。●4.时间计算●5.昼夜长短的确定5.判方向(1)昼(夜)长的变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课件09高考地理难点突破攻略高三地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2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