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报告试题库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一、填空题1、语文素质包括两个层次,四个方面。直觉层次是指语感;非直觉层次包括()()和()。答:语文思维、语文知识、语文技能2、语文教学原则包括()、()、()和()。答案:全息性原则、审美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造性原则3、发散思维具有()、()、()三种特性。答案: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4、语文的二重构成要素是()、()。答案:言语、语言5、语言学中的言语的三要素包括()、()和()。答: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6、语感的特征是()、()。答案:心理特征、言语特征7、语文课程的目的包括()、()、()。答案:单一型目的观、复合型目的观、中心型目的观8、学生经常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现象包括()、()、()、()和()。答案:浅表同化、疏陋同化、片面同化、错失同化、孤立同化9、在听读教学中,需要引起特别重视的三对关系是()、()和()。答案:文内与文外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10、关于说写教学,需要特别重谨慎对待的三对关系是()、()和()。..答案:“根本”和“枝叶”的关系、“我”和“你”的关系、创造和规范的关系11、正确的朗读指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和指点朗读法。答案:激发生命意识、设置对话情景12、语文试题的基本类型包括()、()、()和口试。答案:标准化试题、客观型试题、主观型试题13、关于语感的心理特征,作为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它的特征是();作为一个静态的结构状态,它的特征是()。答:迁移、图式14、早在1836年,德国语言学家()就提出了()这个概念。答:冯·洪堡特、言语15、一般认为,语言的三要素是指()()和()。答:语音、词汇、语法16、同化论主张,所谓语感就是()。答:建立在言语材料意义基础上的言语意义创造17、一般地说,课程可以分为()、综合课程、核心课程与()四种。答:学科课程、活动课程18、语文课程教学目的的特征有()()和()。答:规定性、预期性、可行性19、在学生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现象:浅表同化、()、片面同化、孤立同化和()。答:疏漏同化、错失同化20、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读”的方法有()()、抄读和()四类。答:朗读、默读、背诵..21、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主要的联想类型包括()()和()。答: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22、目前,语文课程研究的主要理论要点有()、()、“实践”的观点与()。答:“课程”的视角、“言语”的范畴、“对话”的精神23、在语文教学上从苏联引进了其五环节教学法后,就建立起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它具体是指(),从而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答:字、词、句、篇、语、修、逻、文24、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性思维具有以下三种特性:()()和()。答: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25、远程教育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对话空间观念的变革、多媒体组合教学应用得到广泛实现、()与()。答:对话方式的变革、教师职能的转变、方便有效地实现终身教育26、一般认为,语文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全息性原则、()()和()。答:审美化原则、实践性原则、创造性原则27、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要识记方法有理解记忆、归类记忆、()、()、联想记忆和()等等。答:提纲记忆、概括记忆、形象记忆28、在语文教学目的的研究上,其总体的趋向是由()到复合目的型再到()。..答:单一目的型、中心目的型29、语文是由()和()构成的。答:语言言语30、语言包括()、()两种表现形式?答:书面语、口头语31、()是语文素质的核心。答:语感32、语文技能包括语文()和()两个方面。答:动作技能心智技能33、语文课程教学目的的特征有()、()、()。答:规定性预期性可行性34、语文教材的特征有()、()、()。答:文选的形式模糊的序列丰富的内容35、()的培养是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永恒的中心。答:创造36、语文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全息性原则、()、()。答:实践性原则创造性原则37、传统的语文试题总是由()和()两个基本部分构成。答:基础知识作文题38、所谓语文知识,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还包括言语知识和()。答:语文文化知识39、当今国际教育总的评价趋势是()、更加注重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和更加注重教育评价的多元化。答:更加注重教育评价的诊断性、更加注重教育评价中的自我评价..40、()是()的认知心理学中关于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学说,它是人们在认知客观对象时用已经形成的心理图式来解释和说明对象的过程。答:同化论、皮亚杰二、名词解释题1、语文生活:语文就其本真状态而言,它不是客观意义上的、有待我们去把握的存在物,而是人为之人的生活世界。我们不是用语文来生活,我们就是生活在语文中,语文就是我们生活之所在。我们把这种以语文为本体的生活存在称之为“语文生活”。2、语文技能:语文技能是指通过反复实践在个体身上形成较稳固的语文动作方式和语文心智活动方式。关键有两个,一是它是自动化的,二是它是巩固的。3、审美化原则:语文教学对话的审美化原则,即主体(包括类和个体)在对话过程中,运用强有力的语言材料,直接对人或人类的生命存在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引导,以促进人的审美化发展,提高生命质量的原则。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特征是:首先,教学方法必须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即方法服务于目的。其次,教学方法最主要的本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师生合作是教学概念的核心。再次,教学方法是师生活动的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5、语文测评:语文测评是指语文教师或其有关部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效果所进行的测试和评价。它属于整个教育评价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的以环。语文测评的范围很大,按测评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分为校内进行的各类测评活动和校外进行的水平考试两大类。6、语文素质:它是借用“素质”的原始意义创造出来的语文学概念,具体是指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语文修养。换句话说,一个人语文修养方面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我们所讲的语文素质。一个人的语文修养,其实也就是一个人生活世界的智慧品格和境界。..7、语文教学重的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指的是,在语文教学对话过程中,教师全力营造一种支持学生言语创造的环境,运用创造教学的策略,以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培养言语创造的能力。在教学中,它变“知识文化观”为“智慧文化观”;变“被组织”为“自组织”;变“模仿”为“创造”;从而提高创造思维品质。8、言语环境:所谓言语环境,就是指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条件系统。一般情况根据各种条件因素与言语活动关系得远近不同,可以分为情境语境和背景语境两大类。情境语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交际场合;而背景语境包括了言语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背景。9、朗读:朗读是把原本诉诸视觉的书面言语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言语的创造性对话活动。朗读是一种生命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物理、生理现象,朗读其实是对文本意义的一种创造。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一种很好的提升语感品质、提升言语品味的捷径。10、想象:所谓想象,就是从人类储存在记忆中的表象出发,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形象或结构的一种思维活动。表象和言语是想象的两个重要条件,而且两者密不可分。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11、人文说:人文说是在工具说指导下的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在对工具说的反拨中崛起。人文说立足言语教育,强调“语言教育”的质变,并把对话理论引入课程教学,从而使人文说得到长足发展。人文说已经成为指导语文课程教学的性质理念。12、语文教学中的全息性原则:全息就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个部分或母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系统的全部信息。语文教学中常说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揭示的就是全息关系:部分组成整体,整体“照亮”部分。因此,任何言语活动都是与言语主体的心理、思想、感情、个性以及时空背景等信息密切相关的。语文教学必然而且必须覆盖言语及其活动的全部关系及其所映射、所敞开的整个世界,从而促进以语感为核心的语文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13、孤立同化:一篇文章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某一部分具有完全不同于它独立于这个有机整体之外的价值,尽管这一部分本身秋毫无损。阅读和理解中不能将部分从其整体中孤立出来,而必须立足于整体来看待部分,否则就会谬以千里。14、语文课程“工具说”:所谓工具说,就是认定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性质理论学说。它具有完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践途径。它是一种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最重要的一种理论学说。但它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它所倡导的通过语文教学,一是学语言,二是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导致语文教学本体构成的缺失,使语文课程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无由达成,还使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误入歧途。15、对话性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作为对话,它是由教师、学生、课文、教材编写者等多个对话者的多重对话(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课文、学生和他的听者或读者之间、学生和教材编写者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课文、教师和教材编写者之间的对话)相互交织而成。这种对话型教学,重学生的感悟,重学生的实践,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动机、意向、态度,它既重结果更重过程。16、语感:语感是一种综合语文修养,属于主体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在语言实践中积淀下来的个性心理特征。17、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18、朗读:朗读是把原本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音言语的创造性对话活动。19、语文思维:语文思维是指具体在读写听说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与思维能力,包括对交际对象、情景的辨识、判断,听读内容的领悟、把握,说写目的、思路的确定与调整,等等。20、水平考试与升学考试:根据预定的考试大纲,通过考试达到标准准予毕业,或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依据,这一般被称为水平考试或学能考试/..升学考试。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的目的并不一样,前者考查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后者考查学生的潜在能力,但两者作为校外考试,具有权威性,有选拔功能和导向功能。三、判断题1、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2、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要素。()3、从语文课程来看,语言的习得并没有“自然”的一面,更没有“教育”得一面。()4、“语文”即语言的运用,但并不是“语文学科”研究的对象。()5、将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认定为“人文性”,主要是根据“语言”的人文性和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其教学内容。()6、所谓“人文”,在语文课程论中的意义就是指语言的人文性。()7、所谓教学观念,指的主要就是对教学活动性质的认识。()8、语文主要由主体的言语实践转化而来,语文素质主要在主体的言语实践中积淀而成。()9、语文教育活动主要是学生与他者的对话。()10、在说写教学中,教师若要成为成功的对话者,没有必要尊重、信任、爱护学生。()四、简答题1、语文试题设计的基本原则答:①保证试题与教学目标一致。②试题的构造要保证能考出所要考核的目标,必须重视整体性。③试题题型的选择和使用要恰当。④选用何种类型的试题还要切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发展特点。2、简述语文教育特点的三个方面。..答:一是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指出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三是指出要充分考虑汉语文的特点,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3、简述课程教学目的研究的走向。答:(1)单一型目的观(2)复合型目的观(3)中心型目的观4、简述语文教学原则。答:(1)全息性原则(2)审美化原则(3)实践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简述有利于识记的方法。答:(1)理解记忆(2)规类记忆(3)提纲记忆(4)概括记忆(5)联想记忆(6)形象记忆6、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答:所谓语言是一套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所谓言语,则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的行为及作品。它们的区别主要有:1、语言是社会性的,言语是个人性的。2、语言是潜在性的,言语是显在性的。3、语言是空间性
本文标题: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报告试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1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