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2019《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全)
1《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参考《公共行政学》作业1答案参考一、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2、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3、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4、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二、单项选择: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A)。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4、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B)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A、法B、美C、中D、英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C)。A、选任制B、考任制C、委任制D、聘任制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2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C)。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B)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A)的行政区。A.特殊型B.发展型C.传统型D.现代型三、多选题: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2.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BCDE)等几种形式。A.综合培训B.更新知识培训C.任职培训D.业务培训E.初任培训3.下列国家实行总统制的有(AD)。A.墨西哥B.德国C.新加坡D.埃及E.丹麦4.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ABCDE)。A.四分图理论B.领导作风理论C.领导系统模式D.领导方格理论E.PM型领导模式5.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ABCDE)。A.计划安排工作B.组织实施工作C.协调控制工作D.检查总结工作E.奖惩教育工作四、简答题: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公共环境的差别。2、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答:机能制的优点是:①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②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3③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机能制的缺陷是:①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因而会造成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后果。②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的后果。五、论述题:1、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答;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应该处理好下列六个方面的关系:(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2、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答: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公共行政学》作业2答案参考一、案例分析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行政问责暂行办法”、“行政过错追究暂行办法”。2004年4月,中央又批准实施丁《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严格规范。2009,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4暂行规定》,规定问责官员的7种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二)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四)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七)其他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的。“官员问责”制给中国各地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种风险职业。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转变观念,从“当官有权”到“当官有责”。事实上,从近年的情况来看,问责惩罚程度是越来越重,但有关官员问责处罚招致的种种非议也一直伴随:正职少于副职问责;党委书记问责少于行政首长;何种情况下主管正职官员也要辞职;问责变成“暂时受点委屈”;运动式问责等。对于上述关于问责问题,你是否有过关注与研究?具体应该如何规范?问责主体是谁?问责对象是什么?问责范围有多大?问责程序如何?问责后的后续处理如何规范?你可以进行纯理论的探讨,也可以就某一具体实例进行相关从理论到实践的剖析,形成一篇小论文,不少于1500字。参考答案一:5根据《暂行规定》第1条、第2条、第5条、第11条、第12条、第22条等规定内容:《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问责主体——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规定中的有关职责。2.问责对象——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3.问责范围——问责官员的7种情形,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二)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四)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七)其他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的。4.问责程序——第十二条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6(一)对因检举、控告、处理重大事故事件、查办案件、审计或者其他方式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二)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三)问责决定机关可以根据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四)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者由问责决定机关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宜。5.问责后的后续处理——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参考答案二:小论文——《如何规范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问题》2009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办发【2009】25号)。《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笔者对我市2009年以来贯彻落实《暂行规定》情况进行了调研,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提出个人肤浅的认识。一、我市贯彻落实《暂行规定》的主要做法。《暂行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主要是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组织进行,自颁布实施以来,开展了以下工作。7一抓宣传学习。各单位把学习贯彻《暂行规定》作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集中学习活动,让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全面领会问责制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问责的情形、方式及适用范围、实行问责的程序,深刻理解实行问责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对党员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深刻内涵。为了进一步营造学习贯彻问责制的氛围,市委将问责制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列入党校及干部培训的教学安排。同时,充分发挥全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释难解惑,积极引导,为贯彻落实问责制、做好问责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该文件印发各单位进行传达学习,让全体党员干部领会文件精神,在思想上督促自己认真履职。二抓实践运用。市纪检监察机关要求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将暂行规定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对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实行严肃的问责。同时,市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建立了督查机制,严格责任倒查,充分发挥问责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真正收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三抓制度建设。各单位在领会暂行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工作实际,制定一些指导意义规范性文件,如:《仁怀市党政领导干部警示诫勉实施意见》、《仁怀市加强政务中心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仁怀市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仁怀市机关干部职工不良工作行为监督管理办法》、《仁怀市损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仁怀市关于征地拆迁干部违纪违规行为问责暂行办法》、《安全生产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意见》等。自2009年以来,我市已先后对100多名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其中包括安全事故责任人和违反作风建设各项规定的党员干部。通过问责,使各级党政干部受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增强了服务人民、依法行政、秉公办事、廉洁奉公的意识,提高了政策执行力。二、实施问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追究责任的方式是非党纪、政纪处分,因此在实施问责的组织程8序、轻重程度和问责范围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
本文标题:2019《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5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