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本科教材
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本科课程高等教育教材-1-目录第一章企业系统与管理……………………………………………..1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历发展…………………………………………..5第三章企业制度……………………………………………………13第四章企业文化……………………………………………………18第五章企业战略……………………………………………………23第六章企业决策……………………………………………………34第七章企业的组织…………………………………………………42第八章企业职能设计………………………………………………50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56第十章企业生产管理………………………………………………66第十一章企业质量管理………………………………………………72-2-第一章企业系统与管理引言一、什么是管理和企业管理?关于管理的若干代表性观点:(1)法约尔的过程论:视管理为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阶段前后相续形成的过程链。(2)德鲁克的职能论:认为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的职能,管理是一种职业,由专业人员执行。(3)西蒙的决策论:管理就是决策,用相当数学化的方式优化决策的科学性。(4)管理系统论:根据某系统的客观规律来对其施加影响,以使其进入一种更加有序的状态,并与环境进行更加有效的信息和能量交换。管理:管理者通过对组织资源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有效果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主体是管理者,客体是组织。企业管理:管理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系列工作。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在社会组织中,以人为核心,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活动,具体来说,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本质是协调,而中心是人。企业管理也不例外,“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要充分认识人的需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改善薪资收入、工作环境等物质因素当然重要,但是得到认可、尊重、情感的交流、技能学识获得长进等精神方面也不容忽视。二、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我国昀紧缺的不是我们这些自然科学家,而是管理人才,是经理阶层和主管教育、科研的人才。我们十分缺乏大批精明能干的富有国际观念、全球战略眼光和富于时空经验的企业家、外交家,缺乏善于利用各种国际形势、矛盾和机会为中国争取利益,善于巧妙组织各类国际合作,利用海外各方面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使我们的“四化”建设进行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的专门人才。第一节系统管理原理与企业系统一、系统理论概述1、系统的概念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要素:系统中的某些元素为了一定的功能、以一定形式构筑起来的系统部分。变革系统的要素、层次和结构,是系统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从管理角度看系统,两个含义:一种实体;一种方法或手段。举例:自然系统:如:生态系统/气象系统/太阳系/人的呼吸系统-3-人造系统:如:生产系统/商业系统/管理系统/交通系统2、系统的分类按系统的规模分:小型系统,中型系统,大型系统,巨型系统;按组成要素的性质分: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按系统与环境关系分: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此外还分:实体系统和抽象(概念)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分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状态划分就有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还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3、系统的特征集合性:识别系统必须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总是由若干个元素组成,单独一个元素不能称为系统,在系统中各元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企业/人体层次性: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结构具有层次性,从总体上看,有宏观和微观之分。相关性:子系统和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目的性:完成某种功能作用。动态性:状态与功能变化,作为一种运动形式而存在。4、系统原理要点整体性原理:从整体着眼,部分入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效果昀优。从系统利益的整体性来说,局部与整体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交叉效应,当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从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来说,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往往是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这种总体功能的产生是一种质变。动态性原理:稳定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开放性原理: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环境适应性原理: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交换,保持昀佳适应状态,否则系统就没有生命力。综合性原理:系统目标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综合研究,选出满意方案;进行创新。量的综合导致质的飞跃。5、系统管理原理的特点综合总体性:总体与总和不同,所以管理要学会综合。可调序列性: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调整、修改、补充。原因在于管理系统及其活动本身,是人为设计的系统和人群自身的活动。自觉目的性:管理就是为一定绩效目标而自觉奋斗的过程。积极平衡性:管理者贯彻总体目标,主动协调系统的各种矛盾。二、企业系统企业是一个营利性的、复杂的社会技术经济系统。复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企业的要素构成、结构及相互-4-联系特征;内外部联系和环境。三、系统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1、推动了管理观念的更新:统筹兼顾,综合优化的意识,使人们在决策时能考虑到有关的方方面面,克服传统思维容易造成的片面性。2、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工具,如:控制论、运筹学、数理统计、可靠性方法、模糊数学、心理学。3、促成了管理新模式的出现,如: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第二节企业管理系统分析企业管理系统分析是运用系统方法对企业总体的经济效益、活力及素质进行分析。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指企业为社会各个方面,包括国家、用户、企业自身及职工等提供的实际利益与企业耗用的全部资源之比。一、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指标体系:突出企业目的,兼顾各方利益;既评价产出,也考虑投入;既考虑可用价值衡量的部分,也考虑难以用价值衡量的部分;既考虑企业的直接效益,又考虑社会的间接效益;既考虑近期效益,又考虑中长期效益;既考虑自我评价的需要,又考虑国家统计需要,并与国际惯例接轨。2、评价标准:用以比较的参照水平。二、企业活力的系统分析企业活力是企业的活动力,一种能力表现(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效益目标,谋求生存发展的活动力),包括应变力、创新力和竞争发展力。企业活力不是企业对社会的现实贡献,反映企业的预期贡献和发展趋势。三、企业素质的系统分析企业素质是指企业达到目的、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内在能力,包括技术素质、人员素质赫管理素质。第三节企业系统管理模式一、企业系统管理模式的特点管理优化的整体性—追求系统整体效益昀优;管理目标的系统性-目标网络体系;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全过程管理;管理主体的全员性-组织目标的达成是组织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管理职能的综合性-基本职能有机结合,互为保证;管理方法的先进性-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程序的循环性-计划-执行-检查-修正。二、企业系统管理模式的范例——目标管理1、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5-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2、目标管理的特点成果管理:以整个组织的成果和成功为中心;系统管理:层层、处处、人人、事事有目标;参与管理:目标由实现目标的有关人员共同制定;自我管理:强调自我控制。3、实践中目标管理为何效果不佳?第一,目标体系自身的问题:目标体系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分解目标问题;推行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第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目标设定缺乏双向承诺和沟通。关注结果而忽视对过程的管理;缺乏达成目标的策略。第三,缺乏与文化的协同。-6-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历史发展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产生萌芽的阶段是东周以前的夏、商、周三代时期。有《周易》、《尚书》、《诗经》等书;繁荣的形成阶段是春秋战国以至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制度化和定型阶段是秦汉至唐朝时期;停止不前阶段始于宋元两朝的400年间;传统管理思想的衰落阶段是明清两代的500多年。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儒家——以“人”为中心,讲“正己正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将儒学视为经世致用的必修课。原始儒学是以伦理为中心,政治伦理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维有一个由自我管理(修身)到家庭管理、再到国家管理的逻辑轨迹,而且还有独具中国管理特色的终极目标设计——“大同”的社会构想。一言以蔽之,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信仰仁义,主张以同情忠恕来追求至善。体悟天地生万物的仁心,奋然兴起发挥生生不已的创造活力,并不只求个人生命的完成实现,而是连同一切人群,与一切万有的生命都一起要在雍容恢宏的气度中完成实现。”2道家是由中国古代哲人建立起来的学派,其管理思想极富于智慧和艺术。2、道家——以“道”为中心,讲“无为而治”,讲“弱者道之用”,讲“天地相合”道家主张无为管理,推崇“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方式。老子所谓“无为”并不是要求管理者消极观望或无所作为,而是应该效法道在化育万物中的作为:看似无为,实质上无所不为。这就说明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要以一种无声无息的自然方式展开,其依据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西汉初年道家思想经过改造应用到社会管理活动中,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道家的无为管理实质上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少到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3、法家——以“法”为中心,讲“法,术,势”相结合法家是诸子百家中政治色彩昀浓重的学派。该学派旗帜鲜明地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专门探讨统治者的管理技术。“法”、“势”、“术”是法家管理谋略的三大理论柱石。“势”指管理者的地位和力量,它本身可以随着职位高低而变化。因此,管理上的服从与被服从要依权力的大小、地位的高低而定,而不考虑道德品质的因素。“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术”是统治者驾驭部下、统帅民众的方法、策略。“法”是统治者手中昀锐利的武器,是“胜民”的不二法门。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以刑去刑。在法家看来,管理的行为是一种“循利”的行为。人“以肠胃为根本,不食不能活,是不免于欲利之心。”因此人类普遍的爱是根本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只是一种利害关系。同时,法家强调君主之利是高于一切的,君主既要统率民众,又要防御大臣。那么,采取的昀好方法,就是遵循“利”的原则,君主与臣民之间只不过是一桩以爵禄换取法术和“效死”的交易。4、兵家——以“谋略”为中心,讲“因变制胜”,讲“内修文德,外置武备”-7-我国古代的军事典籍中蕴藏着大量的战略管理思想,这已成为今天军事乃至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重要思想宝藏。在《孙子兵法》中,孙子着重指出了战略谋划的重要性。他强调事前必须周密分析条件,充分考虑“道”、“天”、“地”、“将”、“法”这“五事”,做到“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在“五事”的基础上,还要探求和对比敌我双方的强弱优劣,称为“七计”。这里所说的“道”,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管理目标,“天”和“地”相当于时机和环境,“将”指有能力的管理者,“法”则相当于制度、纪律、组织。“法”即是经营学中的经营管理能力。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意义1、企业构建自身经营管理哲学:儒,法,道三家的治国之道,都把对人的管理作为重点。儒家比较重视人的心理,情感;道家、法家不大顾及人的各种文化心态。2、企业领导人的修养和领导,管理技巧:《荀子》专设《君道》,《管子》专设《心术》,《韩非子》设《主道》等篇,对君主如何巩固权势,如何加强自我修养,如何统御部署以至如何养生都有详细论述。3、组织运作的指导意义:法家“以法制国,以术奴下,以势立威”,“治吏不治民”。4、识人用人,上下沟通、采纳建议、战略选择、分工授权、干部考核、提高组织凝聚力等。三、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对比分析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大体包括儒家
本文标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本科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