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活中的博弈论假如你正跟恋人用手机通电话,突然信号断了。这时,你会立即拨电话过去,还是等你的恋人拨电话过来?很显然,你是否应拨电话过去,取决于你的恋人是否会拨过来。如果你们其中一方要拨,那么另一方最好是等待;如果一方等待,那么另一方就最好是拨过去。因为如果双方都拨,那么就会出现线路忙;如果双方都等待,那么时间就会在等待中流逝。想一想*在一场博弈中,你必须考虑对方的选择以确定你自己的最优选择,而对方也必须考虑你的选择来确定他的最优选择。*你从博弈中得到的,不仅取决于你自己的行动,也取决于对方的行动。如果你知道恋人不会打过来(如以前断线就是她在等电话,如果你的手机包月额度很难用完而她的接听免费),那么你的最优行动就是拨过去。*博弈最本质的特征是:双方的行动相互影响又相互依赖博弈无处不在金庸小说中的珍珑棋局,多少高手未曾破解;而棋艺浅陋的虚竹“退一步”,闭了眼睛乱下一子,杀死自己白棋一片,反而天地一宽,破解迷局。田忌赛马比赛规则:马按奔跑的速度分为上中下三等,等次不同装饰不同,各家的马依等次比赛,三赛二胜。比赛前田忌按照孙膑的主意,第一场,用上等马鞍将下等马装饰起来,冒充上等马,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赛;第二场,用上等马与齐威王的中等马比赛;第三场,田忌的中等马和齐威王的下等马比赛。结果二比一,田忌赢了齐威王。在双方条件相当时,对策得当可以战胜对方;在双方条件相差很远时,对策得当也可将损失减低到最低程度。猜硬币博弈-1,11,-11,-1-1,1正面反面猜硬币方盖硬币方正面反面取胜关键:不能让另一方猜到自己的策略尽可能猜出对方策略石头、剪子、布0,01,-1-1,1-1,11,-10,01,-1-1,10,0石头剪子布博弈方2石头剪子布博弈方1划拳博弈老虎鸡虫杠子老虎鸡虫杠子0,01,-10,0-1,1-1,10,01,-10,00,0-1,10,01,-11,-10,0-1,10,0关于博弈论的某些光环博弈论很时髦,也有点神秘,谁懂博弈论,或在文章中使用博弈方法,似乎很有面子Why?因为它以数学为基础,似乎不容易学懂它有广泛的用途,但很直接有效的运用似乎也不多见发展很快博弈论之“数学”的特征只是数学思维、数学符号,有些符号怪模怪样,甚至不会读,但很少有什么艰深的数学这里的符号比较麻烦,因为它和代数中的纯粹抽象而无意义的符号不同,在脑子里要时刻记得它们的实际意义但要熟悉这种简捷、抽象的思维方式,记住这些符号的代表意义所以,一个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重复博弈论的学习特点很多人对博弈论有所期待,似乎它有很强的功效。的确,犹如数学,力量很强,无处不在,作用非常广泛而深刻,但学习的时候很枯燥因其与数学密切相关,关于博弈论素养的提高要靠自己的学习、揣摩和领悟——习薫悟化注重数学的严谨,注意基本功得鱼忘筌,得意忘形本课程的阅读文献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为主要教材通俗读物:王则柯《博弈论平话》、白波《博弈游戏》、潘天群《博弈生存》参考书籍:谢识予《经济博弈论》、姚国庆《博弈论》(南开),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北大与三联)、弗登博格《博弈论》(人民大学),《信息经济学》(湖北)期刊文章:非常多,关于博弈论基本问题的文章自1995陆续发表。但我国直接研究博弈论理论的文章不多,应用博弈论方法的文章非常多,但水平低博弈论(GameTheory)又名对策论,游戏论博弈论,英文为Gametheory,是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博弈论试图研究既存在冲突又存在合作的情况下(如寡头垄断)人们的决策行为。博弈是一种势态,在该势态中,两个或更多的参与人都在追求他们各自的利益,没有人能够支配结果。博弈的过程就是一个策略上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使得任何一方的行为都必须考虑到对方可能作出的反映。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决策主体在其行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及策略均衡的理论。博弈分析的关键步骤是找出在别人选择既定的情况下自己的最优反应策略(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策略)。博弈论研究对象《学弈》(《孟子•告子》):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博弈论的产生和发展1.博弈在中国博弈又称博戏,是一门古老的游戏。《世本》说,“乌曹作博”,乌曹乃是夏代著名之能工巧匠。千百年来,博弈更是与人们的生活紧紧相连,从博棋到牌戏,从斗戏到彩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就这样形成了别具风情的博弈文化从孙子兵法到三十六计从田忌赛马到孙庞斗智从运筹帷幄到韬光养晦从曹刿论战到论持久战2.博弈论的开山之作1943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顿发表《博弈论和经济行为》的一书,标志着博弈论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开始,也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1994年三位获诺奖的博弈论学者JohnNashJohnHarsanyLeihadenSelten4.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主要贡献: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5.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在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方面所做出开创性研究。6.2005年二位获诺奖的博弈论学者RobertAumannThomasShelling二、基本概念1.局中人或参与者(Players)2.规则(rules):规定博弈各方的行动顺序、方式、以及最终的结果等。3.策略(Strategy):一整套的行动方案,规定了各种情况下的行动。比如: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4.相机策略(contingentstrategy):仅在不确定事件发生时才会采取的策略。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5.行动:局中人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6.支付(Pay-off):博弈结束时,各方得到的收益。7.策略均衡:参与者之间稳定的、可预测的互动行为模式,就是策略均衡。上策均衡:我所做的是不管你做什么我所能做的最好的你所做的是不管我做什么你所能做的最好的NASH均衡:我所做的是给定你所做的我所能做的最好的你所做的是给定我所做的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上策与上策均衡所谓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即不管对手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而当对局者选择的都是上策的时候,这种均衡叫做上策均衡所谓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局,当这种结局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对局者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上策均衡与前面的均衡的区别:第一,完全竞争、垄断竞争等市场结构中最终实现的均衡状态都是在假定厂商是追求最大利润的,而且厂商在均衡状态也实现了最大利润第二,在上述几种竞争模式中,可供厂商选择的竞争策略也相对较少。上策均衡是博弈均衡的一种特殊状态。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指在对手策略既定的情况下,各自对局者所选择的策略都是最好的。1.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区别:⑴上策均衡是指不管你选择什么策略,我所选择的是最好的;不管我选择什么策略,你所选择的是最好的。⑵纳什均衡是指给定你的策略,我所选择的是最好的;给定我的策略,你所选择的是最好的。⑶上策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种特殊情况,但纳什均衡却不一定是上策均衡。纳什均衡的意义所以“纳什均衡”是对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合作博弈理论的重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其次,“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纳什均衡是指在对手策略既定的情况下,各自对局者所选择的策略都是最好的。美丽心灵金发女郎约翰追求金发女郎追求其他女士雷哈德追求金发女郎0,02,1追求其他女士1,21,1A、B、C三人决斗,每人有2颗子弹,每次发一枪。A、B、C的命中概率分别为0.3、0.8、1.0。三人依次发射,两轮后对决结束。每次可以选择向对手发射,也可以放空枪。射中即死。问在这场博弈中A的最优策略。故事模型B(80%)A:30%C(100%)分析过程A的行动选择集合(1)对空发射,(2)射B,(3)射C如A对空发射,B有80%的可能杀死C(B必然射C,因为C一定选择射击B,则B必死);然后A有30%可能杀死B(仅A,B;A必射B);如未能杀死B,则B向A射击(A存活概率0.2)。对局结束。存活概率为0.8*(0.3+0.7*0.2)=0.352。如B未射死C,则C射杀B,然后A要么成功射杀C,要么被C射杀;存活概率为0.2*0.3=0.06。总体存活概率41.2%。概率树工具A射空B射死C0.8B未射死C0.2A射死B0.3A未射死B0.7B射A不中0.2A射死C0.3A未射死C0.7C射A不中0对空发射:存活概率为0.8×(0.3+0.7×0.2)+0.2×0.3=41.2%A可以采取的行动向C发射:存活概率为0.3×0.2×(0.7+0.3×0.2)+0.7×41.2%=33.4%向B发射:存活概率为0.7×41.2%=28.84%再说三个枪手A和B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在C被干掉之前,他们相互不是敌人。这不难理解,毕竟人总要优先考虑对付最大的威胁,同时这个威胁还为他们找到了共同利益,联手打倒这个人,他们的生存机会都上升。而且,从悲观的角度看,他们恐怕也活不到需要相互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但这个“同盟”也是很不牢固的,两个人都在时时权衡利弊,一旦背叛的好处大于默契的好处,他们马上就会翻脸。在这个“同盟”里,最忠诚的是B——只要C不死,他就不会背叛;A就要滑头多了,在前面轮流开枪的例子中,他不朝C开枪,从同盟者的角度说,就是没有履行义务,而把盟友送上危险的境地,这不是因为道德水平不同,而是处境不同。B是C的头号目标,这个敌人一定要向他开枪的,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而A不同,他随时愿意牺牲B换取下次自己的先手之利。除了压力较小之外,而且还有一个动力驱使A背叛,那就是一旦干掉C后,B的机会比他要大,他至少要保持先下手,才可能一争高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跨有荆益、东有孙权、北图中原”,他舌战群儒,力劝东吴孙权与刘备联盟。三国中的博弈——联吴抗魏所以,弱者总是有动力去维持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与次强者联盟,但是却不愿真正消灭强者。火烧赤壁一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曹操北逃。诸葛亮明知关羽重义气,必然放走曹操,为何还将捉曹重任交给关羽?三国中的博弈——华容道结论:诸葛亮并不想杀掉曹操——曹操一死,刘备亦亡矣!有人会问:既然放操,为何又设三重拦截?如果孙权知道诸葛放操,则孙刘联盟瓦解,因此,既要放,又不能让孙权看出是有意放。冷战期间,中、苏、美。尼克松访华揭示思想: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不仅取决于其能力大小,还要看其威胁到的人。现实例子:总统竞选,实力最弱的开始时总是表现低调,实力强劲与实力中等者互相攻击,狼狈不堪,这时最弱的竞选者粉墨登场。“功高震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对他人利益不构成威胁的人,自然不会是他人意欲除掉的对象,反而能在各种政治风云中幸存下来。能力最强,本事最大的人,反而最有可能走向悲剧结果。C的存活概率只有14%。能力处于中间状态的,是最可能存活的。B:56%能力最弱的,也可以比最强者有更大的生存机会。A:41.2%。三国中的博弈-孙刘联盟的瓦解孙权不但“火烧赤壁”打败曹操,更在此后还长期承担了对抗曹操的主要任务。而刘备虽在赤壁之战中也出了力,但此后几年未与曹操打过大仗(也就是没有尽联盟义务)。倒是趁此机会扫荡地方势力,扩充地盘,直至占据两川,将曹操赶出汉中,又派关羽北伐,水淹七军,不但取代了孙权原来的老二地位,甚至有可能击败曹操,成为新的老大。孙权地位跌落到老三,他的策略也随之改变。于是孙权趁关羽北伐后方空虚之机,与曹操合谋,夺取了荆州,杀死关羽。结果是同盟破裂,刘备兴兵报仇,又被孙权打败。蜀汉从此衰落,东吴也面临了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三国中的博弈-孙刘联盟的瓦解如果分析一下孙权的心理,我们可
本文标题:生活中的博弈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9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