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浅论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商业文化·学术探讨2007年12月228浅论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臧运红卢荣艳(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摘要: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客观地描写生活,侧重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关键字:客观揭露典型内倾中图分类号:I1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07)12—0228—02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就是具有完备的形态、系统的理论、成熟的标记、明确的规范、产生于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上的文艺现象与创作实践。作为一种比较自觉的文艺流派,现实主义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运动。一般地说,凡是在形象中能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现实主义作为独立的艺术理论和创作法则是指法国画家库尔贝首次命名的那个“写实主义”,也就是后来高尔基所说的“批判现实主义”,别林斯基反复阐述的俄国“自然派”的文艺主张。这种主张概括起来,就是直接地、具体地、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要求艺术细节上的逼真,性格与环境的典型性被放在突出地位,不以幻想的或象征的、隐晦的形式出现,而是要在平凡的日常生活基础上艺术虚构,由此达到严格如实描绘客观现实本来样子的效果。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无数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首先,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就像莫泊桑所说的:“唯一客观的只有存在和生活;而我们作为艺术家,是应该学会了解它们,再现它们。如果我们不能给予正确的同时又是高度艺术的描绘,那就是说,我们没有足够的才能。”1现实主义艺术并不仅仅是如实描写可识的人物和事物的艺术。它既揭示人的个性,也揭示人和人的类似之处,唤醒人们对于自然美和人的美的理解。它通过题材的选择表现世界的变化,以及使人激动和振奋的新生事物。因此可以说,现实主义艺术所反映的是整个时代的历史。当时普遍的现实观是:现实是整体的、客观的,又是丑陋的、黑暗的,同时还是可认知、可把握的。正是在这种现实观的作用下,批判现实主义昀初的也是本质的规定性就是写实,用契诃夫的话说:“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2写实性作为批判现实主义基本的艺术观念,这意味着:一方面,艺术家眼中的现实就是那个未经歪曲、变形的实在1《梅塘之夜》,《古典文艺理论译从》第八册,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35页.2契诃夫.致苏沃陵[A].契诃夫论文学[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2页.世界本身,现实是客观的、整体的、可依赖的;另一方面,艺术家相信自己的观察可以像科学一样没有偏见,通过对生活的忠实描绘和再现达到一种真实,达到对生活本质规律的揭示,进而实现艺术的社会作用。所以巴尔扎克说:“作家应该熟悉一切现象,一切感情。他心中应有一面难以明言的、把事物集中的镜子,变化无常的宇宙就在这面镜子上反映出来。”3正因如此,泰纳评价巴尔扎克时说:“他开始写作不是按照艺术家的方式,而是按照科学家的方式。”客观真实的首要表现是作家主体的客观态度,它使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表现人物关系时重视生活的逻辑,从不超出具体生活事件本身的意义去追求某种理想性的东西。托尔斯泰说:“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只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们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4现实主义原则中主体态度的客观性同时也表现为对一般事物特性的表现,追求事理的真实;对人物命运遭遇的表现,追求社会本质的真实;在艺术加工中,以生活常态的面貌典型地再现生活,不在常态之外的竞奇求异中追求理想境界和历史未来的解决。现实主义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其中尤以生活细节、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的精确描写见长。细节描写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前提条件,真实的细节能显示生活存在的具体面貌,使艺术本身具有高度的认识意义,并达到艺术的精细之美。现实主义作家都注重人物关系的真实描写,列宁说:“唯物主义的社会学者把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作自己研究的对象,从而也就是研究真实的个人,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个人的活动组成的。”5现实主义文学正是通过社会关系中受多方制约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马克思称赞巴尔扎克“在深刻理解现实关系上总是极其出色的”。6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视自己为法国社会的书记员,努力“寻出隐藏在广大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的意义”,并立志要通过典型人物来反映社会的“风俗史”。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重视个性的综合概括性,别林斯基说:“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就其写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的人3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第2卷[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06页.4《莫泊桑文集序言》.《文学研究集刊》第四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318页.5《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列宁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384页.6《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二册,第396页.商业文化·学术探讨2007年12月229物、风俗、色彩和精神而言,也比历史更为切实。……艺术采用现实的材料,把这材料提高到普遍的、类别的、典型的意义上,用它创造出一个和谐的整体。”1这与巴尔扎克所说的“搜集情欲的主要事实、刻画性格、选择社会上的主要事件、结合几个性质相同的特点揉成典型人物”,在精神上完全一致。批判现实主义的突出特点是广阔、真实地展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集了法国从1789年革命到七月王朝末期的全部历史,特别是“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到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的冲击描写出来。”2从社会广度而言,它描绘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巴黎的上流社会和贫苦的下层、外省的城镇生活和乡村景象、政界官场、战争军旅、财政金融、工商贸易、法律监狱、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从人物塑造而言,《人间喜剧》中的人物有两千多个,几乎囊括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类型。19世纪的法国作家埃米尔·德·沃格曾描述说,现实主义艺术家透过生活中一些个别的事实和现象,看见一幅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各种社会力量运动和抗争的图景。其次,现实主义文学在反映社会时着力于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同时,他们以人道主义、民主主义为思想武器,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具有改良主义色彩。就如狄更斯所说:“我认为我们之所以生,所以有同情和希望,是为了大多数人,而不是为少数人。我们必须当众揭露各种各样的卑鄙、虚假、残暴和压迫,从而引起人们无比的厌恶与蔑视。”(狄更斯:《在美国哈特福的演讲词》)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暴露社会的黑暗和罪恶。现实主义作家真实地记录时代风云,在分析与研究社会过程中既看到了金钱社会中贵族阶级腐化堕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贪婪卑劣,也看到了下层人民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现实中应该被否定的方面成为突出的表现对象,各种社会关系都被写进了现实主义的清单:压迫者的贪婪、自私、凶狠、狡诈、虚伪、腐化、寄生等都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艺术形象中。因此,对现实的深入探视又强化了他们的怀疑和否定精神。他们还特别注重社会底层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的政治态度不尽相同。这些人大多是从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有的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有的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派或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有的从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出发,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某些情绪和要求。一般说来,现实主义作家受到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和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他们世界观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他们对冷酷的现实,尤其是资产阶级的金钱统治提出指责,对社会下层的贫困民众表示同情。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出色的反面典型,如保守顽固的贵族、穷凶极恶的地主、冷酷无情的资本家、贪婪的高利贷者、自由主义伪君子、守财奴、个人野心家和庸俗的小市民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描绘了法国社会许多阶层的生活和风貌,写下了资产阶级丑恶的发家史,而狄更斯的作品批判了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教育和伪善的慈善机构。这些1《一八四一,莱蒙托夫的诗》.《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128页.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62页.现实主义作品是封建制度溃灭、资产阶级上升和走向衰落过程的珍贵的艺术文献。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也有着不可克服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是不全面的,大部分作家只描写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小资产阶级同大资产阶级、贵族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作品中往往借助个人同社会的冲突表现出来,劳动群众反抗剥削压迫的斗争没有得到很好地反应,作家对劳动民众往往止于怜悯。现实主义作家在揭发社会罪恶时往往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过伦理道德的途径来解决社会问题,或提出一些社会改良的方案。西欧的多数作家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了改良主义思想,并由于或多或少地意识到社会改良的局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彷徨悲观情绪。但现实主义作家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他们塑造的正面人物多数是个人“英雄”,如好心肠的知识分子、“改好了的”资产者,也有社会上的“多余人”,以及温和驯良的“小人物”等。作家力求真实客观地再现现实,因此注重材料的积累,追求细节的真实,甚至人物外貌的逼真;重视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描写,作家摆脱了浪漫主义孤立描写个人遭际的模式,把各色人等深深植根于现实的社会环境,认为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物性格的发展以及他们的昀终命运。一方面把环境看作时代发展的标志和人赖以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舞台,另一方面又着意塑造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使他们成为某种特定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在他们身上显示了社会历史的盛衰。福楼拜“强迫自己深入事物的灵魂,建立在昀广泛的普遍上”,以写出解剖社会的典型。托尔斯泰反复探寻事件的意义,使形象昀大限度地反映社会的本质,塑造出富有概括意义的典型人物。为了对艺术作品中主人公的活动环境做出切合实际的社会分析,作家必须通过现实中有决定意义的、也就是典型的现象去认识和表现现实,这些现象客观地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社会成员的不同个性得到反映。任何艺术都不是、也不能照搬现实,它必然、也必须包括艺术家对现实的感受、虚构和想象。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斯丹达尔说:“一件艺术品永远是一个美的谎言罢了。”3巴尔扎克主张小说创作要像绘画那样综合截取,其实指的就是典型化的过程。后来别林斯基又提出“熟悉的陌生人”,精辟地阐述了典型所体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这样,典型原则在批判现实主义那里辨证地解决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现实主义作家以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目光全方位地反映了社会状况,既对封建复辟势力进行猛烈地抨击,揭示了资本主义终将取代封建统治的历史规律,又无情地批判了资产阶级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及其对人的灵魂的毒害。无论在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是对人性的开掘方面,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文本都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现实主义时期的艺术家们把自己的艺术创作与民族的命运、与整个人类的命运密切联系起来,尽管他们选用的题材、表现的手段、抒发的胸臆不尽相同。正是这种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关心人类命运的使命感,这种对传统观念、既定惯例的反抗行为,这种参与同腐朽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道德规范作斗争的勇气,使现实主义作家形成艺术创作的个性——这种个性是积极向上的,是精神饱满的。由此,现实主义在艺术中才获得纯真的自我。3伍蠡甫.欧洲文论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41页.
本文标题:浅论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0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