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02375运筹学基础的名词解释
运筹学基础的名词解释要点1.定性决策:基本上根据决策人员的主观经验,感觉或知识制定的决策。2.定量决策:借助于某些计量方法做出的决策。3.时间序列预测法:根据前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的方法。4.判断预测法:根据人们的判断进行预测的方法,也称定性预测法。5.指数平滑预测法: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一种预测方法。6.回归模型预测法:根据现有一系列数据的内在规律,建立回归模型,并按此模型进行预测。7.现实主义决策标准:在最乐观和最悲观的情况之间进行某中加权后,选择最好的方案。8.风险条件下的决策:根据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计算期望利润值,在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案。9.最小最大决策标准:决策者经常由于决策失误而使利润减少。选择最大遗憾值达到最小的方案,就是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标准。10.最小期望损失值标准:面对各种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损失值,选择期望损失值最小的方案。11.决策树:按照树的形式画出各种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按期望收益值最大的标准选择最好的方案。12.A,B,C分析法:将库存物品按存货台套的年需度价值,分为A,B,C三类,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进行分别管理。13.经济订货量:使库存总存货费用达到最低的最佳订货批量。14.再顶货点:每次再订货的时间,或存货低到什么水平时进行再订货。15.订货的前置时间:考虑到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差,为防止缺货而实施的订货提前期。16.安全库存量: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缺货现象而保持的额外库存量,也称保险库存量。17.线性规划:目标函数是线性的,约束条件是线性的,变量是非负的。18.单纯形法:通过数学的迭带过程,逐步求得最优解的过程。19.松弛变量:将约束条件中的不等式转化成等式而引入的辅助变量。20.改进路线:从某一空格开始所寻求的那一条企图改变原来运输方案的路线。21.改进指数:指循着改进路线,当货物的运输量做一个单位的变动时,会引起总运输费用的改变量。22.箭线式网路图:以箭线表示活动,以结点表示活动的开始或结束。23.计划评核术:对计划项目进行核算,评价,并选择最优方案的技术。24.关键路线法:在计划项目工作中抓住其中的关键路线进行计划安排的方法。25.三种时间估计:对作业时间按最乐观,最保守,最可能三种时间进行估计,在进行加权计算。26.结点时差:到达该结点的最迟时间与最早时间之差。27.活动总时差:进行该作业最多可以有的松弛时间。28.最小枝杈树:在一个连通的网络图中,将所有的结点连接起来且总长最短的线路,称为最小枝杈树。29.概率向量:各个元素均非负,且总和为一。30.概率矩阵:每一行都是概率向量的方阵。31.平衡概率矩阵:每个行向量都是同一概率向量的矩阵。32.马尔柯夫过程:一个初始的概率向量,在一连串的时刻经过一连串的转换,可获得一连串新的概率向量。33.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一定产量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增减而变化的成本。34.边际收益:指销售收入扣除可变成本后的剩余部分。35.模拟:针对实际系统,构造一个性能十分近似的实验模型,通过对这个模型的运行,获得实际系统的有关信息。36.蒙特卡洛法:利用随机数对实际系统进行随机观察抽样,通过对样本的观察统计,得到系统的参数值。37.随机变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取值的变量。38.离散随机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或一系列值的随机变量。39.随机数:在(0,1)区间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名词解释全部1.预测: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时间进行估计或判断。2.宏观经济预测:是指对整个国民经济范围的经济预测,如国民收入增长率微观经济预测:是指对单个经济实体的各项经济指标及其所涉及到国内外市场经济形势的预测,如市场需求。3.运筹学:缩写OR,是利用计划方法和有关多学科的要求。把复杂功能关系。表示成数学模型,其目的是通过定量分析为决策和揭露新问题提供数量根据。4.混合性决策:必须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才能制定的决策。5.科技预测:分为科学预测和技术预测。6.科学预测包括:科学发展趋势和发明等。7.技术预测包括:新技术发明可能应用的领域8.社会预测:研究社会发展有关的问题,如人口增长预测,社会购买心理的预测等。9.军事预测:研究与战争、军事有关的问题。10.定性预测:是指利用直观材料,依靠个人经验的主观判断和分析能力,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又称之为直观预测11.定量预测:根据历史数据和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预测事物的未来的方法。12.专家小组法:是在接受咨询的专家之间组成一个小组,面对面地进行讨论与磋商,最后对需要预测的课题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13.线段:两个关键结点之间的一个活动或两个关键结点之间的几个活动连续相接的连线。14.时间序列:就是将历史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字序列。15.时间序列分析法:又称外推法,就是根据预测对象的这些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加以处理,来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16.回归分析法: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因果法。就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它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17.一元线性回归:它是描述一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回归方程,又称单回归。18.多元线性回归:它是描述一个因变量与多个因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回归方程,又称复回归。19.决策:就是针对具有明确目标的决策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根据实际与可能,拟定多个可行方案,然后运用统一的标准,选定最佳方案的全过程。20.决策:从狭义方面来说,决策可以解释为对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作出抉择。广义的决策过程包括4个程序:明确决策项目的目的,寻求可行的方案,在诸可行方案中进行抉择,对选定的决策方案经过实施后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21.常规性决策:是例行的、重复性的决策。22.特殊性决策:是对特殊的、无先例可循的新问题的决策23.计划性决策:类似法治系统中的立法工作。国家或组织的方针政策以及较长计划等都可视为计划性决策的对象。24.控制性决策:是在执行方针政策或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需要作出的决策。25.混合决策:包含了定性和定量的决策因素的决策26.判断预测法:根据人们的判断进行预测的方法,也称定性预测法。27.指数平滑预测法: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一种预测方法。28.回归模型预测法:根据现有一系列数据的内在规律,建立回归模型,并按此模型进行预测。29.最小最大决策标准:决策者经常由于决策失误而使利润减少。选择最大遗憾值达到最小的方案,就是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标准。30.最小期望损失值标准:面对各种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损失值,选择期望损失值最小的方案。31.决策树:按照树的形式画出各种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按期望收益值最大的标准选择最好的方案。32.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在这种条件下,只存在一种自然状态。33.自然状态:按决策论的观点来说,就是指不是决策者所能控制的未来状态34.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一个以上的自然状态,而决策者不了解其他状态,甚至不完全了解如何把概率分配给自然状态35.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一个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是,决策者具有提供将概率值分配到每个可能状态的信息36.后悔值或遗憾值:在决策过程中,当某一种自然状态可能出现时,决策者必然首先要选择收益最大的方案,如果决策者由于失误未选取这一方案,而是选了其他方案,因而会感到遗憾而后悔,这两个的收益值之差叫遗憾值37.最大最小决策标准:可称为保守主义者的决策标准,采用这种决策标准,决策者比较谨慎小心。总是从未来的销售情况可能较差的状态考虑。然后在选择最优的可行方案、(悲观主义)(小中取大)38.最小最小遗憾值决策标准:也叫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标准。它运用计算遗憾值的逻辑原则,求得在不同的销售状态下选用不同的方案所能造成的遗憾值,然后在根据最小最大以后标准进行决策。选取最优方案。(大中取小)39.现实主义决策标准:也称折衷主义决策标准。所谓现实主义或折衷主义,就是说既不是从最乐观的角度。也不说从最保守的角度来估计未来可能出现才自然状态(在最乐观和最悲观的情况之间进行某中加权后,选择最好的方案。)40.目标函数:是指所关心的目标(某一变量)与相关的因素(某些变量)的函数关系。41.随机变量:具有各种不同数值的一个变量,这些不同数值是在一次随即试验中,作为各种结果之一而出现的42.ABC分析法:就是按各种存货台套或存货单元的年度需用价值,将它们分为A、B、C三类。43.再订货点:有两种含义,即什么时间为某项存货再订货?另一种是存货水平上的含义,即某项存货达到怎样的存量水平时,应再订货44.存货台套:它的英文原名为stockkeepinggunit,在某些企业中可以译成存货储备单元,简称存货单元45.订货费用:主要是企业自己拥有存货或保管存货所有承担的费用。主要包括投入储存货方面的资金利息。由于存货陈旧或样式过时而折损的费用,储存场地方面发生的费用。存业务费用,税金,保险费和盗窃损失等款项。46.经济订货量:(EOQ)是使总的存货费用达到最低的为某个存货台套货某个存货单元确定的最佳的订货量前置时间:也可称为订货提前期。即开始采购点到入库的时间。前置时间内的需求量:可称为订货提前期内的需求量。前置时间内某项存货台套货存货单元的使用量就是前置时间内的需求量47.(前置时间内某项存货台套或存货单元的使用量)48.缺货:是指仓库中已没有某项存货可以满足生产需要或销售需要时的状况49.安全库存量:也称为保险库存量。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缺货现象而保持的额外库存量50.线性规划:求一组变量的值,在满足一组约束条件下,求得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使决策目标达到最优51.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由美国数学家丹齐格教授在1947年首先发展去来的的。它是通过一种数学的迭代过程,逐步求得最优解的方法。52.松弛变量:将约束条件中的不等式转化成等式而引入的辅助变量。53.可行解:凡满足约束条件的解,均称为可行解。54.基解:若X1=0,X2=0时K1=80,K2=60,这也是一个特解,这个特解(0,0,80,60,),因所有的非基变量都等于0,又叫基解55.可行基解:基解满足非负极为可行基解56.最优解:使某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任一可行解,都称为该线性规划的一个最优解57.西北角法:求最初的运输方案时采用的一种方法58.阶石法:把数字格中的数字用圆圈圈上,再用虚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把各个圆圈联系起来,由圆圈和虚线所组成的图形很像一个台阶,这种解运输问题的方法叫阶石法59.闭合回路法:在寻求改进方案时,从WB格开始的改进路线画上运输图上,由于要保持行向与列向的平衡,从WB格开始,在同一行上或同一列上,必然一增一减,配对进行,最后仍然回到WB格,所以这是一条闭合路线,这种寻求改进方案的方法叫闭合回路法60.平衡运输问题:所有产地的总产量恰好与所有销地的总需求量相等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用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时,首先要找出一个初始方案,一般来讲,这个方案不会是最优的,还需要根据某种准则加以判别,并对初始方案进行调整、改进,一直到求出最优方案为止61.改进路线:就是指从某一个空格开始,所寻求的那一条企图改变原来的运输方案的路线62.改进指数:就是指循着改进路线,当货物的运输量作一个单位的变化时,会引起总运输费用的该变量网络图:又叫箭头图或统筹图,它是计划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内在逻辑关系的综合反映,是进行计划和计算的基础,是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结点:是箭线之间的交接点,用圆圈表示,结点指明某一项活动的开始或完成。63.线路:指从网络的始点开始,顺着箭线的方向,中间经过互相连接的节点和箭线,到网络终点为止的一条联线。64.箭线式网络图的线路:是指从网络的始点开始,顺着箭线的方向,中间经过互相连接的节点和箭线,到网络终点为止的一条联线。虚活动:虚设的活动,它不消耗资源,不占用时间65.时间优化:就是在人力、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基本上有保证的条件下,寻求最短的工程周期66.时间与资源优化:就是在合理利用资源的条件下,寻求最短的工程周期。67
本文标题:02375运筹学基础的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2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