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报告
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姓名_____学号_____院系_____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一引言等离子体是由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在整体上表现为近似电中性的电离气体。由于等离子体有着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它已广泛应用于能源、航空、表面处理及垃圾焚烧等领域。准确测量等离子体的参数,是各领域研究及应用的关键环节。在众多等离子体测量手段中,郎缪尔探针法被认为是最简便的一种方法。郎缪尔探针法由伸入等离子体内的导体作为探针向它施加电压,通过测定探针电流得到电流-电压(I-V)特性曲线,从而求得等离子体的参数。本文主要介绍了探针法的工作原理,利用探针法测量等离子体的一些主要参量,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二实验原理1等离子体定义及其物理特性等离子体是一种由等量正负电荷离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电离气体,其中正负电荷密度相等,整体上呈现电中性。等离子体可分为等温等离子体和不等温等离子体,一般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属不等温等离子体。描述等离子体的一些主要参量有电子温度Te、带电粒子密度、轴向电场强度EL、电子平均动能Ee、空间电位分布等。2气体放电原理气体放电可以采用多种能量激励形式,如直流、微波、射频等能量形式。其中直流放电因为结构简单、成本低而受到广泛应用。直流放电形成辉光等离子体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图1气体放电管工作原理图图2辉光放电的唯相结构示意图3稀薄气体产生的辉光放电本实验研究的是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是气体导电的一种形态。当放电管内的压强保持在10-102Pa时,在两电极上加高电压,就能观察到管内有放电现象。辉光分为明暗相间的8个区域,在管内两个电极间的光强、电位和场强分布如图2所示。正辉区是我们感兴趣的等离子区。其特征是:气体高度电离;电场强度很小,且沿轴向有恒定值。这使得其中带电粒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胜过它们的定向运动。所以它们基本上遵从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由其具体分布可得到一个相应的温度,即电子温度。但是,由于电子质量小,它在跟离子或原子作弹性碰撞时能量损失很小,所以电子的平均动能比其他粒子的大得多。这是一种非平衡状态。因此,虽然电子温度很高(约为105K),但放电气体的整体温度并不明显升高,放电管的玻璃壁并不软化。三等离子体诊断实验及数据处理测试等离子体的方法被称为诊断,它是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的重要部分。本实验采用的诊断方法为探针法。探针是封入等离子体中的一个小的金属电极,以放电管的阳极或阴极作为参考点,改变探针电位,测出相应的探针电流,得到探针电流与其电位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单探针法和双探针法。1)单探针法。单探针法实验原理图如图2.3-8所示。实验采用电脑化X-Y记录仪和等离子体实验辅助分析软件,测量伏安特性曲线,算出等离子体参量。微机内已安装数据采集软件以及等离子体实验辅助分析软件。接通仪器主机总电源、探针单元电源和放电单元电源,显示开关置“电压显示”,调节输出电压使之为300V以上,再把显示开关置“电流显示”,迅速按下并松开“高压触发”按钮,使放电管触发并正常放电。由于放电单元输出的是高压,应得所有的实验线路接好后才接通放电单元,一旦放电单元接通后,就不允再用手去碰任何电极,以免注意事项触电!随后将放电电流调到约90mA附近。将探针单元输出开关置“正向输出”,启动微机,运行电脑化X-Y记录仪数据采集软件,选择合适的量程。在接线板上选择合适的电阻1000Ω。将选择开关置“自动”,则探针电压输出扫描电压,当需要回零时,按“清零”按钮,电压又从零开始扫描。让函数记录仪自动记录单探针的U-I特性曲线,并将数据保存。将保存的数据导入分析软件Origin8.0中,绘出单探针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对该图的解释如下:图3单探针法伏安特性曲线及其局部放大在AB段,探针的负电位很大,电子受负电位的拒斥,而速度很慢的正离子被吸向探针,在探针周围形成正离子构成的空间电荷层,即所谓“正离子鞘”,它把探针电场屏蔽起来。等离子区中的正离子只能靠热运动穿过鞘层抵达探针,形成探针电流,所以AB段为正离子流,这个电流很小,如图3中的左图所示。过了B点,随着探针负电位减小,电场对电子的拒斥作用减弱,使一些快速电子能够克服电场拒斥作用,抵达探极,这些电子形成的电流抵消了部分正离子流,使探针电流逐渐下降,所以BC段为正离子流加电子流。到了C点,电子流刚好等于正离子流,互相抵消,使探针电流为零。此时探针电位就是悬浮电位Uf。继续减小探极电位绝对值,到达探极电子数比正离子数多得多,探极电流转为正向,并且迅速增大,所以CD段为电子流加离子流,以电子流为主。当探极电位UP和等离子体的空间电位Us相等时,正离子鞘消失,全部电子都能到达探极,这对应于曲线上的D点。此后电流达到饱和。如果Up进一步升高,探极周围的气体也被电离,使探极电流又迅速增大,甚至烧毁探针。由单探针法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可求得等离子体的一些主要参量。对于曲线的CD段,由于电子受到减速电位(Up-Us)的作用,只有能量比e(Up-Us)大的那部分电子能够到达探针。假定等离子区内电子的速度服从麦克斯韦分布,则减速电场中靠近探针表面处的电子密度en,按玻耳兹曼分布应为:e0e(U-U)nnexppsekT(1)式中0n为等离子区中的电子密度,Te为等离子区中的电子温度,k为玻耳兹曼常数。在电子平均速度为Ve时,在单位时间内落到表面积为S的探针上的电子数为:e1N4eenvS(2)将(1)式代入(2)式得探针上的电子电流:e0e()1Nexp4PSeeeUUnvSIkT(3)其中:0ee1I=nvSe4对(3)式取对数ps0eeeUeULnI=LnIkTkT其中:故:常数esokTeUIln常数epkTeUIln可见电子电流的对数和探针电位呈线性关系。作半对数曲线,如图2.3-4所示:图4单探针法U-LnI特性曲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曲线应截取于图3中的CD段,如果截取数据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多截取了超过CD的数据,则会导致较大的误差。图5所示正是这种数据截取不当的情况,可见U-LnI曲线在末端切线又出现了上扬的倾向(对比图5和),这在寻找第二切点的时候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如前所述,D点之后此后电流达到饱和,Up进一步升高则会导致探极周围的气体也被电离,使探极电流又迅速增大,因此必须将这段数据截除。图5U-LnI曲线末端放大由直线部分的斜率tg,可决定电子温度eT:peLnIetg=UkT根据实验数据绘得的图4可得tg0.544ee1160011600TKK2.1410Kktgtg0.52()=电子平均动能eE和平均速度ev分别为:19ee3EkT4.4410J25eee8kTv9.1010m/sm式中em为电子质量。由(4)式可求得等离子区中的电子密度:17300eeee4II2mn6.9810n/meSkTeSv式中0I为Up=Us时的电子电流,S为探针裸露在等离子区中的表面面积。2)双探针法。单探针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探针的电位要以放电管的阳极或阴极电位作为参考点,而且一部分放电电流会对探极电流有所贡献,造成探极电流过大和特性曲线失真。双探针法是在放电管中装两根探针,相隔一段距离L。熟悉了单探针法的理论后,对双探针的特性曲线是不难理解的。双探针法实验原理图如图2.3-11所示。实验方法与单探针法相同,同样可用逐点记录和用X-Y函数记录仪测量。值得注意的是双探针法探针电流比单探针小两个数量级,故要合理选择仪表量程。将保存的数据导入分析软件Origin8.0中,绘出双探针伏安特性曲线,如图6所示:图6双探针法伏安特性曲线对该图的解释如下:在坐标原点,如果两根探针之间没有电位差,它们各自得到的电流相等,所以外电流为零。然而,一般说来,由于两个探针所在的等离子体电位稍有不同,所以外加电压为零时,电流不是零。随着外加电压逐步增加,电流趋于饱和。最大电流是饱和离子电流s1I、s2I。根据实验数据绘得的图5可得:2s12s2I5.5610AI4.9610A双探针法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即流到系统的总电流决不可能大于饱和离子电流。这是因为流到系统的电子电流总是与相等的离子电流平衡。从而探针对等离子体的干扰大为减小。由双探针特性曲线,通过下式可求得电子温度eT:i1i2eU0i1i2IIedUTkI+IdI式中e为电子电荷,k为玻耳兹曼常数,ii1和ii2为流到探针1和2的正离子电流,它们由饱和离子流确定。U0dUdI是U=0附近伏安特性曲线斜率,实验测得其值为:U0dUdI42.4010由此可算得:4eT1.2810K电子密度en为:173see2IMn2.5210n/meSkT式中M是放电管所充气体的离子质量,S是两根探针的平均表面面积。sI是正离子饱和电流。四关于实验的几点思考1.比较本实验所用的等离子体诊断方法的优缺点。本实验采用单探针法和双探针法。单探针法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计算。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探针的电位要以放电管的阳极或阴极电位作为参考点,而且一部分放电电流会对探极电流有所贡献,电压易破坏气体的放电状态,造成探极电流过大和特性曲线失真。双探针法的原理是在单探针的基础上实现的,双探针法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即流到系统的总电流决不可能大于饱和离子电流。这是因为流到系统的电子电流总是与相等的离子电流平衡,从而探针对等离子体的干扰大为减小。双探针法的缺点在于不能反映出等离子体的空间电位。2.探针法对探针的要求。探针法对制作探针的材料有严格的要求。首先,即使实验采用的是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管内的温度也在310K以上,电子温度更是高达510K,所以必须保证探针材质本身在如此高温之下仍然能够正常且稳定工作,同时对等离子体放电状态的影响尽可能小;其次,由于等离子体放电管中的电流很小,这对探针材质的导电性提出了要求,及对电流的变化必须足够的灵敏,否则会导致测得的伏安曲线严重失真。此外,由于探针是金属材质,表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氧化层,对探针的灵敏度产生了较大的干扰,所以实验开始之前建议在探针上加上负高压,以清除探针表面的氧化层。最后,由于探针的几何外形关系探针的表面积S,进而影响实验测量计算的结果,因此尽量使探针具有平板形、圆柱形或者球形等较为对称的几何外形,以便于表面积的精确测量计算,乃至降低对等离子体放电状态的影响。通常选用金属钨制成的圆柱体或者极板作为探针,并在放电管内冲入少量惰性气体保证探针的正常工作。3.分析误差原因。本实验影响因素较多,从下面几方面分析:a)仪器误差: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采集的数据存在零点漂移现象,采集电路各部分都存在影响零点漂移的因素。可能会死由于环境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导致电路元器件的参数改变使得输出叠加了与被测量无关的信号。零点漂移影响数据的精确以及后续的数据处理。可采用提高硬件可靠性的办法减少零点漂移,但提高了实验成本。通常可运用一些数值计算方法过滤掉零点漂移的信号或者改进数据采集软件的算法达到减少零点漂移的目的。b)理论误差:在推导等温等离子体各参量表达式的过程中运用了一些假设,近似。虽然简化了推导,但无疑引入了一定的误差。此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c)个人误差:主要体现在数据截取(前文已说明),以及图上取点求切线斜率等方面,实验发现个人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很大,必须尽量减小,使个人误差控制可允许范围内。d)偶然误差:等离子体的性质决定了短时间内等离子体的电位就可能存在较明显的漂移,一旦测量时间较长就会导致测得的曲线失真。本实验采用的是软件记录,比起手动测量,一定程度上较少了漂移造成的影响,但是实验本身的可重复性仍然不佳,多次测量的结果可能有较大偏差,因此本实验只能精确到数量级。此外,数据计算中用到的各个参数本身也都有一定的误差,如探针面积,探针间距等,这些参数在工艺上能够很难做到极其的精确。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采用的探针法虽然简便,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很大的限制,如探针会千扰它周围的局域环境,且探针表面易受等离子体污染,使探针伏安
本文标题:《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4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