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二)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作者是()A.桑代克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2.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的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验法3.教师扮演的中心角色是()A.学者B.办事员C.教员D.权威人物4.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A.史莫克B.莫雷若C.加涅D.奥苏贝尔5.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A.泰勒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6.根据阿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即接收、反应、评价、组织和()A.价值的性格化B.非语言交流C.理解D.统合7.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儿童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是()A.思维阶段B.思维准备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感觉动作阶段8.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A.巴甫洛夫B.桑代克C.班杜拉D.斯金纳9.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A.刺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10.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格式塔学派D.认知心理学11.学习是动物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习是()A.奖惩的结果B.接受讲述C.获得事实材料D.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12.下列说法中不能反应学习迁移现象是()A.举一反三B.由表及里C.触类旁通D.由此及彼13.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A.活动定向B.内部语言C.有声的外部语言D.无声的外部语言14.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5.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是()A.字面理解B.解释的理解C.批判性的理解D.创造性的理解16.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是()A.没有关系的B.不能转化的C.可以转化的D.没有区别的17.一个学生对另一个蛮横学生不满,但却在并无过错的弱小学生或朋友身上发泄,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8.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9.在教学过程中若要了解学习的起点状况,一般采用()A.形成性评定B.总结性评定C.配置型评定D.发展性评定20.反映测验分数可靠性的指标,是测验的()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朱选均无分。21.根据班集体的性质,可将其分为()A.团结的班集体B.稳固的班集体C.临时的班集体D.散聚的班集体E.离散的班集体22.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时间促进学习”,所以他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安排程序教学,以便更有效地呈现与学习教材。其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A.小步子逻辑序列B.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C.及时反馈D.学生自定步调E.低的错误率23.对于各种特殊学生,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做到()A.复式教学B.正常的对待方式C.正确的态度D.积极的评价E.主动的操作24.在我国,一般习惯于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情意和人格的学习E.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2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和发展分期理论,2—7岁儿童认知有以下哪些特征()A.对同一问题,接收不同的观点B.能同时注意一个以上的因素C.逐渐能从记忆过去的经验到想象未来D.思考有不可逆袭性E.万物皆有生命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非正式学生群体27.学习目标28.广义的学习29.变式30.教学设计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32.简述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33.禀赋优异儿童的教育策略有哪些?34.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35.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以往规律。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13分,共25分)36.请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A】P8解析: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2.【C】P14解析: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的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3.【C】P36解析:教师扮演的中心角色是“教员”。4.【B】P31解析: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莫雷若。5.【A】P72解析: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泰勒。6.【A】P83解析:根据阿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即接收、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7.【A】P101解析:皮亚杰认知发展分期: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思维准备阶段--2岁至7岁;思维阶段--7岁至11岁;抽象思维阶段--11岁至15岁,第三阶段为思维阶段。8.【D】P141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斯金纳。9.【D】P195解析: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连接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多重识别联想学习、概念学习、原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故:最高层次的学习是问题解决学习。10.【C】P157解析:.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格式塔学派。11.【D】P122解析:学习是动物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12.【】P解析:出题问题。无答案。13.【D】P287解析: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无声的外部语言。14.【D】P297解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提出假设。15.【D】P268解析: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是解释的理解。16.【C】P343解析: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是可以转化的。17.【B】P310解析:移植是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18.【B】P409解析:场依存性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而场独立性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19.【C】P479解析:在教学过程中若要了解学习的起点状况,一般采用配置型评价。20.【B】P480解析:效度:真实性、正确性。信度:可靠性。难度:难易程度。区分度:鉴别水平程度。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朱选均无分。21.【ADE】P26解析:根据班集体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团结的班集体;散聚的班集体;离散的班集体。22.【ABCDE】P156解析:斯金纳程序教学基本原则:小步子逻辑序列;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低的错误率。23.【BCDE】P403解析: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做到:正常的对待方式;正确的态度;积极的评价;主动的操作。24.【ABCE】P130解析:一般习惯于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25.【CDE】P101解析: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和发展分期理论,2—7岁儿童认知具有:逐渐能从记忆过去的经验到想象未来;思考有不可逆袭性;万物皆有生命等特征。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非正式学生群体:(P28)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校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27.学习目标:(P71)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28.广义的学习:(P108)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的暂时状态(如疲劳、药物反应等)来解释的。29.变式:(P270)就是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的呈现形式,以便吐出事物的本质特征。30.教学设计:(P433)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P40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关于教师期待的研究证实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年龄较小的学生更易受到期望的影响。32.简述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P312(1)尽量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2)一经出现,尽量制止这些行为的继续;(3)坚强对不良行为相反的优良行为的倡导;(4)不良行为的发生应受到适度的惩罚。33.禀赋优异儿童的教育策略有哪些?P397(1)加速制教学策略;(2)充实制教学策略;(3)特殊班制教学策略。34.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P358(1)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2)在观察前要做好相关知识的成分准备,并订出周密的计划;(3)有计划有系统地训练观察技能和方法;(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5)利用一切机会,多参与实践活动;(6)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35.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以往规律。P22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有关保持进程的研究,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13分,共25分)36.请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P304(1)发展发散性思维;(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适当阐述)3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P221(1)合理地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阐述)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7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