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当代大学生心中的小康社会
我心目中的全面小康社会一直觉得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现代社会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作为饱受争议的90后,我们在生命的前20年深切的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点滴进步过程。也许我们不是最早并且最直接见证78年改革开放后社会变化的一代人,但是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确实是感受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科学技术,经济生活,素质教育都飞速发展的幸运的一代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脑海中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小康”承载着民众对对于美好生活最朴素的追求与向往;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升华,现实中更是赋予了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建设小康社会就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一个跨世纪的理想和行动目标。经过近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现阶段是我国进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关键阶段。社会是每个人的缩影,作为有着无限创新能力的90后的我们,全面小康社会在我心目中的缩影是无限美好的想象,期待着梦想成真的那一天。我心目中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里,“全面小康社会”既有“物”的标准,也有人的标准,既有有形的指标,又有无形的指标,其维度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具体体现在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养老、娱乐、旅游、生态、政治参与等方方面面。一、衣食住行。我心目中“小康”生活,就是吃的更安全、住的更宽敞、行的更方便,后顾之忧更少。天更蓝、水更清、气更洁,一派和谐盛世的局面。全面小康的社会应该是物质方面可以达到一个基本富足的状态。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面”横向来看是每个人生活各个方面的全面小康,纵向来看是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全面升级。所以我认为全面小康社会不会再出现因为贫穷而露宿街头,因为饥饿而毫无生气的人。也不会出现频繁的实物中毒现象,不会出现高峰时期交通的拥堵的现象。二、生活环境。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这些与我们的健康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真正的影响着我们的幸福生活。就目前形势来看,我认为未来环境问题是制约中国发展和困扰百姓生活的重要障碍,因此,空气污染(雾霾)、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是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准。此外,交通工具多元化,城市拥堵和过节时期交通工具拥挤等到有效解决也是全面小康社会所期待的。三、医疗教育以及社会服务方面。相比于现在的中国情况,我认为全面小康社会教育水平应该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先进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另外医疗水平也会有较大的进步,起码现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医疗纠纷事件应该会大大降低。人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寿命在75岁以上,医疗水平提升,大部分人能看得起病等。贫富差距逐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实现相对平衡,地域歧视要消灭;社区服务功能完善,有方便的阅览室;旅游装备齐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出发去旅游;邻里关系好,家庭和睦。四、政治生活方面。公民能够真正地享有并执行自己的权利,现在正在透明化的政府工作可以更加的贴近老百姓,适度的让普通群众也参与到部分的政府工作中,真正的做到大家共同建立的全面小康社会。另外,法律也将更加严格和完善,能够让人们通过法律手段真正的解决生活中的矛盾。五、文化生活方面。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本,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也不应该忘记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让形象力巨大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加普及开来,影响更多的人在文化的力量下发挥自己的微薄之力建设这个美好的社会。六、对外发展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和协作也会相应的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认为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会更加的开放和国际化,我们会拥有国际化的视野。也许会出现更多的中外合作的集团和公司,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与国外同行开展交流与合作。对于实现梦想中的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还需要做的有许多许多。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正处于学校与社会的连接之处,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原来书本上介绍的社会生活。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志愿活动,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并有限的参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
本文标题:当代大学生心中的小康社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9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