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自然辩证法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体系构造、与科技学科的关系?答:学科定位: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①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②它是一个学科群,是包括许多科学的大口袋。③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的科学哲学。④它是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桥梁。⑤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⑥它是具有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体系构成:“四大块”--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技观、科技政策;在自然观方面,系统科学和横断科学的发展,催生出系统自然观,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念,它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在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方面,依据“实践第一”的观点,从科学与技术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角度入手,深入地阐明了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科学技术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建构,特别是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问题。与现代科技的关系:各有侧重、双向互动、相辅相成、与时俱进;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发展及历史渊源,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答: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辩证法哲学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创立,强调运动发展变化,思想素材丰富(2)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博大精深,是马列哲学的直接来源(3)马恩共同创立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注重经济学和社会历史哲学,恩格斯钻研自然辩证法和革命策略,《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20世纪初,列宁撰写《唯物主义与经验批评主义》,捍卫唯物辩证法。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1、新文化运动中,掀起科学、民主思潮2、30年代自然辩证法传入中国,国统区和延安都有传播3、50年代以后,自然辩证法成为显学,成为中国科技政策基石4、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自然辩证法得到重大发展第二章马恩创立自然辩证法1.古代唯物辩证法自然观,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比较分析答:古希腊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核心观念是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思维特征是,缺少科学实验和分析,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成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异曲同工。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自然观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体悟。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元气等学说深受辩证法思想浸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深远。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①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②一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③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④自然界、宇宙被设想成一种不是能动的实在,而是一架处于自然之外的神灵操纵的庞大机器。⑤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人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不同的存在者。利:(1)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因而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把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弊:(1)形而上学性,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事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2)主张用牛顿力学规律去解释自然,导致了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存在的机械决定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第三章自然界的运动、联系和发展1.运动、发展和联系的自然观念,及其近现代科学依据(案例题)答:自然观念:(1)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任何物质形态都处于不停顿的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进化和退化、前进和后退、向上和向下、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2)自然界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物质系统都是在大量偶然的随机因素中发展着,这个发展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偶然性减少的进化过程,在另外的条件下则表现为必然性减少的退化过程。(3)自然界经历着进化和退化相统一的真正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些事物瓦解、另一些事物涌现的真正历史。近代科学的依据: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上。1.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时空和物质及其运动、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2.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打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3.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4.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待自然界,提供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5.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6.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和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中。2.进化-退化的辩证关系,(注意,进化是有条件的)(可能会考)答:(1)自然界是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进化和退化都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具有辩证关系。①对立性:有质的区别,物质基础、发生条件、发展方向截然不同;进化是指物质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演化过程和趋势。退化是指物质系统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演化过程和趋势。②统一性:都是物质客观属性,相互包含、共生依存、融合交替、此起彼伏;以进化为主的过程往往内在地包含着退化,同样,以退化为主的过程也常常包含着进化;进化和退化常常是同时存在和同步发生,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进化与退化可相互转化。(2)进化是有条件的:①产生有序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②涨落和突变是产生有序状态的条件;③正反馈推动系统走向有序;④形成有序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纯属的相互作用;⑤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第四章人与自然(重点,考试分量重)1.人类是如何超越自然界的?答:(1)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出现了人类,就产生了人类生态系统。而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生产,向自然界索取满足自身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2)在原始社会,人类认识水平、实践能力都相当有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多的表现为受制于自然,自然是自然的自然,人是使用简单工具的人。(3)在农业社会,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发生了转变,人类逐渐由“敬畏自然”的态度转变为“征服自然”,自然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4)进入20世纪,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我意思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发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2、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化解和摆脱这种危机?答:形成原因: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的生态危机问题。其主要根由是传统的发展模式,这种增长模式以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核心内容,但由于它把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就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失衡,又把这种发展模式外化为消费主义,其显著特点是消费至上,一方面浪费大量物质资源,另一方面又以纵欲主义精神推动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当经济增长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时,最终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化解方法:(1)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摒弃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谐绿色发展。(2)科技手段。将科学技术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加强涉及生活生产中环境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为生态平衡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3)法制手段。只有对破坏者绳之以法,依法惩治,才能最大量地遏制人们的失范行为。(4)道德行为。通过道德评价来约束其个人行为,以伦理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3.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说明谋求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答:纵观古今可知,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古代—人类被迫屈服自然,近代—人类力求征服自然,现代—人类屡遭自然惩罚,当代—人类力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基于这一演化阶段,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理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社会,在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安康。尤其是在当今环境、能源、粮食等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下,我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是非常必要的。①首先,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际社会环境保护战略演变的重大成果。20世纪的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工业的发展却又严重地干扰了生态系统,破换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②其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构比发达国家要紧张得多,资源匮乏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③.最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求生态文明。第五章科学认识与科学价值(五到八章是考试重点)1.科学认识的基本特性答:科学认识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特征:①.可检验性:科学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与客观实在的过程和现象相联系,它的具体命题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在科学知识中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神秘的东西。②.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力求做到完整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客观属性,虽然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必须有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以防止片面性和僵化。零散的知识堆集在一起不能成为科学。③.主体际性:科学知识具有客观真理性,它的基本概念反映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基本定律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2.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答:当代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精神、科学观念以及科学方法的改变和改善。其三者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科学精神的提倡,科学观念的改变,科学方法的改善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三者的进步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的精神和观念以求真务实、尊重实践、崇尚理性、开拓创新为灵魂,推动着人们价值观的重塑和思维方式的更新。4.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3、两种科学价值观的分析对比答:(1)科学价值中立说认为,科学是关于各种事物是怎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知识,属于“是什么”的问题。价值是关于人们行为的目的,属于“应当怎样”的问题。科学追求真理,价值追求功利。(2)科学负载价值说认为,在理论方面,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其过程的规律性,使人们从迷信中解放出来;在实践方面,应用科学认识去改造自然,使人们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获得自由。第六章科学理
本文标题:自然辩证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29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