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ppt
1第三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也就是45度线模型•这是高度简化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23.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两部门经济(居民户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投资)•没有供给限制(存在资源闲置,物价不变,这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投资为一常数:I=I0,即企业自主决定投资,不受利率和产量变动的影响33.2.1总供给与总产出(1)•“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理论概念,有必要把它们转换为统计概念,在总供求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系。•具体地说,在总供给/总需求这两个理论概念与总产出/总支出这两个宏观统计指标之间建立起联系。43.2.1总供给与总产出(2)•总产出或总收入从产出和收入角度反应了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供给)的总量,表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可以把总产出定义为:•Y≡Yd•其中:Y为总产出;Yd为收入(实际上是可支配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由于没有税收,要素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则:Yd=C+S•所以总产出=总供给=Yd=C+S53.2.2总需求与总支出•总支出是经济中用于新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是总需求统计指标。•简单模型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总支出(AE)为家庭消费(C)、厂商投资(I):AE≡C+I63.2.3总支出决定总产出•总产出与总支出不一致导致总量失衡问题。如果总产出方面因为外生供给冲击(shock)下降(如地震、罢工),原先支出和消费水平无法维持。但我们这里假定没有供给限制,所以供给方面不存在问题(注意供给没有限制的假设)。•如果消费或投资下降,即支出环节发生“漏泻”(leakage),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导致经济运行困难•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出。•这样,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归结为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Y=AE=C+S=C+I即:I=S7450ISIS图中纵轴表示支出,横轴表示产出450线上任何一点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I=SYEAEBOYdI=S注意:这里的储蓄和投资是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只有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相等,宏观经济才达到均衡。支出收入83.3.1消费函数(1)•均衡条条件:I=S中,I已经被被假定为常数,均衡与否关键取决于S。•均衡条件中的意愿储蓄S≡Yd-C,则知道消费,就知道储蓄。•与微观经济学中强调消费需求受价格影响不同,决定总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宏观经济学消费函数表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93.3.1消费函数(2)•现期收入决定消费?还是现期收入与对未来收入预期同时决定现期消费?如果说未来收入会对当期消费发生作用,消费者怎样判断未来收入水平?•有关假说如凯恩斯(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incomehypothesis)、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生命周期假说(或终身收入假说)(lifecyclehypothesis)、弗里德曼(Friedman)的恒常收入假说(permanentincomehypothesis)假说等。103.3.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现期收入决定消费:C=C(Yd)•平均消费倾向:APC=C/Yd•边际消费倾向:MPC=ΔC/ΔYd•如果收入和消费增量极小时:450YCC=C(Yd)消费曲线YCAPC113.3.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实际收入指现期、实际、绝对收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零小于一。•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也递减。123.3.3线性消费函数(1)•最简单处理办法:(1)现期收入决定消费;(2)收入消费之间关系是线性的。•C=a+bYd(a0,0b1)•C是消费总量,Yd是居民可支配收入,a和b是系数。这是试图解释消费行为的方程,称为结构方程(structuralfunction)或行为方程(behavioralfunction)。•斜率表示收入变化一个单位带来的消费变动量,称为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ofconsumption:MPC)。133.3.3线性消费函数(2)•APC=a/Yd+b•MPC=b在图中表现为斜率a是基本消费部分(自发性消费)大于零。C=a+bYdoYC450a143.3.3线性消费函数(3)•MPC和APC的比较•假定消费函数为:c=200+0.8Y单位:元yc△y△cMPCAPC800840--1.05100010002001600.81.0120011602001600.80.97140013202001600.80.94160014802001600.80.93180016402001600.80.91153.3.3线性消费函数(4)存在自发性消费a,a为一给定常数边际消费倾向为b,1b0,是一个常数。平均消费倾向APC=C/Yd=a/Yd+b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边际消费倾向。16消费函数之谜•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线性消费函数(C=a+bYd)在短期内得到现实的验证。但是,在库兹涅茨对1869-1938年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C=bYd,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17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下降。但是,如果随着收入的提高,同时发生消费曲线上移,则平均消费倾向会保持不变。•自发性消费增加的原因:–长期内收入提高,居民财富增加–人口在长期内有农村移向城市,城市消费倾向高于农村–老年人收入下降,但支出下降较少,会使消费倾向不变甚至提高–必需品范围扩大,档次提高。使自发性消费支出提高18消费函数之谜sC1=a+bYdsC2=a+Δa+bYdC=bYdaa+Δa19相对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利(J.S.Duesenberry)认为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相对收入的两层含义–某家庭或消费集团相对于其他家庭和消费集团,总收入分配中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示范效应)•收入水平整体提高,认为富裕程度未变,收入中相同份额用于支出•收入下降,会由于攀比性而不减少消费支出–过去的高峰收入会对当期消费产生影响。收入提高,支出提高;收入下降,支出下降有限或不下降。(棘轮效应)20相对收入假说•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消费行为。其核心理论是“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相对收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J·S·杜森贝利提出来的。该理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两个相对收入假设中。第一个相对收入假设认为,一个家庭的消费,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绝对收入水平,还取决于该家庭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或者取决于该家庭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即该家庭的相对收入。这是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21终身收入假说•又叫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认为支出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入,则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等。•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劳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假设条件:–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不考虑价格变动–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22终身收入假说•基本结论:C=aWR+cYL•其中,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在一生中的收入将会有规律地波动。一般来说,个人收入在生命的早期与末期较低,而在生命的中期较高。为了在一生中维持一个稳定的并略趋于上升的消费水平,人们会将一生的预期收入合理地分配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在生命的早期,消费大于收入,人们靠借贷来维持消费水平;在生命的中期,收入大于消费,其剩余部分用于偿还生命早期的债务或储蓄起来留作养老;在生命的末期,消费大于收入,其差额动用壮年时期的储蓄来弥23恒常收入假说•即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与莫迪利安尼相似,弗里德曼(M.Friedman)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长期收入水平,并提出了估算长期收入的估算方法。•认为短期内收入经常变动,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而是呈现出“惯性”。收入提高时,消费只是小幅提高;收入下降时,消费只是小幅下降。24恒常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家庭消费主要取决于它的持久收入,而不是它的现期收入。多数家庭希望在长期内保持消费水平的相对稳定。家庭收入可以分为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持久收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可以维持的收入。它包含着家庭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暂时收入指偶然变动的意料之外的收入,它可能是正值,如意外获得的奖金;也可能是负值,如偶然失窃造成的损失。家庭任一年可观察到的收入可以大于持久收入(暂时收入大于零),也可以小于持久收入(暂时收入小于零)。与家庭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相对应,家庭消费也可以分为持久消费和暂时消费。持久消费指家庭在长期计划中确定的正常消费。暂时消费指计划之外的偶然的消费。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取决于家庭在正常消费基础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消费。任何时期内,家庭消费等于持久消费与暂时消费的和。25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263.3.5储蓄函数居民户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以后剩下来的部分就是储蓄。由于储蓄与消费具有互补性,故一切影响消费的因素也都会同时影响储蓄。在分析消费函数时,既然已经撇开了其他因素,假定消费唯一地取决于可支配收入,那么,储蓄也就唯一地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储蓄函数,其形式为:27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储蓄与可支配收入间的关系•S=S(Yd)•平均储蓄倾向:APS=S/Yd•边际储蓄倾向:MPS=ΔS/ΔYd•线性储蓄函数:•S=Yd-C=Yd-(a+bYd)•S=-a+(1-b)Yd储蓄倾向有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两种。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等于储蓄除以可支配收入。如果用APS表示平均储蓄倾向,则有:APS=S/Yd对于线性储蓄函数,可得:APS=(-a/Yd)+(1-b)显然,随着可支配收入28二者关系:(1)C+S=Yd(2)因为Yd=C+S则1=C/Yd+S/Yd即:APC+APC=1(3)因为ΔYd=ΔC+ΔS则1=ΔC/ΔYd+ΔS/ΔY即:MPC+MPS=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a-aCSYΔYdΔcC=a+bYdS=-a+(1-b)YdYdO45029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储蓄倾向与消费倾向有密切的关系:第一、平均储蓄倾向的递增对应着平均消费倾向的递减。第二、平均储蓄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之和等于1。C+S=YdAPS+APC=S/Yd+C/Yd=1第三,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等于1。注意:以上分析的是居民户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及其相互关系。宏观经济学关心的是整个社会的消费函数,即社会总消费与总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居民户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要从所有居民户的消费函数中求得社会消费函数,还必须考虑以下一些因素。第一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法则,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303.4.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基本说明: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假定收入由总需求一方决定。所以,为了说明均衡收入的决定,首先就必须说明总需求本身。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中的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如果一开始就讨论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过程,表面上看来,至少需要研究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出口X和进口M五个因素,比较复杂。为了简化分析
本文标题: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5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