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西昆体: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惟演。此派诗作的内容大多是馆阁生涯的吟咏,以咏物、咏史、拟古为主要题材,是当时盛世雍容堂皇气象的点缀,虽也有托古讽今之作,但多数作品贫弱苍白,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此派诗人师承李商隐,却缺乏李诗的深思挚情,追求用典精巧,属对精工,词采藻丽,音节谐婉。西昆体以华丽典雅的作风取代了白体、晚唐体的冲淡和瘦硬,使宋初以来的诗风发生了显著变化而风靡一时,同时它的雕琢浮艳与模仿痕迹过重,也受到一些抨击。2、晚唐体: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效法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人,由于宋人常把二人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称为“晚唐体”。此派诗人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好以自然意向入诗,并以此抒发清苦幽僻的情怀,境界偏于纤小、狭窄,缺乏深刻的现实性。晚唐体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专学贾、姚苦吟一路的九僧,喜好锤炼字句,大多以精炼的五律写幽情僻景,无论题材、风格皆狭小细碎;一类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诗人,在苦吟中加入了闲吟,潘诗清丽孤峭,魏诗清淡野逸,都有独到之处;比较特殊的是寇准,他是晚唐体中唯一位至宰辅的达官,也是此派的盟主,诗作意境清寒,含思凄婉。3、王荆公体:王安石后期的诗作以写景抒情的近体诗为主,这些诗巧于构图,善用色彩,体物细腻,兴象玲珑,同时又重视技巧、法度,讲究才学、用典,注意造语用字,这些诗作往往是通过人工的巧妙安排而达到唐诗浑然天成之境界的,因而一方面深得唐人风味,一方面又带有宋人习气,其审美价值取向影响了后来的江西诗派。人们通常把这些精工巧丽,圆融华妙的小诗称为“王荆公体”(因他曾被封荆国公),亦称“半山体”(因他自号半山)。代表作品有《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4、江西诗派:由宋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此派诗人并非都是江西人,只是他们都师法江西黄庭坚,故以江西称派。宋末元初的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又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之说,此派诗人主张以杜甫为宗,诗作也或浅或深地受到黄庭坚的影响,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都比较接近。他们过分强调形式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律、险韵,形成一种生新瘦硬、奇峭艰涩的诗风。江西诗派是两宋之交最为流行、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其影响甚至远及晚清宋诗派。5、爱国词派:南宋中叶的词坛,在金辽对峙的局面下,受辛弃疾的影响,形成的一个继承苏、辛词风,词作感情激越,词情慷慨,语言通畅,词风粗犷,叙事议论,明指直陈,抒发爱国激情的词派。代表作家是陈亮、刘过,并一直延续到南宋后期的刘克庄、宋末的刘辰翁等人。6、格律词派:南宋苟安,一些词家逃避现实,学习周邦彦,专在词的艺术技巧上下功夫,刻意求工,重视声律,讲究辞藻,形成了词史上的格律词派。从词史的角度看,格律词派产生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客观上,是格律词派不满辛派词人的豪放叫嚣,矫枉过正。主观上,是姜夔等人没有苏辛的政治地位和胸襟气度,他们不满社会现实而又不敢正视,于是走上了钻研声韵,探讨技巧的道路,在词的格律技巧上有着重要的贡献。格律词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是姜夔,其他还有吴文英、周密、张炎、王沂孙等人。7、四灵诗派:四灵是指南宋后期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因个人的字号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故称“永嘉四灵”。他们彼此兴趣相投,诗风大体相近,又称“四灵诗派”。四灵论诗贬斥江西而取法晚唐,尤其崇尚贾岛、姚合。内容上较为单薄,多以抒发个人胸臆、吟咏田园、流连山水为主,很少有关注现实的作品。艺术上精雕细琢,极少用典,多用白描,诗风偏于野逸清瘦。永嘉四灵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江西诗派末流的弊病、抵制了理学诗的泛滥,并成为江湖诗派的先驱。但因取径太狭,格局较小,终不免破碎尖酸之病。代表作品有赵师秀的《约客》、翁卷的《乡村四月》。8、江湖诗派:南宋后期,杭州书商陈起将当时一大批诗人的诗作陆续以《江湖集》的名义刊行,其中的创作主体也大都是功名不遂而浪迹江湖的下层文人,江湖诗派由此而得名。此派是一个没有组织、比较自由松散的作家群体,只是具有大致相似的创作倾向。较之于四灵诗派,他们师法广泛,风格多样,格局稍为开阔,题材来源比较丰富,既有歌功颂德的干谒酬唱、叹老嗟卑的个人抒怀,也有清新工丽的写景诗、豪宕磊落的爱国诗。代表作家有刘克庄、戴复古、刘过、方岳。9、元曲:在元代文学中,大放异彩的是元曲。它包括叙事体的杂剧和抒情体的散曲,因二者皆以曲辞为主合乐歌唱,故统称为曲。元曲一向与唐诗、宋词并举,为元代文学主流,是一代文学代表,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光辉。10、元杂剧:在元曲中,成就更为辉煌的是杂剧,它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也是元代文学最高峰标志。元杂剧是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把唱、念、科、舞等艺术结合起来表演故事,并用北曲演唱的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11、散曲:散曲是与剧曲相对而言的,它是金元时期北方兴起的可合乐歌唱的一种新型抒情诗体,在元代又被称为“乐府”。散曲突破了传统的诗歌审美意识的窠臼,其表现手法大多是铺陈白描,形式自由灵活,语言通俗流利,风格泼辣明快,显示出强大的艺术活力。在体式上,散曲大体上可以分为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带过曲。12、话本:在元曲大力发展的同时,通俗文学的另一重要样式—白话小说在元代继续盛行。在继承唐宋以来“说话”伎艺的基础上,元代话本小说的创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于元代话本与宋代话本之间区别甚微,很难确指,又往往有前人创作后人再加工润色等情况,所以一般统称为“宋元话本”。13、南戏:南戏是指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最早起源于浙江温州一带,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戏文的体制结构要灵活自由得多。南戏曲调,主要来自民间市井流行的各种歌曲,没有规定出宫调,曲牌的运用比较随便,根据剧情的需要自由掌握。剧本常以人物上场、下场分成若干段落,每一段落即为一场。一般剧本有三四十场,也有长达五六十场的。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唱歌。这种体制便于作者根据剧中人物停留场上的时间灵活安排场次。戏剧结构具有时、空转换的灵活性。著名的南戏有高明的《琵琶记和《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14、四大南戏:“四大南戏”或称“四大传奇”,是指原出自宋元民间书会之间,后经文人修改润色而流传下来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四部南戏剧本,习惯上简记作“荆、刘、拜、杀”。15、小令:小令又叫叶儿,是以一支曲牌为独立单位的散曲,它是散曲的基本单位,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除单支曲牌的小令之外,它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16、套数:套数又叫散套、套曲,是由两支以上属于同一宫调的单曲联缀而成的一个完整的组曲,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17、元诗四大家:元代中期,朝廷统治日趋稳定,社会文化进一步“汉化”,在这样背景下,诗文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等所谓的“元诗四大家”是此期最为活跃的诗人。他们身为台阁文臣,生活视野较为狭窄,诗作多承平之声与盛世之音,典型地体现出平和雅正的时代风气。四大家虽然诗风各异,但都以唐为宗,在艺术上也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即讲求法度,形式工整,措辞典雅,同时也消解了诗歌对社会、政治的批判功能。18、铁崖体:杨维桢是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他的诗擅名一时,颇有特色,融汇了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李贺等诗人的长处,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以纵横奇诡、穠丽妖冶为其风格,以雄奇飞动、充满力度感为其特征,在当时诗坛令人耳目一新,时人称为“铁崖体”(亦称“铁体”)。其诗有意不蹈袭前人法则,常能言人之不敢言,有力地矫正了元代中期缺乏生气、委琐靡弱的诗风,但他过于逞才使气,专务新奇,不免失之怪诞晦涩。最能体现“铁崖体”特色的,是他的乐府诗。代表作品有《题苏武牧羊图》、《鸿门会》。19、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宋代诗文革新,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这场文学运动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宋代立国,一些文人,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的“文从字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后来以范仲淹等人为代表,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警时鼓众”、“补世救失”,使运动形成高潮。最后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欧阳修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20、婉约派: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重要的文学流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豪放派: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21、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作家中享有巨大声誉,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在苏轼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是苏轼本人。22、易安体: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它的特征主要有以寻常语入词、“易安体”凄婉悲怆的格调、“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23、辛派词人:辛派词人.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中兴四大诗人(南渡四大家):在南末前期的诗人中,杨万里略晚于陈与义等诗人。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或“南渡四大家”。24、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因为抗金名将张浚曾以“正心诚意”勉励过他,光宗皇帝又亲书“诚斋”二字赐之。这样“诚斋”不但表现了他在学习上的“正心诚意”,而且还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真心诚意”,有深刻的寓意。其创作平易自然、清新活泼的诗体,时人号为“诚斋体”。“诚斋体”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善于敏锐地发现与迅速地把握自然万物和日常生活中常人难以发现的或容易忽视的富有情趣与美感的景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意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四灵派:南宋诗歌流派之一。南宋中叶,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诗人徐照(字灵辉)、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诗风一致,每个人的字号中又都有一个“灵”字,故时人称为“永嘉四灵”。
本文标题: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4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