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嵊州位于位于浙东丘陵中部,曹娥江上游,其中间部分四面环山,中间低平,称嵊州盆地。整个地势自西向东北倾斜。境内地貌层次分明,主要分河谷平原和低山丘陵两部分。嵊州市年平均气温16.4℃,1月平均气温4.2℃,7月平均气温28.6℃。年平均降水量1446.8毫米,日照1988小时,无霜期235天。因此嵊州的山地和年降水量均较多,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还会受到台风的侵袭,伴随的崩塌灾害也就不稀奇了。我先来简单描述一下关于崩塌的一些基本知识。崩塌的性质和特点:崩塌是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根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崩塌的规模大到数亿方(山崩),小到数十立方厘米(落石),崩落距离可达数千米。崩塌下落后,崩塌体各部分相对位置完全打乱,大小混杂,形成较大石块翻滚较远的倒石堆。崩塌的诱发因素及其成灾机制:A.诱发因素:(1)地震。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诱发坡体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2)融雪、降雨特别是大暴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3)地表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边脚,也能诱发崩塌。(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崩塌活动。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冻胀、昼夜温度变化等也会诱发崩塌。分析:根据以上的诱发因素结合嵊州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嵊州崩塌的诱发因素主要是降雨、地表冲刷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地震在嵊州发生的几率十分的微小,所以可以不考虑。上面提到,嵊州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多,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夏季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带来大的暴雨。因此,大的降雨为嵊州崩塌的形成提供了气候条件。此外,嵊州很多的地方都还在开发和建设,如去年刚刚改建完成的104国道,就开辟了三个隧道,施工期间的山地破坏可想而知。由于嵊州四围环山,边缘的城镇依山而建,人为的开辟山路,开挖坡脚也容易诱发崩塌。B地质条件:(1)岩土类型。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变质岩及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的碳酸盐岩(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石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结构密实的黄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岩崩,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往往以坠落和剥落为主。(2)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层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体(山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的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乎平行的陡倾角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的形成。(3)地形地貌。江、河、湖(岸)、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及各类人工边坡都是有利于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45度的高陡边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三个条件,又通称为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崩塌具有多发性的特点,即发生过崩塌的地方,仍可能再次发生崩塌。分析:嵊州市蠕变破坏的玄武岩台地滑坡分布较广,玄武岩作为火成岩的一种,岩性坚硬,易形成较大规模的崩塌。至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具体在案例内进行分析。嵊州市崩塌特征截至2007年底,嵊州市共查明崩塌地质灾害22处,规模均为小型,一般方量在数方至百余方,主要发育在县乡村级公路边及村名屋后,为修建公路、房屋开挖斜坡,形成的高陡边坡,边坡坡面、坡顶岩体破碎或松散层厚度大,岩土体发生塌落。在无人工改造的山坡、坡顶局部受地质构造、岩体性质影响,也易形成危岩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崩塌,危害下部建筑及人员安全。嵊州市的长乐镇、通源乡、雅璜乡、里南乡、贵门乡等西北部山区的斜坡区分布有大面积的危岩体,同时在山区开展康庄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开挖山体形成高陡边坡,这些地带也分布较多的崩塌隐患。嵊州崩塌案例分析我查阅了近期的嵊州崩塌的资料,发现在2009年和2010年嵊州发生了两起较严重的崩塌事故。事故一:2009年8月15日上午9:15左右,104国道嵊州市三界镇清风桥地段(1575KM+900M)发生山体岩质滑坡,下滑土石约1.5万多立方米,造成104国道中断,事故造成一人轻伤。这次的崩塌事故的诱发因素是由于台风“莫拉克”带来的连续几天的强降雨。事发上午两小时内降水量高达67毫米左右,由于泥土大量吸水,发生边坡失稳,导致岩体沿裂隙面下滑,造成崩塌。(图1、图2、图3)图1崩塌后的裸露的岩体图2现场挖掘机在清理掉落的岩块图3被岩石覆盖的清风桥和被清理出的道路分析:由图1可见,山坡的节理明显,裂隙较多,岩体松散,植被覆盖少。崩塌发生的山坡的坡度明显超过了45度。除此之外,事故发生在104国道边的山坡,国道一边靠山,一边滨临曹娥江,一座清风桥横跨曹娥江和104国道伸向山坡,不排除在建桥时人为的破坏,更值得一提的是,崩塌发生时正值104国道改建期间,这些都为崩塌的发生提供了潜在的条件。而台风“莫拉克”带来的大暴雨刚好诱发了这一次的崩塌。事故二:2010年5月7日凌晨3时半左右,嵊州市剡湖街道艇东路瑞林羊绒公司门前高约50米左右的蒋家埠山发生山体崩塌事件。崩塌土石约2万立方米,损毁输电电缆50余米和厂区围墙,堵塞了工业区道路。山上塌下了许多巨大的岩石和泥土,10多米宽的整条道路都被山石掩埋了,成了3米多高的土石堆。除道路受阻外,瑞林羊绒公司的围墙被穿了个孔,旁边好运来公司的铁栏杆被压倒近10米,连围墙内的卷闸门都被石头打破,路上50余米的输电电缆也被压在下面。据悉,该地段曾在今年3月9日凌晨发生过一次崩塌。分析:这次崩塌主要是因高陡边坡造成的,边坡高度在10-45米左右,而组成边坡的岩石为软硬相间的泥岩和砂砾岩,工程地质条件差,易风化产生崩塌。前一夜的暴雨也是原因,暴雨沿前期崩塌形成的拉张裂缝下渗,造成边坡体再次发生崩塌。崩塌区后缘及中部有大量的拉张裂缝,在降雨条件下,有再次发生崩塌的可能性。嵊州崩塌的预测和防治方案:A.崩塌的预警:(1)在崖下突然出现岩石压裂、挤出、脱落或射出,通常伴随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声响,这种迹象表明可能发生崩塌。(2)猪、牛、鸡、狗等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可能是滑坡、崩塌即将来临。(3)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具有综合的前兆,单一由个别的前兆来判定灾害可能会造成误判,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发现某一前兆时,必须尽快查看,迅速做出综合的判定。若同时出现多个前兆时,必须迅速疏散人员,并报告当地主管部门。B.临灾处置:临时避灾不是灾难临头才想起避灾,而是要从发现灾害前兆之时起,就要有所准备,因为“有备”,才能“无患”。躲避崩塌灾害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1)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在危险区之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要把地质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从危险区又迁到另一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2)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通过实地踏勘选择好转移路线,转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事先约定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同时还要规定信号管制办法,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3)落实公布责任人要事先落实并公布地质灾害防灾避灾总负责人,以及疏散撤离、救护抢险、生活保障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负责人。通过村民大会、有线广播等办法,对拟订的避灾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必要时还应组织模拟演习,以检验避灾措施的实用性,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完善。(4)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有条件时,应在避灾场地预先搭建临时住所,使群众在避灾过程中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群众的财产和生活用品可以提前转移到避灾场所,这样既能方便群众生活又可减少财产损失。交通工具、通讯器材、雨具和常用药品等,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崩塌灾害大多发生在雨季,特别是夜晚夜深入睡时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暴雨期间,夜晚不要在高危险区内留宿。C.灾后应急自救崩塌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未到之前,应即时采取必要的避灾措施。(1)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崩塌当崩塌发生后,后山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2)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偏远山区崩塌灾害发生后,道路、通讯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应该尽快派人将灾情向政府报告,以便尽快开展救援。(3)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崩塌发生的危险灾害发生后,在专业队伍未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4)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根据多年的经验,并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近期是否还会有发生暴雨的可能。如果将有暴雨发生,应该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建立防灾应急预案,制定专门的人员时刻监视斜坡和沟谷情况,避免新的灾害发生。(5)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撤离灾害地段后,要迅速清点人员,了解伤亡情况。对于失踪人员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查找搜寻。D.崩塌的工程防治:(1)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硐、棚硐等工程进行,在铁路工程中较为常用。(2)拦截。对于仅在雨后才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如设置落石平台和落石槽以停积崩塌物质,修建挡石墙以拦坠石;利用废钢轨、钢钎及纲丝等编制钢轨或钢钎棚栏来栏截这些措施,也常用于铁路工程。(3)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挡墙或用废钢轨支撑。(4)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一般边坡均可采用。(5)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6)刷坡、削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技术放缓边坡。(7)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与疏导。文献参考:《崩塌》——百度百科《嵊州市村干部地质灾害防治法律知识培训讲课材料》——嵊州市国土资源局《浙江嵊州凌晨山体塌方两万余方山石崩塌》——腾讯新闻网《104国道清风桥地段发生山体崩塌嵊州迅速组织力量开展事故抢险(组图)》——网易新闻网
本文标题:嵊州灾害分析之崩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27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