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名字的含义中国人的姓名自古以来就负载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也蕴涵着趣味多样的细节故事,《中国人名的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姓氏趣谈、姓名寓意、改名轶闻、姓名故事,说到笔名、艺名、别号、雅号、绰号,从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说到近现代的名人雅士,俨然一个饱含中国人名意趣的大观园。人的姓名并不只是一个人的代号或符号,从人的姓名的分解中,可以看出家庭的希望,本人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操、抱负和理想,也可窥见友情、习俗、民风、时代特点等,给人以有益的启迪。现在的人是越来越讲究取一个好的名字了。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我收集了众多名人名字的由来,希望对自己名字含义的理解能有所帮助,同时,也是对名人的某一段历史有个了解。古今名人的名字及含义中国古代名人•秦始皇名嬴政,他的名字可以解释为“赢得政权”,嬴政成为秦国国王后,励精图治,统一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唐太宗李世民,何为世民?济世安民也。作为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在他统治期间,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出现“贞观之治”。他的名字与他的业迹还是很相称的。•又如,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皇帝,他的名字是爱新觉罗﹒玄烨,就是“炫业”(谐音),意为“炫耀自己的业绩也”,晚年的他不是引用诸葛亮的话说自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当然纵观他生前的业绩,他这样对自己的“炫业”也是比较贴切的。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岳飞(1103——1142),字鹏举。据《宋史;卷三六五》记载:“(岳)飞生时有大禽若鹄(天鹅)飞鸣室上,因此为名。”因为其出生时,正好有一只大鸟在屋顶飞鸣,于是就起名“飞”,并取字“鹏举”。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生卒不祥),原名施端彦。施端彦在创作《江湖豪侠传》,当写到“石秀智杀裴如海”一章时,因为自感难以再接着写下去,所以就弃笔掩卷,停止了创作。一位朋友得知此事后,给他讲某和尚潜心念经、端坐庵内30年竟然把木鱼敲出一个深坑。这故事对他颇有启迪,于是就写了“耐庵”两个字贴在书房,作为座右铭,来告诫自己潜心创作。以后他索性就改名为“耐庵”。郑板桥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板桥”的名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借“板桥”二字来讽刺世态炎凉,名字与其作品、画风一致,耐人寻味。中国近代名人李鸿章,他“鸿图壮志,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新篇章”。他与曾国藩、张之洞等人,面对近代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打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领导了洋务运动。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开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康有为,就是“有所作为”,还有他的弟子梁启超,“启蒙国人,超越前人”,以他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19世纪末严重的民族危机下,他们主张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他们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绰号孙大炮,实为“中国的一座思想大山”,简称“中山”,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用三民主义这一伟大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近代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陈独秀,就是“一枝独秀”,他发表的《敬告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他是此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又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浙江杭县人。代表作为《我的记忆》、《雨巷》等。望舒之名取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中为月神驾车的神,后用作月的代称。取名“望舒”,意在迎取光明。戴望舒所作《雨巷》为读者所喜爱,所以有“雨巷诗人”之称。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中国杰出的民主战士,诗人、学者。著有《红烛》、《死水》、《唐诗杂论》等。闻家骅又名闻亦多,投考清华学校时,取其简便,改名“闻多”。五四运动后,闻多主张取消字、号,甚至取消姓。有一天他对同学说:“我要取消姓,改一个简单的名字,但不能光叫‘多’。”同学吴泽霖说:“最简单的就是‘一’字,你就叫‘一多’吧!”后来恢复姓,便成了“闻一多”。闻一多酷爱读书,就连新婚之夜也沉浸在书中。直到花轿到了门口,才将他从书斋中拉出来。因为他读书入迷,如醉如痴,因此又被人们称为“书痴”。艾青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生于浙江金华。自幼喜欢绘画。初中毕业后入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不久去法国一边做工,一边学画,读哲学、文学,并开始写诗。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被捕,在狱中写下了不少抒情诗。如1933年写的《大堰河──我的褓姆》就是他的代表作,当时发表这首诗不便用真名,便想起一笔名,当时已写下蒋字的“艹”字头,出于对蒋介石背叛革命的义愤,身陷国民党监狱的蒋海澄,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恰好变成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海澄”正好为青色,就起笔名叫艾青。董建华最初民意测验呼声最高的杨铁栋,却被董建华当选。是因他的董字去掉草头,体现了香港同胞从此结束压在头上的英皇统治,余下重建华象征着香港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后,港人治港,香港的明天会建设得更美好。名人起名改名欣赏孔子名字的由来孔子是神国公孙嘉的后代,公孙嘉字孔文。我国古人有的以祖先的字为姓,如鲁公子牙字叔,他的孙子就叫叔得臣。孔子也是近这种方式为姓的。故姓孔。为什么人们叫孔子为孔老二呢?原来,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个将军,他原有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这仅有的一个儿子是个瘸子。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情况下,叔梁纥当然很不满意。于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求天神另赐一子。后来,果然又生下了孔子,叙梁纥以为这是在尼丘山上求来的,就给他取名为孔丘,字仲尼。仲字是排行,表示第二的意思,因为孔子是叔梁纥的第二个儿子,所以人们又叫孔子,孔老二。李白名字的由来相传李白到七岁时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原因是他在“抓周”时,抓了《诗经》这本书,这不但喜坏了他父亲,而且也难坏了他父亲。他想:如果儿子长大成了诗人,若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好名字岂不遗憾?于是,越往诗人的名声方面想,越发对儿子取名之事慎之又慎了,故此一拖多年没有定名。这年春天,李白一家在家院中游玩,他父亲想作一首春日的七绝诗,有意考考儿子的本事。他咏了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后就说:后面的诗句我想不出来了,由你们母子二人续上吧。李白的母亲想了一会道:火烧杏林红霞落,她的话音刚落,李白就用手指李树,脱白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他父亲听后,连声叫好,忽然心里一动:这句诗的头一个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不正说出了李花圣洁高雅吗?于是,他当即决定儿子的名字就叫李白。金圣叹名字的由来•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曾批改《水浒》、《西厢》。他为人幽默风趣,史称狂傲有奇气,终因笑庙案被杀。•金圣叹,本姓张,字若采,明亡后改为人瑞,字圣叹,说起他的改名,还有一段传说:有一次,他和一群秀才、监生到文庙祭孔。大典方毕,那群平日斯文温顺的莘莘学子,突然都伸手去抢供桌上的猪肉和馒头,丑态百出。因为当时儒生们信一种邪说,谁抢到祭孔的大肥肉和馒头,谁就会中举、高升、做大官、得肥缺。张若采见状,即兴赋打油诗一首,给以辛辣的讽刺:天晚祭祀了,忽然闹吵吵,祭肉争肥瘦,馒头抢大少,颜回低头笑,子路把脚跳,夫子喟然;在陈我绝粮,未见此饿殍!从此以后,他就改姓金,名人瑞,字圣叹了。金者,偶像之所谓金身也;圣叹者,孔子为之叹息也。张恨水名字的由来在一次讲演会上,有人向张恨水发问:张先生,贾宝玉认为“女子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年轻时你是否与哪位小姐恋爱,不幸情场失意,心里耿耿于怀,才取“恨水”的呀?张恨水答道:不是的,不是什么'情场失意'。我取名恨水,是因为我喜欢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词--《乌夜啼》。接着,他朗诵起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重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将恨水二字特别拖了长腔,然后说我喜欢的这首词里有'恨水'二字,我就用它做笔名了。陶行知名字的由来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先生原名文浚,他早年信奉王阳明的知行说,遂把文浚改为知行。后在教育实际中认识到自己年轻时信奉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谬误,转而笃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把名字改为行知。表明着他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向唯物主义的转化和发展。周恩来的翔宇笔名的由来周恩来同志年轻的时候曾用过翔宇这个名字,这是他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教历史的高老师赠送给他的。当时,周恩来同志已经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高老师知道了,非常赞赏。他亲切地对周恩来同志说:我们灾难深重的国家,多么需要革新图强的人啊!如果人人都能为中华,想中华,咱们的祖国不就有希望了吗?高老师为了鼓励周恩来同志不断进步,赠送给他翔宇的名字。高老师说:一个有志于革命救国的少年,应该象扶摇直上的大鹏鸟,永远翱翔于宇宙之中。周恩来同志把高老师的殷切希望牢记心中。多少年以后,周恩来同志在见到高老师的女儿时,还怀着无限深情地说:“高老师的帮助,给我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他是我的引路良师,良师是永远值得尊敬的啊!”聂耳名字的由来音乐家聂耳原名聂守信。他幼年就能够把听到的歌曲很快地唱出来,别人因他耳朵好使,而他的姓又是三个耳字组成,便叫他耳朵。他后来专业搞作曲,就索性改名聂耳。徐悲鸿名字的由来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原名徐寿康,六岁便跟着他的父亲读四书五经,后来又学绘画。十七岁后曾先后在家乡三所学校担任图画老师。这三个学校离他的家有三十多里,由于家境贫寒,他总是徒步往返,从舍不得乘船搭车。因为家里无钱供他读书,徐悲鸿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也就谈不上学历和文凭,为此常遭冷遇。有一次,徐悲鸿到一个亲友家去吃喜洒,许多有钱的子弟都穿着绸衣,而徐悲鸿却穿了一件布大卦,这样就遭到别人的奚落,从此他愤世嫉俗,立志不穿绸衣。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洋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于是他便去向别人借钱,可是谁也看不起他这个穷小子,这使他深感前途的渺茫,世态的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此后他一直以哀鸿自诩,并发愤绘画,终于成了艺术大师。老舍名字的由来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因为他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专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字)叫舒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这两字又有讲,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又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边加上一个老字,当作自己的笔名。他正式署名老舍是192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茅盾名字的由来•茅盾原名沈雁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从武汉回到上海,一时无以为生,听从朋友的劝告,花了四个星期写成了他的名作《幻灭》,准备在叶圣陶代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可当时,他正被蒋介石政府通缉,如果用真名,将会给圣陶招来麻烦,而且《小说月报》的主人、商务印书馆的老板也不会允许,他当时思想也确实处在一个苦闷痛苦的矛盾中。于是他随手写“矛盾”二字作笔名,可叶圣陶认为矛盾二字显然是假名,仍然会招来麻烦,于是便在矛字上加了一个字头。以后沈雁冰便一直沿用这个笔名。人名映现出的历史一个人起什么名字,虽算不得什么大事,却也无形中寄托了先一辈对后代的希望,总会打上时代的印记。尤其是随着时代变迁改过名的,更能映射出历史的气息。例如在旧时代很多人名叫什么富贵、荣华、进宝、进财、满仓、满贵等,显然寄托了父辈希望子女发财致富过好日子的心愿。又如新中国初期,很多人叫什么建国、建民、建新、建军
本文标题:名字的含义-娜日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3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