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垃圾清运管理制度实施条例1、垃圾清运实行“定点定车定人,固定清运”的原则,压缩车每天早晨6时(冬季7时)开始清运,大约9:00结束,台式车根据实际运量进行清运,提早结束。2、车辆必须做到密闭化,运输过程中不得扬撒、泄漏。要经常清洗车辆,检修车辆,保持整洁、卫生和完好状态。3、要保证安全操作清运,如有特殊情况发生,要及时停运,在第一时间告知主管领导另作处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4、在清运过程中,必须做到分类清运,生活垃圾,严禁和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垃圾的混装清运。5、每个垃圾点必须一天一清理(特殊天气及不可抗因素除外),不得有遗漏、抛洒和清运不干净的现象发生。6、车厢内清运后不得有残留,车要每日清理一次。收车后,车辆要停放整齐,车体干净卫生,无异味。7、必须爱护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池等环卫设施,爱护清运车辆,不得野蛮清运,恶意损坏设施及车辆。8、为保护清运人员的健康,清运人员在工作时要有必要的劳保用品。9、清运工作人员违反上述规定者,将视情节轻重予以20-50元的经济处罚或待岗检查,情节严重者,予以辞退。一、场区管理规定1、进场人员和车辆必须遵守场内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2、垃圾运输车进场必须过磅计量,并按指定位置倾倒垃圾,严禁随意倾倒。3、垃圾运输车运送垃圾时,密闭设备必须齐全,防止垃圾抛洒,保持场区环境卫生。4、车辆进入场区必须谨慎驾驶,不得损坏场内防护膜等设施设备。5、垃圾运输车应严格按照场内规定速度行驶,严禁酒后开车,杜绝事故发生。6、场区内严禁烟火。7、非工作人员和车辆严禁入内。二、垃圾监测检验规定1、场内各工种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2、检验人员应对垃圾运输车实行随机抽查检验,对所有自运单位的进场垃圾运输车辆,要求逐车检查,认真鉴定垃圾成份,严禁有毒有害垃圾进场。3、工作人员对进场垃圾运输车内垃圾必须使用工具对深层垃圾成分进行检验,并认真做好记录。4、检验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5、填埋区工作人员有责任对外来车辆垃圾成分进行检验,车辆倾倒时发现有毒有害垃圾,要及时制止其倾倒并责令其立即出场,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6、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三、消毒工作规定1、填埋区作业面、机械设备、办公区、场区道路进行一周一消毒,进场的垃圾随到随消毒。2、消毒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镜、胶质手套等,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药物中毒。3、根据气候变化和蚊蝇密度,适当调整药量和消杀次数。4、做好消毒记录,每日要对消杀面积、药品用量进行详细记录。5、药品管理要远离办公、生活场所,严格药品领取手续和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剩余药品要及时入库。6、消毒结束后,必须将消毒设备冲刷干净,及时保养。四、气体检测规定1、检测员必须熟练掌握仪器操作程序,熟知检测气体的安全值范围。2、对场内气体检测必须坚持每日两次,高温无风天气应适当增加气体检测次数和检测点,密切关注数据变化情况。3、检测时必须到达规定地点,保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场区甲烷气体浓度达到5%警戒临近值时,要及时向场长及上级部门报告,并及时疏散人员和车辆,禁止一切明火。5、详细做好气体检测记录,每周向管理科(室)上报一次检测记录情况。6、按照仪器使用要求定期对电池进行放电维护,电池更换时必须在确认没有危险的环境中操作。7、指定专人妥善保管仪器设备,避免丢失和损坏。五、机械设备管理规定1、机械设备管理和操作实行定人、定岗和定设备,并建立交接班制度,做到职责分明。2、每周中应有一天定为设备保养日,根据设备保养的要求定期更换机油及“三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3、机械操作前应例行检查,观察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4、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机械设备操作规定操作,防止损坏机械设备。5、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机械上的垃圾杂物,保持车体干净、整洁;并停放在专用车库内,确保设备安全。6、机械设备出场作业,必须经领导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出场。7、机械设备维修时,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确需搭接临时动力线的,必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并有专职电工在场时使用,使用完毕立即拆除。8、积累技术资料,建立设备管理台帐;做好机械维修记录,注明所修部位。六、安全管理制度1、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训练,并做好记录。2、每日对场区进行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3、场区重点部位应设置醒目警示标志。4.发生事故时,当班人员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5.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时,应迅速组织抢救疏散,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同时上报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6.认真记录事故处理、处置情况。七、消防制度1.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要将消防工作纳入保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做好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3.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制和防预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4.按照规定标准配足消防器材,固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5.组织专职(兼职)消防队伍,抓好消防队伍的业务学习和训练工作。6.发生火情火灾,要立即拨打“ll9”报警,并积极组织扑救,事后要查明原因,及时整改。7.经常组织防火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八、夜间值班人员巡逻制度1、强化责任和制度管理,加强夜间防火、防盗和防事故措施,杜绝事故发生。2.加强夜间巡逻,保证内部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3.严格执行夜间值班规定,做到不睡岗、不脱岗、不漏查。4.对规定的部位要巡查到位,发现情况,及时处置并向主管部门和领导报告。5.每次巡查返回后认真填写巡查记录。九、车辆交接班制度1.当班司机收车后按规定认真检查车辆状况,整理好车辆,确保接班司机接车后能够立即开始工作,并填好当班运行记录。2接班司机接班时应了解前班工作期间车辆的安全运行状况。3.检查机械运转是否良好有无漏水、漏油及主要部件螺丝有无松动现象,检查各部位油面是否正常检查制动装置是否良好,起动机、发电机、电瓶液及照明灯等是否正常。4.检查行走部位、传动及转向、连接部位是否正常或缺油,检查各仪表是否良好、正常,手柄操作是否正常。5.检查车辆是否有足够的燃油及润滑油,检查喷油泵、变速箱、油底壳有无泄漏现象。6.严禁车辆带病出车。十、生活垃圾填理场防洪应急预案为保证生活垃圾填理场防洪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水涝灾害确保场内安全生产无事故以及出现险情后迅速排险,保证全县生活垃圾的正常消纳处理,特制定防洪应急预案如下:,十一、垃圾填埋场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成立以场长为领导的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部门、班组负责人为该部门、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并根据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员。2、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3、各级布置工作任务时必须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检查工作进度时必须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4、考核、评比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5、职工进场后必须进行三级(场部、部门、班组)安全教育方可.上岗,转岗必须进行安全教育。6、驾驶员、焊工、电工等特殊I种必须持证上岗。7、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8、现金、贵重物品及机要文件,下班后应放置于安全柜中,指定专人负责保管。9、职工必须按岗位要求穿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上岗,严禁穿拖鞋、裙子、赤膊上岗。10、带病车辆不准使用。11、人员外出携带物品时,保卫人员应检查无违反场规后方能放行。12、各办公室及库房下班时应关闭门窗,上锁后方可离开。13、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召开事故分析会,明确事故责任人、事故原因,订好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并填表记录存档较大事故应按程序报_上级主管部门。十二、垃圾填埋场消杀灭蝇管理规定1、洒药灭蝇工作是卫生填埋的一个窗口,必须严格管理、切实抓好。2、药品的选定、购买、发放、喷洒等各个环节必须层层落实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则根据场纪场规处理。3、灭蝇药品的品种及数量由环保科提出,并提交年度用药计划及使用方案。4、灭蝇时间为每年5月-10月,垃圾暴露面每天进行人工喷雾机撒药灭蝇,其中消毒车在7月、8月、9月每天洒药2次以上,其余月份可按照苍蝇监测密度进行消杀工作安排。5、进场道路二侧、污水池周围,每周用人工喷雾机撒药1次,其中7月、8月、9月每周喷洒2次,出场垃圾运输车每天用人工喷药机喷洒。6、对苍蝇繁殖的要害区域及部位(办公区、作业区等),苍蝇的敏感场所,要每天进行灭蝇。7、灭蝇药剂品种、数量和浓度适合蝇类的杀灭效果,保证人身安全。十三、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管理规定(一)监测内容:空气质量、苍蝇密度、场区污染程度。(二)监测要求:1、空气质量:①每天监测一次特殊情况增加监测。②在填埋区上风向、下风向各设一点。③监测项目:氨、硫化氢浓度、悬浮粒物。④采用方法:目测、嗅觉。2、苍蝇密度:①每年3-4月、10--11月每周监测1-2次;5一9月每天监测1次。②监测范围:填埋区、办公区及周边区域。③监测项目:苍蝇密度。④采用方法:目测。3、环境污染程度:①每天监测1次。②范围:进场道路、周边地区、场区。③项目:垃圾撒漏、垃圾袋飘扬。④采用方法:目测。4、污水处理:①每天检测一次。②检测内容:PH值、色度、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③检测方法:物化、生化。(三)监测人员要及时记录监测结果、按时.上报监测报表。遇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四)监测人员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定期监测,切实完成场区环境监测任务。十四、建筑垃圾堆放管理制度为加强对建筑垃圾堆放的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堆放场的运行机制,确实达到定点倾倒、科学规划、安全畅通、规范整洁的目的,现制定管理办法如下:(一)工作人员必须树立高度贡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四川省关于建筑垃圾堆放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按照建筑垃圾堆放管理处的规定的审批程序实施,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三)建筑垃圾堆放场禁止倾倒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等。否则,按照《宜宾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暂行管理办法》予以重罚。(四)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行驶中不得撒漏。建筑垃圾按照工作人员指定的位置统一倾倒,不得随意堆放。(五)建筑垃圾运输车要注意安全、减速行驶,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同时办理相关手续。(六)严格禁止拾荒人员平台拾荒,不准搭临时亭棚,严禁焚烧垃圾,避免火灾。七、坚持巡查制度做到每天巡查全体安全情况,定期加大巡查密度和次数,做到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本文标题:垃圾清运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3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