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902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电子技术基础、信息、控制与计算机技术、智能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电子仪器设备和家用电器生产、维修、车间技术管理、电子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计算机的检测与维修和计算机组网工程,并能从事控制装置的安装与调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二、岗位群主要面向电子通信设备、自动化控制、机电、家电企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生产、安装、调试、维修、操作、营销及管理、计算机的检测与维修和计算机组网工程,并能从事控制装置的安装与调试工作。三、培养规格及要求要求本专业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通信与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够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营销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一)岗位知识结构1、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2、具有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3、掌握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与控制技术等基础知识;4、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知识和技术;5、具有正确选用和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知识和技能,具有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工具的知识和技能,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工艺,具有电子产品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知识和技能。(二)职业能力结构1、具有用手工和计算机绘制及制作电路板的技能;2、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电子产品设计、调试和维护能力;4、具有应用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和管理的能力;5、具有一定的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自学能力;6、电子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三)素质结构1、热爱祖国、爱同学同事、爱家人,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践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2、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克己奉公,遵守行业规程,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3、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有协调工作和组织管理能力,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4、掌握并爱好一种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做到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军事知识。四、学制与招生对象(一)学制:全日制3年或2年。(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五、人才培养模式(一)入学及毕业教育入学及毕业教育是学生认识所学专业、规划大学生活及职业生涯的重要前提。本专业新生入学时需接受学校统一安排的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辅导员需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和教育,使其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并结合专业特点做出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二)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是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加强纪律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常识,培养其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军事训练由学校统一安排,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军事训练的考核由学生管理部门协助军训人员共同实施,参加军事训练并经过考核合格。(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见后续表。(四)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增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本专业技能训练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两部分。基本技能指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职业技能包括计算机系统安装调试,还包括正确识别、选用和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熟练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工具,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工艺。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校内实验实训课程、职业技能比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参观学习以及业务拓展实习来增加职业技能。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专业单独进行职业技能的考核。(五)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社会调查由学院团委负责组织,由专业教师进行选题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的时间以三周为宜,学生应根据选题列出调查提纲(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作好采访笔记,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评分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记入学生档案。(六)社会公益活动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和劳动意识。公益活动可以由学院统一安排也可以由学院团委组织安排。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一次学院或系(部)组织的社会性公益劳动。公益活动的考核由团委实施,参加公益活动并经过素质拓展认证。(七)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分析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毕业论文的实际选题,可以围绕电子信息设备与产品方面的开发和设计,以及通信网站系统的构建设想进行。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毕业设计题目在第五学期初进行布置和选题工作,在第六学期末完成设计和答辩工作。六、课程设置(一)必修课1、公共基础类课程群(共11门,共580学时)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线性代数。2、专业基础类课程群(共12门,共608学时)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专业英语、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岗位技能类课程群(共7门,共336学时)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产品原理及维修、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视机原理与维修、通信原理与系统。4、集中实践环节(共9门,共1010学时)军事训练、入学教育、电子电器元件部件认识测量、立体声音响制作、通信与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教学实习实训、专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二)选修课1、公共人文选修课(共4门,共80学时)演讲与口才、礼仪与社交、体育卫生与健康、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2、专业任选课(共5门,共160学时)汽车电子系统及维修、数据库应用技术、综合布线、电梯原理及维修、电子实用电路(三)专业主干课程介绍专业主干课程为: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等、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通信原理与系统。1、《电工技术》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64学时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理论、正弦交流电、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磁路、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控制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2、《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48学时理论教学:34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高频电子线路》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通信原理》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主要内容有:小信号选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震荡器,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等内容。3、《信号与系统》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64学时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系统和Z变换,系统函数等内容。4、《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64学时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微机基本结构、INTER32为微处理器、80X86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存储器、总线技术、输入输出、外围设备、中断技术、可编程接口与CPU技术、AD/DA转化与CPU接口。5、《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64学时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元器件基础、放大器基础、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正弦波振荡电路。6、《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64学时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逻辑函数及其简化、集成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数字电路的制图与读图、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器件及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脉冲单元电路、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7、《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64学时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软件的基本组成和各种工作界面、各种编辑器和常用工具的使用、掌握原理图的设计、编辑、检测和原理图库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和PCB库制作、各种报表生成、电路设计的一般流程、电路设计的操作步骤。8、《PLC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48学时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主要内容包括PLC概述、S7-300/400PLC的硬件系统、STEP7指令系统及应用、STEP7软件的使用和编程技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S7-300/400通信及网络技术、PLC控制系统典型应用设计。9、《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48学时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主要内容包括电视图像光电转换的基本原理、色度学基本知识、电视信号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参数、彩色电视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电路的功能、彩色电视机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彩色电视机主要元器件、电路和整机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彩色电视机的整机线路图。10、《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64学时理论教学:44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本课程介绍传感器的分类、基本性能参数、传感器电子电路的组成与要求、新型传感器的开发方向、单片机在测控装置中的作用及组成;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磁敏传感器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并能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查表选型;常用物理量(如长度、速度、压力、温度、磁场等)的测量方法、典型传感器的应用电路。11、《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48学时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C语言是一种通用程序设计语言,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初步介绍、数据的类型与简单的输入与输出、运算符与表达式、程序流程控制、模块化程序设计、数组、指针、结构体、共用体、枚举类型、文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2、《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64学时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性能指标、数学模型的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系统的校正及工程设计方法、MATLAB软件与系统的仿真分析、单闭环和具有速度与电流双闭环的直流调速系统、可逆调速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变频调速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调试等。13、《通信原理与系统》课程代码:总教学时数:64学时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通信原理与系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介绍了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和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程控交换、移动系统、数据通信理论等。七、主要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旨在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经验的养成,培养学生将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运用于工作的能力,利用感性认识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兴趣。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独立或综合实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岗位职业素质培训等内容组成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一)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训练、入学教育、电子电器元件部件认识测量、立体声音响制作、通信与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教学实习实训、专业1、电子电器元件、部件认识、测量20学时2、立体声音响制作2
本文标题: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7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