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塑料仪表盖注射模设计说明书
1装配图A2.doc为CAD图,下载后直接另存为文件修改为后缀dwg即可用擦地打开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综合训练仪表盖注塑模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仪表盖注塑模学生姓名:葛旭学号:20100615310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机制3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2013年1月3日2目录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绪论..........................................................21.模具工业的概况...........................................22.我国塑料模具工业技术现状及地区分布........................33.我国塑料模具工业和技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54.注塑模具CAD发展概况及趋势...............................6塑料仪表盖注射模设计第一章: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1.塑件(塑料仪表盖)分析....................................72.PP的性能分析.............................................83.PP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9第二章:模具结构形式及注射机的初步确定1.分型面的选择原则..........................................112.分型面的确定..............................................113.型腔数量和排位方式的确定..................................124.注射机型号的确定..........................................125.浇注系统的设计............................................14第三章: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182.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18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194.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20第四章:模架1.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232.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243.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264.排气系统的设计...............................................265.温度调节系统设计.............................................27致谢...........................................................30参考文献.......................................................31附件...........................................................31前言模具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冷冲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CAD/UG软件等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之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环节。在设计之前,要具备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零件、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塑件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方面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初步了解塑件的成型工艺和生产过程,熟悉各种塑料模具的典型结构。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塑料模具设计、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零件、3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塑件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方面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塑料模具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基本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计算、绘图和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塑料模具设计全面的基本技能训练,为毕业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绪论1.模具工业的概况在讨论注塑模设计之前,先要对国内外的塑料模具工业的状况、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这也就使我们对本课题的意义有所了解。首先要对模具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模具是机械、汽车、电子、通讯、家电等工业产品的基础工艺装备之一。作为工业基础,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对其他工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被称为“工业之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不容质疑的作用。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4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德国则认为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同时也是“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11%。塑料模具工业是随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塑料工业是一门新兴工业。自塑料问世后的几十年以来,由于其原料丰富、制作方便和成本低廉,塑料工业发展很快,它在某些方面己取代了多种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水泥、橡胶、皮革、陶瓷、木材和玻璃等,成为各个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材料。目前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都广泛地使用着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特别是在办公设备、照相机、汽车、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交通、电信、轻工、建筑业产品、日用品以及家用电器行业中的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和手表的壳体等零件,都已经向塑料化方向发展。目前,世界的塑料产量已超过有色金属产量的总和。塑料模具就是利用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的工艺基础装备。用塑料模具生产的主要优点是制造简便、材料利用高、生产率高、产品的尺寸规格一致,特别是对大批量生产的机电产品,更能获得价廉物美的经济效果。塑料模具的现代设计与制造和现代塑料工业的发展有极密切的关系。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模具工业也随之迅速发展。2.我国塑料模具工业技术现状及地区分布在中国,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模具在制造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还能生产厚度仅为0.08mm的一模两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挤出模等。注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0.02~0.05mm,表面粗糙度Ra0.2um,模具质量、寿命明显提高了,非淬火钢模寿命可达10~30万次,淬火钢模达50~100万次,交货期较以前缩短,但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5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设计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如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天津通信广播公司模具厂等厂家成功地在29~34英寸电视机外壳以及一些厚壁零件的模具上运用气辅技术,一些厂家还使用了C-MOLD气辅软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上海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为用户提供气辅成型设备及技术。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的厂采用率达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不到10%,与国外的50~80%相比,差距较大。在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II、美国ParametricTechnology公司的Pro/Engineer、美国CV公司的CADS5、英国Deltacam公司的DOCT5、日本HZS公司的CRADE、以色列公司的Cimatron、美国AC-Tech公司的C-Mold及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PA塑模分析软件等等。这些系统和软件的引进,虽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在我国模具行业中,实现了CAD/CAM的集成,并能支持CAE技术对成型过程,如充模和冷却等进行计算机模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自主开发的塑料模CAD/CAM系统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有北航华正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CAXA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开发的注塑模HSC5.0系统及CAE软件等,这些软件具有适应国内模具的具体情况、能在微机上应用且价格较低等特点,为进一步普及模具CAD/CAM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国内己较广泛地采用一些新的塑料模具钢,如:P20、3Cr2Mo、PMS、SMI、SMII等,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但总体使用量仍较少。塑料模标准模架、标准推杆和弹簧等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并且出现了一些国产的商品化的热流道系统元件。但目前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一般在30%以下,和国外先进工业国家已达到7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技术比较见表1表1:国内外塑料模具技术比较表项目国外国内注塑模型腔精度0.005~0.01mm0.02~0.05mm6型腔表面粗糙度Ra0.01~0.05umRa0.20um非淬火钢模具寿命10-60万次10~30万次淬火钢模具寿命160~300万次50~100万次热流道模具使用率80%以上总体不足10%标准化程度70~80%小于30%中型塑料模生产周期一个月左右2~4个月我国模具工业起步晚,底子薄,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据统计,我国现有模具生产厂近2万家,从业人员约50万人,“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为13%.2000年总产值为270亿元,占世界总量的5%。2008年总产值为450亿元,近十年来增长率为15%以上。但从总体上看,自产自用占主导地位,商品化模具仅为1/3左右,国内模具生产仍供不应求,特别是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仍主要依赖进口。目前,就整个模具市场来看,进口模具约占市场总量的20%左右,其中,中高档模具进口比例达40%以上。因此,近年来我国模具发展的重点放在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上,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模具进口逐渐下降,模具技术和水平也有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等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快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增加较快,其能力提高显著;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等。从地区分布来说,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这2个省的模具产值已占全国总量的六成以上。江苏、上海、山东、安徽等地目前发展态势也很好。我国模具年生产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三,但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要比工业发达国家落后许多,其差距主要表现在下列六方面:(1)国内自配率不足80%,中低档模具供过于求,中高档模具自配率不足60%。(2)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都不够合理
本文标题:塑料仪表盖注射模设计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8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