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最新主治医师重症医学考试题无忧 资料全整下载(包过关)
最新主治医师重症医学考试题无忧资料全整下载(包过关)11、A1题型1、以下不属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诊断指标的是A.体温38℃或36℃B.心率90次/分C.呼吸频率20次/分或.PaCO32mmHgD.氧饱和度60%E.外周白细胞计数12×10/L或4×10/L或未成熟细胞10%2、以下不王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的诊断指标的是A.临床上有明确的感染B.有SIRS的存在C.收缩压90mmHg或较原基础值下降幅度40mmHg,至少1小时;或血压以输液或药物维持D.心率100次/分E.有组织灌注不良的表现3、炎症介质是一组A.引起参与炎症反应的理化和生物性因素B.引起炎症血管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C.引起炎症组织损伤的生物活性物质D.参与炎症反应并具有致炎作用的化学活性物质E.参与炎症反应的神经体液性物质4、以下白细胞介素和细胞因子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多种效应来介导炎症反应的是A.TNF-aB.II-1C.IL-6D.IL-4E.IL-105、以下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中可作为脓毒症预后指标的是A.TNF-aB.IL-1C.IL-6D.IL-4E.IL-106、下列哪种细胞不产生细胞源性炎症介质A.红细胞B.白细胞C.淋巴细胞D.肥大细胞E.血小板7、肿瘤坏死因子(TNF-a)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A.白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一巨噬细胞D.活化的单核一巨噬细胞E.红细胞8、关于常用氧代谢的监测指标,描述不正确的是A.DO是每分钟心脏向外周组织输送的氧量,血红蛋白、SaO或CO中任意指标的改变,均可导致其变化B.VO是每分钟机体实际的耗氧量。在正常情况下,反映机体对氧的需求量,并代表组织的实际需氧量C.OER是每分钟氧摄取率,即组织从血液中摄取氧的能力,反映组织呼吸与微循环灌注及细胞内线粒体功能D.SvO是来自全身血管床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平均值,代表全身组织水平氧供和氧耗的平衡,可用以判断危重症患者整体氧输送和组织的摄氧能力E.ScvO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测量得到的血氧饱和度,可以很好地反映ScvO的变化9、关于血乳酸测定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描述不正确的是A.失血性休克较心源性休克能耐受较高的乳酸浓度B.感染性休克时高乳酸血症的发生比出血性休克少C.血乳酸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有关,如果乳酸2mmol/L持续12小时,提示预后不良;如果乳酸浓度迅速下降≤2mmol/L,存活率高D.在心搏骤停和心室颤动患者血乳酸浓度迅速上升,血乳酸浓度变化取决于心肺复苏(CPR)成功与否E.肝硬化患者血乳酸在正常范围内,但对乳酸的处理能力降低,变异程度相当大10、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A.缺血后引起的损伤B.再灌注后引起的损伤C.缺血后恢复血流引起的后果D.缺血后恢复血流损伤加重E.以上都不是11、自由基是指A.极易被电离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B.极易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C.具有单价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D.外层轨道上具有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E.外层轨道上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12、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因素是A.无复流现象B.钙超载C.自由基介导的损伤D.微血管损伤E.白细胞浸润13、下列哪一项与细胞内钙超负荷发生无关A.细胞膜外板与糖表面分离B.Na-Ca交换加强C.儿茶酚胺减少D.钙泵功能障碍E.线粒体功能障碍14、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浆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变化为A.增加B.降低C.先增加后降低D.先降低后增加E.不变15、在再灌注时细胞内钙超载发生的直接机制是A.H-Ca交换加强B.Na-Ca交换加强C.K-Ca交换加强D.Mg-Ca交换加强E.P-Ca交换加强16、再灌注时白细胞增多与下列何种物质增多有关A.补体B.激肽C.前列腺素D.白三烯E.组胺17、反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代谢指标是A.ATP减少B.cAMP增多C.cGMP减少D.乳酸增多E.过氧化脂质增多18、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是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动一静脉短路E.以上都不是19、关于微循环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微循环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成分B.微循环既具有脉管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征C.微循环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D.微循环既具有血管、淋巴管、组织间隙等代谢的共同性质,又表现出其所在脏器实质细胞代谢的一些特征E.微循环既主要受全身性神经、体液的调节,又受局部的调节20、正常微循环的血流调节主要与A.交感神经支配有关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有关C.局部体液因素有关D.全身体液因素有关E.微动脉的舒缩有关2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为A.聚集的大片细胞的死亡B.是不耗能的被动过程C.细胞膜及各细胞器膜不完整D.可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E.形成凋亡小体22、关于细胞凋亡,描述不正确的是A.凋亡时溶酶体相对完整B.无基因调控C.与维持内环境稳定相关D.参与体内细胞数量的调节E.与肿瘤的发生相关23、每个葡萄糖分子经过三羧酸循环实现有氧氧化,并产生A.18个ATPB.28个ATPC.38个ATPD.48个ATPE.58个ATP24、应激状态下,葡萄糖直接氧化的最大速率由A.2~3rag/(kg·min)下降至1~2mg//(kg·min)B.3~4rag/(kg·min)下降至2~3mg//(kg·min)C.4~5rag/(kg·min)下降至3~4mg//(kg·min)D.5~6mg/(kg·min)下降至4~5mg//(kg·min)E.6~7mg/(kg·min)下降至5~6mg//(kg·min)25、在三羧酸循环中,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是A.ATPB.GTPC.UTPD.CTPE.TTP26、酮体包括A.草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B.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酸C.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D.乙酰辅酶A,γ-羟丁酸,丙酮E.草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酸27、脂肪最大氧化率可达A.1.2~1.7mg/(kg·min)B.2.2~2.7mg/(kg·min)C.3.2~3.7mg/(kg·min)D.4.2~4.7mg/(kg·min)E.5.2~5.7mg/(kg·min)28、青霉素所致的过敏反应为A.I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29、下列与I型超敏反应无关的物质是A.补体B.组胺C.激肽D.白三烯E.前列腺素30、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后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发热、蛋白尿、血尿、淋巴结肿大等,原因可能是A.工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I型或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Ⅲ型超敏反应31、在机体体液平衡的调节中,维持正常渗透压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A.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B.肾脏的调节作用C.神经一内分泌系统D.肺的呼出作用E.血液的缓冲系统32、关于发病机制的重要调节激素,描述不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可导致尿钠排泄增多、水潴留和血钠降低等B.阿片样肽可增强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而抑制促甲状腺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C.心房利尿钠肽具有较强的利钠和利尿作用,可降低循环容量D.前列腺素主要参与血管活性调节和凝血机制E.血管活性肠肽可舒张血管、增加心脏和脑血流,提高外周血管阻力33、关于失水,描述不正确的是A.高渗性失水:失水多于失钠B.低渗性失水:失钠多于失水C.等渗性失水:消化道丢失、皮肤丢失D.高渗性失水:水摄入不足、水丢失过多E.低渗性失水:失水时补充水不足、肾丢失34、高渗性失水补液首选A.O.9%氯化钠溶液B.等渗盐水和氯化钾C.5%葡萄糖溶液D.5%葡萄糖盐水E.复方氯化钠溶液35、关于等渗性失水的补液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先给含钠液体B.可给高渗氯化钠溶液C.可给平衡盐溶液D.可给等渗氯化钠溶液E.必须先补足血容量36、等渗性失水大量输注等渗盐水,会出现A.高钾血症B.低钾性碱中毒C.低氯性碱中毒D.高氯性酸中毒E.低钠血症37、关于输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围手术期,血小板计数100×10/L时,血小板生成减少的患者无需预防性输注血小板,50×10/L时则需输注B.外科急性大量失血,总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时可以考虑输注全血C.术中患者出现失血的首要处理不是要立即恢复血红蛋白浓度D.血浆输注不建议使用于提高血容量、提高血浆蛋白浓度和营养支持、免疫缺陷状态的治疗等E.尿毒症、高钾血症及酸中毒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时可以考虑输注全血38、下列溶液中不是血浆增量剂的有A.6%右旋糖酐等渗盐溶液B.中分子右旋糖酐C.羟乙基淀粉D.林格液E.明胶代血浆39、多次输注血小板可出现A.胆固醇增高B.白细胞增高C.清蛋白增高D.淋巴细胞增高E.抗血小板抗体增高40、关于输血并发症,描述不正确的是A.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在输血24小时内B.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发生于输注红细胞30分钟至2小时,但体温升高通常在间断输注后延长2~12小时C.过敏反应很少发生,在IgA缺乏的患者中更常见D.输血后紫癜通常在输全血或血小板后发生,绝大多数为男性E.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输血6小时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双肺水肿、发热、低氧血症和低血压41、一卵巢癌患者,输血20ml后,疑发生输血反应,首要的处理是A.减慢输血速度B.静推糖皮质激素C.终止输血D.肌注异丙嗪E.吸氧42、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A.过敏反应B.发热反应C.细菌污染反应D.溶血反应E.血液凝集反应43、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B.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E.抗毒素的中和作用主要针对外毒素感染44、关于宿主的免疫性的叙述,哪一项是丕正确的A.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较广,应答迅速,但无特异性,个体出生时不存在B.屏障结构:包括皮肤和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C.正常组织和体液中存在补体、溶菌酶、防御素等多种抗菌物质,常配合其他杀菌因素而发挥作用D.细胞免疫的相应细胞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CD4Thl细胞。在抗感染免疫,尤其是抗细胞内寄生菌、病毒和真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E.抗体通过抑制致病菌黏附、调理吞噬作用,中和外毒素、抗体和补体的联合溶菌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而发挥抗感染效应45、关于医院获得性感染,描述不正确的是A.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人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B.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C.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全身性感染迁徙灶)D.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E.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46、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A.H抗原B.肽聚糖C.O抗原D.荚膜多糖E.脂多糖47、内毒素的毒性成分主要是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D.脂质AE.脂蛋白48、关于内毒素的毒性效应,描述不正确的是A.微循环障碍B.发热C.休克D.DICE.红细胞反应49、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毒性较外毒素为强C.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有中和作用D.性质稳定,耐热E.不能被甲醛脱毒而成为类毒素50、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51、关于外毒素的特点,正确的是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制备成类毒素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E.耐热52、关于抗毒素叙述,正确的是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E.B+C均正确53、类毒素是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C.外毒素经甲醛
本文标题:最新主治医师重症医学考试题无忧 资料全整下载(包过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4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