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毕业论文分析手工对幼儿能力的影响
目录摘要……………………………………………………………2序言……………………………………………………………2一、手工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影响……………………………2二、手工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影响……………………………3(一)开发大脑………………………………………………3(二)激发想象力,发展创造力,活跃思维………………3三、手工对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影响………………………4四、手工对幼儿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的影响…………………5五、手工对幼儿学习品质与模仿能力的影响………………6(一)建立稳定的学习兴趣…………………………………6(二)养成细致耐心的态度…………………………………6(三)培养模仿能力…………………………………………6六、手工对幼儿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的影响………………6(一)自我表现的需要………………………………………6(二)自我肯定的需要………………………………………7七、手工对幼儿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的影响……………7结论……………………………………………………………7致谢语…………………………………………………………8参考文献………………………………………………………9英文翻译………………………………………………………9分析手工对幼儿能力的影响摘要:本文通过实验分析手工对幼儿能力的影响,阐述幼儿手工的重要意义。手工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拥有健康的体魄;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智力水平;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建立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使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完善幼儿学习品质与模仿能力,使幼儿保持恒心、细心和耐心;满足幼儿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的需要,树立自信心;同时培养幼儿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关键词:幼儿;手工活动;能力;影响序言我们常常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手是身体的大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智慧的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动手操作的重要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说明了手工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往往“美术就是画画,手工就是动动手一起剪纸、捏橡皮泥”。其实不是这样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绘画和手工都是美术的一部分。幼儿手工既需要绘画的基础,也离不开装饰、雕塑的技巧。手工活动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活动。一般我们学前儿童参与的手工有泥工、纸工、和综合制作,手工材料往往是丰富多彩的。[1]一、手工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影响幼儿心理学家认为:由于幼儿年龄小,肌肉群的发育较迟,手部控制能力弱,协调能力差,幼儿需要较长时间训练才能有意识地控制。而手工可以锻炼幼儿手部的灵活性,通过手部运动,有利于幼儿形成准确、灵巧的手法。促进手指精细度,灵活度,稳定度,协调度的发展,从而提高动手能力。我们选择的几个实验班都是从小朋友们的兴趣出发,准备教学需要的材料,使他们融入手工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实际上是准备用橡皮泥捏出一朵花来,最后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片叶子;拿着剪刀准备剪一直小鸟却剪出了一只鱼。虽然结果不重要,但是这说明了一点,他们还无法熟练地控制指挥自己的双手,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手工制作。于是,在班级里,我们营造了自由轻松的气氛,提供了每一个人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幼儿以很高的热情,在学中玩,玩中学,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看着他们稚嫩的小手在折、拼、贴的过程中摆弄,动作越来越灵活,成果越来越精致。一个阶段的活动课下来,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动手能力的有所提高,他们不会再像我们刚接触他们时,对手中的物体无所适从。当我们需要剪一个圆形时,他们不会再像刚开始时那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交上来一张多边形;我们规定剪一张长方形时,看到的也不再是齿轮。在近一个阶段的观察中,我们发现他们手上拿的最多的也不仅仅是铅笔和橡皮,甚至是用完的稿纸也会拿起来随意折叠,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意识到动手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所以,手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使幼儿拥有健康的体魄。二、手工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影响(一)开发大脑手是幼儿感悟世界的重要器官,受大脑支配,同时又对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左脑主要支配语言、逻辑、数学符号等,右脑主要负责音乐、绘图、空间位置形态等。左右半球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互相促进。但是大部分教师往往更关注于左脑的语言、逻辑,却忽略了负责空间知觉、艺术欣赏的右脑,这十分不利于全面开发幼儿的大脑。手工活动是典型的脑、眼、手同时协调的运动,同时调动了儿童的各个部位感官的活动,在进行手工活动时,绘图、空间位置的感知得到了锻炼,有利于学生的右脑的开发。(二)激发想象力,发展创造力,活跃思维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已表明,一个人的素质和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时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同样培养一个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也在幼儿期。[2]幼儿虽然不像科学家那样发明,艺术家那样创作,但是他们存在着很多可以被挖掘的创造性思维。艺术美不是生活的原型,是在构图、设色、造型等方面经过人们头脑重新加工组合而产生的创造之物。[3]幼儿在利用废旧材料在进行手工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通过搓、拍、捏、拉、剪等手段将自己从社会中获得的一点点体验转化为美术形象,这一转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造过程,通过感知、思考,最后完成作品,无形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手工活动中孩子可根据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对材料进行不断探索和发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手工活动中主题与材料的开放性使得幼儿还原自由,他们敢于大胆地尝试。因此他们在手工活动课堂中,思维可以比其他课堂上更开阔,充分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对想象中的东西进行创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他们认为天是有重量的,水是有形状的。手工是一种表现创作过程,给幼儿很多的想象空间。在从虚到实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使儿童的思维活跃起来,有效的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幼儿刚接触外面的社会不久,他们对外界有太多的好奇,在我们的课堂上他们常常会问我们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兔子的眼睛要用红色的橡皮泥做,为什么剪纸中福字人们要倒粘在门上,他们总是抓到一个问题就打破沙锅问到底。幼儿最爱想象,我们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儿童在美术中比在其他学科领域中能更大程度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因为每个儿童会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方式完成美术作业。这些品质极大降低了挫折感对儿童的危害。解决问题的试错法在美术中完全可以被接受,美术对错误的谅解和新的尝试有着更宽松的态度,而且不存在任何需要记忆的唯一正确答案。愉快往往来自行为本身,所以美术被人们称为“无错误的学科”。[4]由于绘画、工艺最后逼真效果并不是唯一标准,就算儿童的作品不合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被轻易的否定或斥责,所以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条条框框。在老师和学生充分互动中,真正让学生成为活动的小主人,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调查中我们得知,有些家长认为除了语文数学外其余的活动都是浪费时间,每天让他们识字,读书,写作文,甚至连周末也不停歇,孩子机械的学习,每天忙着抄写生字,背课文,却不知道作文素材从哪里寻找。这种呆板的的生活,机械的“填鸭式”,对于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然而手工却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拥有智力水平。孩子们享受到了手工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三、手工对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影响在幼儿园里我们发现,有部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既缺乏规则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不会主动协商、不会合理分工合作、也不会交流。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只会哭,或者告诉老师家长甚至自己发起攻击行为来解决。当同伴遇到困难时也袖手旁观不会主动帮忙。当工具不够时,不知道谦让和轮流使用。这样发展下去可能导致孤僻,甚至自闭,十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图3-1手工课上孩子们在快乐的准备中而在手工活动过程中,许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群体活动为主。在准备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小队员们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你一句我一句,虽然过程中少不了争端,最后还是开心的结束任务。我们还发现了一点,当有些孩子争吵到哭鼻子时,那些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学会像爸爸妈妈安慰自己一样去哄同伴。这就锻炼了孩子与人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活动使孩子们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同伴的真实想法。学会理解别人,逐渐掌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懂得了分享、容纳、商量。遇到困难敢于向同学老师请教,与同学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在活动中使幼儿懂得和伙伴们一起合作,互相补充不足之处,齐心协力完成的作品。在这过程中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共享合作的成果。这样的协作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促进幼儿互相谦让、协调、合作等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四、手工对幼儿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的影响儿童空间感知能力不是从学数学开始,往往是从用硬纸制作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立体图形开始形成的。学会了用彩泥塑造球形、立方体造型,了解彩泥的可塑性质,掌握搓、团、压扁等技能,体验物体的立体构成。活动中加深了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通过拼贴,摆弄等过程在娱乐中感受事物的变换,理解了圆形和球体的区别,长方行和长方体的特点,他们基本能辨别什么是平面图形,什么是立体图形,把几何形图行拼成各种造型图案,并且知道构成物体的各个部分与其相应位置关系。就不需要教师在数学课上大费周章的用枯燥的语言去解释描述什么是平面,什么是立体。幼儿在置身在多彩的手工世界里,同时也培养他们对色彩的兴趣,看到红色能够想到太阳的炽热,黑色能感觉到夜晚的迷离。当我们要求画一幅四季图时,有的学生已经潜意识的学会使用红、黄、蓝、绿的色彩勾勒出春夏的生命,灰色、黑色冷色系来表示秋冬季的萧条,可以看出他们逐渐注意到了不同色彩之间的特点。一个物品、一个场景、一道风景,甚至是一个情调,当它被用泥土、画布或颜料再造出来的时候,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它了,它们从日常联系中脱离出来,显示其美的一面。一只苹果被固定在画布上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它完美对称的形体、蜡一样光滑的外壳和令人愉快的色泽,而不是它们甜美的滋味和清脆的口感。[5]因此,一双经过艺术品浸润的眼睛转向现实时,能看到一双实用的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一片草地不只是一个放牧的场地,还是一个风吹草动、自由驰骋的广袤空间。一头公牛也不再是供宰割食肉的牲畜,还是坚韧、雄壮的生物。[6]例如在完成金鱼编织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金鱼的鱼鳞和鱼鳍,了解到金鱼的各种信息,从而开始关心金鱼的生活习性;在制作一多盛开的玫瑰时,不仅感受的花朵的绽放,还体会的春天的魅力和大自然的奇特。当幼儿利用五颜六色卡纸拼图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非常专注,下课铃声响了还是不愿意走出教室,完全置身于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不仅学会正确安全的使用剪刀,剪出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各种组合形体,并拼贴成画,还培养幼儿了对色彩的兴趣,能注意各种色彩的差别,在图案拼贴中感受到色彩的谐调美丽,体验对称感、平衡感。因此,手工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使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赋予幼儿一双发现生活中美的眼睛。所以手工活动,对幼儿的感知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感性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培养了幼儿视觉的敏感性,而这种敏锐的感性也是他们获得知识信息所必须的品质。手工活动可以使幼儿学会观察,掌握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对个体有一个较完整系统地了解。在观察的同时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幼儿形成了对这些特征的敏感度,不再对身边的一些东西熟视无睹。这样幼儿会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五、手工对幼儿学习品质与模仿能力的影响(一)建立稳定的学习兴趣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对于任何人来说,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终身受益。手工
本文标题:毕业论文分析手工对幼儿能力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5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