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有人认为,译者一旦找出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性,问题就容易解决了。答:不同意。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必然要将其差异性充分了解,才能更好的进行交流和互动,但是,如果不能顺利的传达双方语言之间的意义,也不能真正地完成了翻译的任务。因此,中英互译便存在了一种不可译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在处理一些差异性问题时,既要正确地理解原著的意思,也要尽可能多地吸收原文的文化养分,然后通过翻译技巧纯熟运用,寻找最佳译法。例如《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叫“卜世仁”,其实意指“不是人”,如果将其译为HardlyMan就可做到一箭双雕,因为Hardly既符合西方的姓氏,也没有失掉汉语“不”的意思。总而言之,在理解两种语言之间差异性的同时,也要对文体、文化、句法等做技巧性的处理,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的任务。(2)翻译是否有万能的方法和技巧?不是。翻译的类型是各种各样的,在翻译不同文体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只用“一把钥匙去开几把锁”的方法去处理。比如,针对不同的文学体裁有不同的翻译方法,比如说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应该尽量做到让文字通俗易懂。因为儿童文学的受众主要是小孩子,小孩子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都比较低,较为平实的文字可以提高儿童阅读的兴趣。这里有一例句:Itwasgettingdark.如果我们将其翻译成“暮色将晚”等说法对于儿童来说未免有些太文绉绉了,所以我们最好还是以比较平和、简单的语言,翻译成“天黑了”会更适合儿童读者们的思维。同样,在翻译法律体裁的文本时,就应该做到语言的准确和简练,确保没有文字漏洞。因此,翻译是没有万能的方法的。(3)为什么准确地说歌曲的译配而不是歌曲的翻译?翻译是指把原来的歌词,原原本本的变成另一种读者熟知的语言;而事实上,在歌曲的翻译中,不仅要把原词翻译出来,最重要的是合辙押韵,所以歌词必须要有改变。对于歌曲而言,歌曲的节奏类型和节拍都已经由原作者框定好了,因此在对其翻译时,译出的歌词必须服从于原作者已框定的旋律走向、节奏类型,这就不仅仅是将歌词翻译而已,而是为了便于演唱,这更多的是要求变译,即根据通常的字面翻译使得歌词能配合原歌的曲调。这一“配”字,正是歌曲译配艺术价值的关键。译出了词,还要因曲变通,为配合曲调而进行或大或小的改动,使译出的词与原曲结合得自然妥帖,如果在节奏组合、旋律线的发展、音区的选择以及歌唱发声吐字等方面不精心构思和安排,不顾词的表现需要和词曲结合的语言清晰度,仅仅翻译歌词便会失去歌曲的价值。(4)翻译儿童读物的译者需要注意什么吗?翻译儿童读物的译者除了和其他译者一样要事先了解读物的全文和背景之外,还要特别注意读者对象的群体接受能力和喜好。同时译者也要清楚儿童读物对于儿童心灵的陶冶,对于儿童的智育、德育、美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翻译儿童读物时,须时时想到读者是儿童,须使用适合于儿童的语言。儿童喜欢形象生动、明白流畅的语言,同时也喜欢韵文,因为韵文便于朗诵,易于记住。因此翻译时要多考虑有趣的韵文顺口溜等形式,用尽量用简单灵活的语言去解释儿童作品中的谚语等深层次的俗语。(5)你认为在汉诗英译过程中译者棉铃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汉诗英译过程中译者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实现意境的传达。意境既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质,也是其魅力所在。意境包括了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和诗人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两个方面,前者是“境”,后者是“意”。只有两者做到有机统一才能取得浑然一体的效果。然而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是非常复杂的,诗人通过发现和提炼就形成了诗作中的意象,于是就组合形成了一个意境。此外,由于中国古代诗词在建行形式和音象形式上的严格要求,诗人在意向组合中更是困难重重,因此意境是汉诗的灵魂所在。因此,意境的传达成了汉诗英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因为如果没有实现意境的传达,那么翻译只能是不完成的,所以这是最大的困难。(6)请列举2个你认为最成功的电影片名翻译,并说明其成功的理由。将影片《WaterlooBridge》翻译成《魂断蓝桥》,避免了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采用意译法创造出一种诗意的意境,气氛,浓缩了原语观众的感受。《魂断蓝桥》的翻译恰恰是对影片内容的剖析和总结,用词上增添了电影没干,使得观众一眼看去立刻能感受到美好的气氛,受到吸引,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浪漫、凄惨的爱情片,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电影内容。将《Seven》译为《七宗罪》满足了译版观众的的文化理解需要,Seven,这一片名有很深的宗教内涵,而没有相思宗教背景的中国观众很难从这个数字中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影片其实讲述了一个变态杀手制造的七次案件,作案手法和内容皆出自于《圣经》中提到的人类的七大罪恶,所以译者给出了《七宗罪》这样一个译名,使观众一眼看去,就能了解影片的大概内容,而不会产生误解。
本文标题:英语翻译-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7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