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关于代工帝国--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思考公事管1102班2401110232号李鸿发一、富士康简介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创立,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跃居《财富》2010年全球企业500强第112位。2011年7月29日总裁郭台铭称,未来3年内将新增100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富士康将加快转型步伐。二、事件回顾员工被要求签订不自杀保证书,宿舍外竖起防止员工跳楼自杀的安全网,你会作何感想?去年1月至8月期间,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陆续发生了17起自杀事件。这一系列被媒体称作“连环跳”、造成13死4伤的惨剧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我将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尝试对此事件作一番研究。三、事件原因分析针对此系列事件,有很多观点,而且都有一定的依据与合理性:工作压力过大,紧张情绪未有效解决、精神文化需求未能满足、心理健康与建设问题以及企业道德问题忽视等等。但这些仅仅是表面原因,如果撇开这些因素作一番更深入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实质上还是经济问题。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展开原因的分析。(一)企业性质与生产方式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要想更透彻的审视事件背后的真正驱动因素,必不可少的要认识清楚企业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生产内部的复杂关系。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人和人之间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而非公有制中的私营与外资则按照生产要素分配,实质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关系的按资分配。尽管非公有制经济不完全等同于私有制经济,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制度还不够完善,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还是保留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运营特点。富士康是台资民营企业,注定其私有制的性质,所以必然渗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尽管具备了现代先进企业的诸多要素,如机械化程度高、福利多样等,但剥去这些表层的外壳后,其本质还是资本主义剥削,只不过多了中国特色如:人力资源的广泛与饱和。以一个更大的视角,把富士康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分析,很容易看出,富士康的运营与快速发展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调相一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需要运用非公有制刺激生产力发展来支持公有制发展,因此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富士康正是抓住这样的机遇,通过维持劳动力的低工资和低权益,疯狂代工生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外需求,实现赢利的快速增长。富士康很形象的还原了英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国工业时代的扩张历程,是新版的资本扩张。由此带来了新一轮的剥削狂潮,工人也必将受到更加残酷与严峻的身心挑战与压力。(二)工人资本化富士康在招工简章中提到其经营理念为“以坚定及无私的理念贯彻谋求员工、客户、策略伙伴、社会大众及经营层的共同利益之高标准公司治理”。由上述对富士康私有化的性质的分析可以知道谋求员工的利益是绝不可能最大限度实现的。富士康这个将代工行业做到“极致”的“超级世界工厂”,只不过是中国众多代工厂中的代表,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一个缩影。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的幕后黑手正是垄断资本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生产方式不改变,这样的世界工厂模式不终结,悲剧难免重演。在富士康的管理体制中,“工人比机器还要像机器”;“空调都是用来给机器服务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劳动关系的最底端,他们的地位甚至低于没有生命的机器。“工人只是车间里的一粒灰尘,工人是用来被机器损耗的”,这是去年6月-8月底期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大学在内的,来自两岸三地20所高校的60多名师生分头对富士康的大陆工厂进行了实地调查时一个工人对“工人与机器”关系的精辟概括。富士康员工与老板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雇佣劳动就是劳动者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并提供剩余价值的劳动,也叫做工资劳动。工人只是劳动力,是一个劳动的机器,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就是为了使用劳动,而劳动力的卖者自出卖劳动力后就成为事实上的工人,尽管在当代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并不是完全符合,因为劳动者依然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具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劳动者必须为生计而被迫选择出卖部分劳动力弥补发展资料,但资本家绝不会仅仅使用劳动者被迫出卖的部分劳动力,而是强迫工人进行超额劳动,于是,黑暗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由此开始了,它具有二重性,即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富士康表面上为工人提供了食宿、服务和娱乐设施等“便利”,但实际上工人的休息时间、生活空间都被纳入工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工人的生活空间仅仅是生产车间的延续,工人的饮食、睡眠、洗浴甚至娱乐等日常生活也像流水线一样被安排,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工人作为人的全面需求,而是为了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时间里再生产出工人的体力,以满足工厂生产的需要。由此,工人便被无形的资本化了,由“社会人”不断地转向“经济人”,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开始逐渐产生。(三)富士康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弊端与工会角色富士康员工受到繁重的工作的压迫及紧张情绪,根源于富士康超额度与超常规的劳动量,即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表现。根据“连跳事件”前后不同的做法,我将富士康生产剩余价值的方式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事件前):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的情况下,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方法是富士康最典型的剥削工人的方式,表现在:(1)强制加班、超时加班,加班时数超出法律规定;(2)富士康“拖班”现象严重,常常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3)滥用综合计时制,违反有关法律条文;(4)“义务加班”时间不计入工人的工作时间,没有任何报酬;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5(5)产量指标制定不合理,生产量不断增加。第二类(事件后):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方式不但没有减轻员工负担,反而增加其压力,表现在:(1)泰勒制与福特制管理:“把人当机器,活着没意思”富士康的泰勒制、福特制管理无疑有益于提高生产率、有益于实现对工人的控制,但是同时也加重了劳动异化的程度,掏空了工人的劳动价值;(2)订单没变,生产时间缩短了,自然单位时间的产量就要增加,员工被剥削得更严重了!(3)另一方面,富士康通过加大工作强度、提高效率限制加班时间,同时克扣工人加班费,工资明升暗降。由上述两种方式可以基本发现其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依照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P80)可知: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分工愈来愈细,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工序和操作单一,劳动节奏紧张,工人场进行单一劳动操作感到单调乏味,必然影响剩余价值的增长,所以应该采用工作轮换制和弹性工作制日,而富士康却确保每个工人不需要专门知识和专门训练便能进行标准化的操作。工人们不需要思考,只需严格地执行管理部门的指示,机械地重复几个简单的操作。其次,福利待遇制度一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没有稳定性,调动不起员工的积极性,富士康为应对公关危机,在提高基本工资后,取消了工人的年资津贴和季度奖等福利,提供免费的住宿与伙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食也是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导致工人生活环境与休息环境恶劣;最后,“民主管理”制度的主要形式——工会名存实亡,也有工人表示,工会在富士康严密的行政官僚体系中根本不能发挥作用,实际成为了富士康经济管理阶层的附庸。根据权威调研报告的结果,在1736位问卷调查受访者中,近九成工人表示自己没有参加工会,四成工人表示工厂没有工会,大部分工人不了解工会的职能,工会未能尽职尽责,是富士康工人普遍感到无助和绝望的原因之一。工人的声音得不到倾听,诉求得不到满足,最终只能被迫沉默。要改变这种状况,工会就必须改变目前这种作为工厂附庸的角色,回归以工人为本、切实为工人谋福利的本色!(四)机器排挤人的现象2011年7月29日总裁郭台铭称,未来3年内将新增100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这一消息与战略无疑给工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机器生产加强了富士康员工的剥削。大量的学生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地输入进富士康,扩大了资本剥削的范围。另外,机器的使用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使劳动力不断贬值,它不仅创造了延长工作日的新条件,也创造了延长工作日的新动机,使劳动者拼命地赶超,以保证自己不被淘汰而失业,即所谓的“机器排挤人”的情形。四、促进富士康模型类企业良性发展的建议与措施对于企业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企业要寻求发展,不能不考虑利益。企业最终目的是通过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来获取合理的利润;但企业绝不能过分强调自身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责任与企业道德。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富士康作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营企业,确实推动了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并不抹杀,但其更应在企业间形成一种示范作用,不仅在业绩上,还应在社会责任与企业道德的承担上。针对“连跳事件”,更应反思与改善,以谋求富士康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更多类似富士康模型的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使其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切实维护与保障广大职工的利益,应着力采取以下五个方面措施:一是国家应非公有制经济制度的完善与规范化引导。国家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以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应在毫不动摇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时要注意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使之稳定发展。二是企业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工会切实回归履行维护工人权益的使命。不断强化职工维权意识,加强企业员工尊严教育;三是政府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加强劳动监察的职能,定期对企业进行劳动强度及生产车间的现场测算,监督其工作时间与劳动定额的规范性;四是加强对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关心其生产生活健康,设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与工作;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政策,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改变原来的出口导向型即以投资和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发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内生动力。不断提高“两个比重”,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在GDP的比重明显上升。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但同样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参考资料:“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总报告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论文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8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