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4--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卷名称:2014年1月中医护理学基础正考满分:100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是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分值:1分)A.直接伤及内脏B.影响脏腑气机C.容易损伤脾胃D.影响病情2.“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分值:1分)A.虚寒证用寒药B.实寒证用寒药C.假热证用寒药D.假寒证用寒药3.哪项不是寒凉药所具有的作用(分值:1分)A.清热B.泻火C.助阳D.凉血4.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分值:1分)A.血液生成与运行方面B.调节全身气机方面C.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方面D.调畅情志活动方面5.施灸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分值:1分)A.先灸头面部后灸四肢部B.先灸胸腹部后灸腰背部C.壮数先多后少D.艾柱先大后小6.下面哪一种手法不属于推拿手法(分值:1分)A.摆动类手法B.振动类手法C.挤压类手法D.端提接骨7.具有清热、泄火、燥湿作用的是(分值:1分)A.辛味食物B.甘味食物C.酸味食物D.苦味食物8.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属于(分值:1分)A.佐助药B.佐制药C.反佐药D.使药9.中脘穴位于(分值:1分)A.脐中直上1寸B.脐中直上2寸C.脐中直上3寸D.脐中直上4寸10.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分值:1分)A.心的功能B.脾的功能C.肝的功能D.肺的功能11.下列各项,属于相克关系的是(分值:1分)A.木和土B.木和火C.火和土D.土和金12.肝开窍于(分值:1分)A.目B.耳C.舌D.爪13.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酸腐臭秽者,多属(分值:1分)A.大肠湿热B.肝胃不和C.伤食积滞D.寒湿内盛14.耳舟位于(分值:1分)A.耳屏与对耳屏之间凹陷处B.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处C.对耳屏与对耳轮的凹陷处D.与耳轮相对呈“Y”字型的隆起部分15.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正确的是(分值:1分)A.手太阴脾经B.足太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手少阴心包经16.具有软坚、散结、润下等作用的是(分值:1分)A.辛味食物B.咸味食物C.酸味食物D.苦味食物17.提示疾病发展转折点的是(分值:1分)A.自汗B.盗汗C.大汗D.战汗18.下列哪项是热邪的致病特点(分值:1分)A.可引起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B.常可见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症状C.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及肌表等部位D.易煎熬消灼人体的阴液,使阴津耗伤19.下列不能用来煎药的是(分值:1分)A.井水B.开水C.自来水D.纯净水20.具有发散、行气之功效的是(分值:1分)A.辛味食物B.甘味食物C.酸味食物D.苦味食物二、填空题21.风邪为患常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如在临床上见到的()、()、()及()等症状。(分值:4分)答: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22.重痛多因()所致。(分值:1分)答:湿邪困阻气23.()为髓海,()为水谷之海,()为气海。(分值:3分)答:四海中脑、冲脉、膻中24.气的升降失常主要包括()、()、()、()和()等几个方面。(分值:5分)答: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25.基本行针手法有()、()。(分值:2分)答:提插法捻转法26.舌诊主要观察()和()两个方面的变化。(分值:2分)答:舌体、舌苔27.药味的加减,如果改变了(),必然使方剂的主治和功效发生根本改变。(分值:1分)答:君药28.施灸的顺序是()。(分值:1分)答: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29.君药的涵义是()。(分值:1分)答: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三、名词解释30.既病防变(分值:5分)答: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疾病发生后,由于邪正力量的变化,就产生了疾病的变化。31.阿是穴(分值:5分)答: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32.热证(分值:5分)答:主要指人体感受温邪.暑气或寒邪化热而引起的热性证候。如身热汗多。发热喜冷。手足烦热。33.滞针(分值:5分)答: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四、问答题3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哪些内脏有关?试作具体说明。(分值:8分)答:女子胞,又名胞宫,胞脏,子宫,子脏等。为奇恒之腑之一,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从现代生理学来看,它应包括妇女整个内生理器官女子胞与心,脾,肝三脏的关系也很密切,因月经来潮,以及胎儿的充养均依赖营血。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脾统血又是生血之源,所以当心,肝,脾三脏上述功能失调时,亦往往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如常见的心脾两虚证,因化血无源,或思虑太过,心血暗耗,而月经量减少,衍期或经闭,若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月经淋漓不止,若脾气虚而中气下陷,还可导致胞宫脱垂,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致血瘀不行,则经闭,或血瘀胞中等。35.试述脾主统血与肝主藏血的生理功能。(分值:8分)答: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肝脾之间只有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胆汁才得以正常的分泌和排泄,脾胃升降有序。36.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分值:8分)答: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主要内容如下:(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阻滞不畅,常可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状。此外,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湿,其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留滞体内,常先困脾气,使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水湿停聚,出现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2)湿性重“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若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输布受阻,故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又称“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言。其临床症状,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邪秽浊的临床表现。(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黏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多黏滞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湿邪伤人,其病多见于下部,如下肢水肿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37.举例说明腧穴的治疗作用。(每个作用举一个例子)(分值:8分)答:1.近治作用这是所有腧穴主治作用中具有的共同特点。凡是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疾病。2.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疾患的作用。3.特殊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38.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分值:8分)答:(一)对立制约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对立的阴阳双方时刻都在相互对立的状态中相互制约着。如寒凉与温热,水与火相互对立;同时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凉可以降低高温,水可以灭火,火可以蒸化水液等。温热与火属阳,寒冷与水属阴,这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阴阳双方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平衡。就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言,功能之兴奋为阳,抑制为阴,兴奋制约抑制,抑制制约兴奋,兴奋与抑制相互制约,从而维持人体功能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二)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兴奋属阳,抑制属阴,无兴奋就无所谓抑制,无抑制也就无所谓兴奋。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等等。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中医学把阴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互根”。(三)消长平衡“消”是消弱、减少:“长”是增强、增长。阴阳消长是指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始终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所谓“消长”,是说一方增长,会削弱对方的力量,导致对方相对不足,即“此长彼消”;或一方的不足,导致对方的相对亢盛,即“此消彼长”。阴阳双方在这种消长变化的运动中,维持着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所以说,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始终贯穿着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是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称为消长平衡,它也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四)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从而使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化,疾病过程中寒证、热证的相互转化都是阴阳转化的实例。需要指出的是:阴阳消长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质变阶段。阴阳转化有渐变、突变两种方式。如一年四季中寒暑交替,一天之中昼夜的转化即属于渐变的方式;夏天极热天气的骤冷和下冰雹,属于突变形式。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就是“重”或“极”,即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的“重”和“极”就是促成转化的条件。如急性热病中,由于热毒极甚,正气大伤,在持续高热,大汗淋漓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即属于阳证转化为阴证。此时,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阴又转阳,病情又可转危为安。此病例中热毒极盛,致阳气随津液外泄就是阴阳转化的条件。阴阳的转化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量变,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
本文标题:2014--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0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