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㈠背景分析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新世纪的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开展深层次地改革。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就是教育信息化,在学校大力开展信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新世纪人才至关重要的一项基本素质是信息能力,它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活,用于学习的基本能力,它是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从小学开始培养少年儿童的信息素养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国家信息化,为培养大量各行各业需要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基础工程,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培养学生读、写、算一样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信息素养。但由于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时间不长,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的信息素养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纵观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受原来的计算机课程的影响,在传统课堂中开展,教师照本宣科向学生灌输所谓的信息技术,以考试为指挥棒引导信息技术教育,从而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2、随着信息素养教育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资源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的高速增长令人难以预测。如何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整合,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3、目前,中小学教师中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⑴教育观念保守,教学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忽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匮乏,或者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使用;⑶教育内容陈旧,缺乏相应的实践性操作环节,不能与基础教育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并没有落到实处。4、目前,网络教育正蓬勃开展,如何创设研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的学习环境,探索出适合不同情况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5、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等同于计算机课的教学。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从大纲的制定、教材编辑到课堂教学、教师的观念等,实际上还停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上,地点上看还是教室、机房轮流转;形式上看还是班级授课制,先讲后练或边讲边练;内容上看各年级各种教材都是雷同的。至于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探索到什么、怎样探索、如何加工,并没有引起有关人士足够的重视。据此,我们拟提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信息素养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㈡研究的目的意义我们认为,在信息考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信息素养是新时代基础学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崭露头角,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使“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信息素养与读、写、算等能力一起构成新时代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2、把信息素养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教育的现代特征,也是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也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开拓出充足的空间。现行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准确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把握了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从而找到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二、课题界定所谓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筛选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从小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特性和小学生直接经验较少的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的优势,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开设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信息技术课,优化学校信息环境,大力开展教学改革,从信息教育的教学模式、信息素养的阶段发展模式展开研究,让学生通过小学低、中、高三个年级阶段的培养,初步达到上述要求,为全面素质的提高打下重要基础。三、研究综述㈠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学习资料,借助与他人(教师、学习同伴等)的交互,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该理论强调:⑴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⑵情境对意义建构和学习的作用;⑶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支持学习;⑷教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⑸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督促,激励和帮助;⑹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2、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独立性是对自我的认识和不断完善,主动性实质是对现实的选择,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而创造性则是对现实的超越。在学生信息素养形成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3、儿童心理学理论。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学龄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发育生长最旺盛、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是行为习惯,态度,技能,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现代教育特点,在这个时期内尽早开展信息技术启蒙教育,进行信息素养的早期培育,直接关系到个体以后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4、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㈡思路框架本实验以上述理论作依据,注重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和条件,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作指导,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和现代教学设备作用,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进行整合,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学习条件和环境,有层次地开展信息素养的培养,开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关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自主——互助——协作——探究”教学模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四、研究目标1、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进行小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素养、信息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的探索。全面提高信息素养。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发展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研究。通过实验构建在小学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3、小学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发展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生自主学习模式。4、探索儿童信息素养启蒙教育的理论和经验,撰写出具有教高水平的实验论文和经验总结,并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五、研究内容㈠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信息兴趣的培养研究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现实中,计算机高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电脑方面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之平时刻苦努力的实践操作,就会日见成绩。领略到学习带来的愉快后,就会更加精神振奋,乐此不疲,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天长日久,学习信息技术就成了一种乐事,一种必须了。㈡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信息意识的培养研究信息素质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调整教材和教学方法,采用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以切实提高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水平及实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个长期的、任重道远的但又是与时俱进的教学目标。我们的实践刚刚开始,但方向是对头的,前途是光明的。为此,我们十分注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的培养。1、强烈的信息获取意识。具体表现为:对信息、信息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有正确的理解,具有强烈的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遇到问题能想到是否可以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善于将信息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联系,善于从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时能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认识到获取信息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懂得自觉学习,能主动积极地去吸取新信息和研究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等。2、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网络信息内容丰富多彩、包容万象、良莠交杂,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往往无法能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和污染等等各种现象。这对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做到在网络教育教学中应具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参与意识,主动和学生进行多渠道思想道德信息沟通,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课外辅导、思想教育。让自己和学生都有能安全地在网络环境中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㈢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各项信息能力的培养研究1、信息处理能力。最初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几乎都认为其核心问题是对信息的处理,其内涵包括从采集信息到发布信息的整个处理的流程。早在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就给出了这样的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我国学者也有这样的观点,认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恰恰就是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指恰当地选择各种信息工具,主动地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采集信息包括:检索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包括;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等;发布信息包括;表达信息、发表信息、表现信息、呈现信息”。2、信息交流能力。信息交流“在传播学上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感情等现象。”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形成的主要条件,没有信息交流就没有人群、社区、民族、国家乃至抽象或具体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技术是基于人的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从文字的产生、印刷技术的发明到计算机、因特网的广泛运用,都说明了信息技术产生的原初动力是源于人类信息交流的需求。3、信息问题解决能力。随着信息技术人性化改革的浪潮,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已经不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象牙塔,也不是只被少数社会精英所掌控的稀缺资源,信息技术工具,信息技术教育也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社会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人的发展也需要信息技术。从信息技术的社会意义而言,只有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社会活动中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结合起来,才能显示其巨大价值。离开了问题解决,信息技术将失去意义;离开了信息技术,产生了信息时代的问题也将难以解决。4、信息文化多重建构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科学范式的革命,更带来了文化范式的革命,个体与社会的价值观、伦理观面临着全面转型;社会需要重建文化体系,个体也在重建文化体系,这种重建是一种多重建构。多重建构既意味着建构主体的多重,也意味着被建构者的多重,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消失,也意味着建构内容、方式、途径、结果等全方位的多重。无疑,信息技术教育是进行这种多重建构的重要力量,信
本文标题: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0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