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1整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内容:教材40到44页。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自然数、小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整数、小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2.使学生巩固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相关概念,认识这些概念的联系,并提高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概念1.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提问:根据上面每个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怎样的数是分数吗?(板书:分数的意义)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什么叫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2.说出下列各题的商。2÷94÷13提问:在上面算式里,能用整数表示这些算式的商吗?像上面这样两个数不能整除时,用什么数来表示商?指名学生口答商是多少。提问:除法与分数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3.复习分数的分类。(1)提问:我们把分数怎样分类的?(2)做“练一练”第3题。指名学生口答。(3)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的?(接“真分数”和“假分数”板书:分子分母分子≥分母)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值有什么区别?(4)提问:假分数可以改写成怎样形式的数?带分数和整数能改写成假分数吗?(5)做“练一练”第4题。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假分数怎样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带分数或整数怎样化成假分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24.复习最简分数。(1)提问:怎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谁来举几个最简分数的例子?(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分数都是最简分数。①4米是6米的()。②9千克是12千克的()。③5厘米是1O厘米的()。指名口答后提问:这里的分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三、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概念做“练一练”第5题。让学生填()里的数,然后口答,老师板书出97.5%提问,97.5%是什么数,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合格率97.5%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合格的零件数占零件总数的97.5%)从上面的数里,你能知道怎样的数叫做百分数?(板书:百分数的意义)请你说出几个百分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3常见的量教学内容:书4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并掌握各类量相邻计量单位的进率。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对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学习过程:一、激趣引入板出:5()=5000()8()>8()提问:老师在黑板上写了2个奇怪的式子,你能想办法让这些式子成立吗?学生填空。教师小结:单位名称的作用真的很大!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常见的量。二、梳理知识1.回顾单位。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计量单位?你打算怎么整理?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汇报整理方法。2.小组整理,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沟通联系。(找2-3人汇报)提问:哪几类计量单位间又存在着联系?(1)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2)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追问:有联系,也有区别,你能以1分米、1平方分米、1立方分米为例,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说,教师画出三者的示意图。4.复习进率。要求: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打开作业纸,边想边填。填完后同坐互相看一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4看填的对不对?汇报:(1)用1分钟的时间看一看,并与自己写的比一比,是否相同?(2)你觉得哪几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要特别提醒同学注意的呢?三、综合练习。教科书48页的练习。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5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科书58——60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认识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对一些分数计算采用简便算法。2.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其合情推理的能力,培养其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建立初步的数感。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使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同时让其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结合相关内容,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课件显示)a·b=________(乘法交换律)(a·b)·c=________(乘法结合律)(a+b)·c=________(乘法分配律)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0.25×98×4(1.25+0.9)×8学生独立练习。汇报时,指名说说计算时应用了什么定律。要求学生运用计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2)小组交流:学生分4人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着重讨论:①计算中应用了什么定律?②这样算,简便在哪?(即有什么优势或避免了什么麻烦)(3)全班反馈:指名到展示平台前进行汇报。二、综合练习教科书58——60页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6方程教学内容:教科书62——6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2.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理念: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为主。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复习解简易方程,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2)乘法交换律。(3)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你能举例说明吗?(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重2千克,用a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小红的体重就是a-2。)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三、复习解简易方程1.复习方程概念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7(1)等式的意义: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如:3+6.5=9.5、7-4.2=2.8、3.6×0.5=1.8、3.5+x=9.5等都是等式。(2)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首先要看这个式子是不是等式,接着再看这个式子中是否还含有未知数。如3.2x=8、11x=363、x+7.6=11.4等都是方程。(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35÷7=5、2x=0、3.5x=4、11.2-x=11.14等都是等式,但35÷7=5不是方程。2.复习解方程(1)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32是方程x-32=0的解。(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如:4x=6解:x=6÷4x=1.5提问:解题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进行验算?解方程的依据:A、四则运算之间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B、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3)解方程应注意: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四、综合练习教科书62——62页的练习。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8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内容:教科书63——6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异同点。2.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重点难点: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1.让学生举一个正、反比例的例子,说说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1)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2)指生在班内说。2.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式分别是什么?生答后师板书正:y/x=k(一定)反:x·y=k(一定)二、归纳正、反比例的异同点1.小组合作: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正、反比例的异同点。2.交流。我们组是用表格表示的正比例反比例相同点都有一个不变量两个变量不同点比值(商)一定x/y=k(一定)积一定xy=k(一定)3.讨论:如果我们用a、b、c表示三种量,用a×b=c表示它们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比例关系呢?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9(1)独立思考。(2)指名回答。(3)归纳板书:a一定,b和c成正比例;b一定,a和c成正比例;c一定,b和a成反比例。提问:为什么根据一个乘法式子就能判断两种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呢?(根据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积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两个因数分别相当于除数和商。)(4)自己举一个熟悉的三种数量关系,说一说它们存在怎样的比例关系。三、综合练习教科书63——64页的练习。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10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66——6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创新意识,发展数感。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发现和欣赏数学美。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规律师:(教师巡视一周,仿佛在数一数班级有多少人)问:你们猜一猜老师在干什么呢?生:在数我们班级有多少人。师:你们的眼睛可真亮,都看出来了,那你能猜出老师刚才是怎样数的吗?生:12345------(板书)2468------5101520------师:你们可真聪明,都被你们猜中了,这几组数你们能接着数下去吗?生:能师:谁愿意给大家数一数?(指名数)师:大家都会数吗?(会数)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看到前面的几个数就能接着数下去呢?生:因为这几组数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都找到了这几组数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二、探索交流,找出规律练习教科书66页1小题。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11图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6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圆;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平面图形(一)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1.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你能够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老师板书分类:a.按照边分类;b.按照角分类。2.教师口述,学生作图(1)等腰三角形(2)等腰直角三角形3.判断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4.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二)复习四边形,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师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四边形?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121.复习图形特征出示: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小组共同回忆:(1)长方形有什么特征?(2)正方形有什么特征?(3)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4)梯形有什么特征?2.从图上看,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哪几类?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教师小结:由于长方形、正方形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2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