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分子生物学概念(全)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广义上,分子生物学也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规律。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的RNA分子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DNA重组技术:是将不同的DNA片段按照人们预先设计定向链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转录因子:是一群能与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专一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强度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C值:通常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C值反常现象:也称C值谬误。指C值往往与种系的进化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即基因组大小与遗传复杂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某些低等生物C值却很大。基因组:生物有机体的单倍体细胞细胞中的所有DNA,包括核中的染色体DNA和线粒体,叶绿体等亚细胞器中的DNA。复制子:单独复制的一个DNA单元被称为一个复制子,它是一个可移动的单位。一个复制子在任何一个细胞周期内只复制一次。复制起始点:是DNA链上独特的具有具有起始DNA复制功能的碱基序列。DNA半保留复制:DNA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子代DNA分子其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半保留复制。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是在DNA的后随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的最主要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另外,它还是半不连续复制。半不连续模型是DNA复制的基本过程。卫星DNA:是一类高度重复序列DNA。在介质氯化铯中作密度梯度离心时,DNA分子将按其大小分布在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氯化铯介质中,从离心管外看,不同层面的DNA形成了不同的条带。根据荧光强度的分析,可以看到在一条主带以外还有一个或多个小的卫星带。这些在卫星带中的DNA即被称为卫星DNA。自主复制序列:ARS.是酵母DNA复制起点,长约150bp左右,包括数个复制起始必须的保守区。超螺旋:DNA双螺旋本身进一步盘绕称超螺旋。单顺反子: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即一条mRNA模板只含有一个翻译起始点和一个终止点,因而一个基因编码一条多肽链或RNA链,每个基因转录有各自的调节元件。多顺反子:原核生物意指一个mRNA分子编码多个多肽链。这些多肽链对应的DNA片段则位于同一转录单位内,享用同一对起点和终点。组蛋白: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质,有六种类型:H1、H2A、H2B、H3、H4及古细菌组蛋白,它们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能够同DNA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非组蛋白:称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主要是指与特异DNA序列相结合的蛋白质。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高速泳动蛋白:是一类能用低盐溶液抽提、能溶于2%三氯乙酸的非组蛋白。DNA聚合酶:是细胞复制DNA的重要作用酶。DNA聚合酶,以DNA为复制模板,从将DNA由5'端点开始复制到3'端的酶。DNA聚合酶的主要活性是催化DNA的合成及其相辅的活性。复制体:参与DNA复制的蛋白质复合物。引物:又名引子。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引发酶:为DNA复制中引物-RNA的合成酶。引发体:是DNA复制过程中的一种负责专一性引发的多酶复合物,位于复制叉的前端,能够生成后随链冈崎片段合成必需的RNA引物。错配修复:是对DNA错配区的修复。通过母链甲基化原则找出母链与子链从从而修正子链上的错配的碱基。切除修复:DNA损伤的一种修复机制。直接切除受损的一条DNA片段,以其互补链为模版新和成DNA来取代切除的受损片段。重组修复:即双链DNA中的一条链发生损伤,在DNA进行复制时,由于该损伤部位不能成为模板,不能合成互补的DNA链,所以产生缺口,而从原来DNA的对应部位切出相应的部分将缺口填满,从而产生完整无损的子代DNA的这种修复现象。转座、移位:细菌、病毒和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上含有一段可在基因组中移动的DNA片段,这种转移称之为转座。转座子: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插入序列:是最简单的转座元件,因为最初是从细菌的乳糖操纵子中发现了一段自发的插入序列,阻止了被插入的基因的转录,所以称为插入序列(IS)。反转录转座子:指通过RNA为中介,反转录成DNA后进行转座的可动元件。这样的转座过程称为反转座作用。复合转座子:一类带有某些抗药性基因的转座子,其两翼往往是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的IS序列。启动子:是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的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一段DNA序列为增强子或强化子。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序列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模版链:DNA双链中的一条链,用于转录翻译复制的一条母链,叫做模板链,作为模板,用于转录和翻译。编码链: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DNA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RNA的序列一致,又称有义链。内含子: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序列。DNA上的内含子会被转录到前体RNA中,但RNA上的内含子会在RNA离开细胞核进行转译前被剪除。在成熟mRNA被保留下来的基因部分被称为外显子。内含子有时也叫内显子,与外显子相对。外显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它在剪接(Splicing)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在一个操纵元中至少在构基因群最后一个基因的后面有一个终止子。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的过程。即以双链DNA中的确定的一条链为模板,以ATP、CTP、GTP、UTP四种核苷三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转录泡:RNA聚合酶核心酶、DNA模板链以及转录形成的RNA新链三者结合形成的转录复合物。转录单元:是一段以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结束的DNA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反式作用因子: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上游启动子元件:将TATA区上游的保守序列称。转录的起点:是指与新生RNA链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的DNA链上的碱基。RNA聚合酶:以一条DNA链或RNA为模板催化由核苷-5′-三磷酸合成RNA的酶。是催化以DNA为模板(template)、三磷酸核糖核苷为底物、通过磷酸二酯键而聚合的合成RNA的酶。因为在细胞内与基因DNA的遗传信息转录为RNA有关,所以也称转录酶。核心酶: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5个亚基组成,没有δ基的酶叫核心酶。σ因子:是一种非专一性蛋白,作为所有RNA聚合酶的辅助因子起作用。ρ因子:是指在细胞遗传学当中,是一种与转录终止相关的原核蛋白,能识别终止信号,水解各种核苷三磷酸,使得新产生的RNA从三元转录复合物中解离出来,进而停止转录。非翻译区:不编码目标蛋白质肽链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序列。一般分布在mRNA的两个末端区域,5′非翻译区在翻译起始密码子的上游,3′非翻译区在翻译终止密码子的下游。反式剪接:是两条不同的pre-mRNA的外显子连接到一起。选择性剪接:是指从一个mRNA前体中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而最终的蛋白产物会表现出不同或者是相互拮抗的功能和结构特性,或者,在相同的细胞中由于表达水平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表型。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遗传密码子、三联体密码。指信使RNA(mRNA)分子上从5'端到3'端方向,由起始密码子AUG开始,每三个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遗传密码的简并性: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指编码同一氨基酸的几个三联体遗传密码中,一、二位碱基大多是相同的,只是第三位不同。起始密码子:起始点的密码子就叫做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1.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终止肽链合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三联体碱基序列。2.mRNA翻译过程中,起蛋白质合成终止信号作用的密码子。3.mRNA分子中终止蛋白质合成的密码子。反密码子:位于tRNA反密码环中部、可与mRNA中的三联体密码子形成碱基配对的三个相邻碱基。在蛋白质的合成中,起解读密码、将特异的氨基酸引入合成位点的作用。起始因子:是指翻译起始阶段端结合到核糖体小亚基上的一些蛋白质,翻译是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一部分。释放因子:识别终止密码子引起完整的肽链和核糖体从mRNA上释放的蛋白质。单一因子以数字排列,真核生物细胞的因子称为eRF。分子伴侣:它是细胞中的一类能够识别并结合到不完全折叠或装配的蛋白质上以帮助这些多肽正确折叠、转运或防止它们聚集的蛋白质,其本身不参与产物的形成。开放阅读框:是基因序列中的一段无终止序列打断的碱基序列,可编码相应的蛋白。信号肽:是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向分泌通路转移的短(长度5-30个氨基酸)肽链。无义突变:是指由于某个碱基的改变使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从而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中性突变:生物的进化主要由中性突变决定的,这些中性突变经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再经隔离形成新物种。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核定位序列:蛋白质的一个结构域,通常为一短的氨基酸序列,它能与入核载体相互作用,使蛋白能被运进细胞核。分子克隆: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一种纯化和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常含有目的基因,用体外重组方法将它们插入克隆载体,形成重组克隆载体,通过转化与转导的方式,引入适合的寄主体内得到复制与扩增,然后再从筛选的寄主细胞内分离提纯所需的克隆载体,可以得到插入DNA的许多拷贝,从而获得目的基因的扩增。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报告基因:是一种编码可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也就是说,是一个其表达产物非常容易被鉴定的基因。细菌转化: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含有特定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从而获得了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这种现象称为细菌转化。反义核酸:反义核酸是指能与特定mRNA精确互补、特异阻断其翻译的RNA或DNA分子。DNA文库:严格来讲应称作cDNA文库,中文名称是基因文库,是指某生物基因组中所有可表达的基因片段,经mRNA反转录后获得相应的cDNA的集合,将这些cDNA的集合经转入和克隆后贮存于受体细胞群落中,这个受体细胞群落即构成该生物的cDNA文库。DNA探针:是以病原微生物DNA或RNA的特异性片段为模板,人工合成的带有放射性或生物素标记的单链DNA片段,可用来快速检测病原体。转导: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递给另一细胞的过程。它是细菌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方式之一。其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细胞的DNA或R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步移:是用以鉴定已经克隆的特定DNA片段侧翼顺序的方法。限性内切酶:是可以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酶切位点:DNA上一
本文标题:分子生物学概念(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54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