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网络生活 > 求实小学12月我给爸爸妈妈写封信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求实小学“十二月,我给爸爸妈妈写封信”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生活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能让我们在其中轻松自在地行走,当然也时常让我们陷入迷茫。但我们依然能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我们的亲人、朋友和师长,甚至还有一些连名字都不记得的人一直在支持着我们,帮助着我们。生活给予我们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回报的。所以,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师长和朋友,向需要帮助的人给予鼓励的微笑、贴心的话语或用实际行动支持、回报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的成长,拥有一个美好未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珍惜生命给予我们的一切吧!父爱如春光,沐浴着孩子的心灵;母爱如甘霖,滋润着生命的幼芽。爱父母,敬长辈,是少年儿童良好人格的基础,因此设计了这一系列围绕着父爱母爱而展开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实践和反思,循序渐进地培养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美德,形成正确的道德取向。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并由己及人,培养学生对老师、对伙伴、对社会,进而对祖国的感情。一、活动总目标1.整体把握各年级目标任务,能够按计划实施班级活动方案,顺次递进式完成各年级段目标的同时,彰显学校、班级特色。2.开发并实施以“家书·感恩”为主题的儿童阅读课程,让学生了解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亲情的无私和伟大。珍惜亲情,学会感恩,并由己及人,培养学生对社会,对祖国的感情。3.通过写一封家书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表达美好的情感,回报亲情,培养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习惯,把对父母的感恩付诸实际行动。4.结合十二月的节日,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对师长感恩、对朋友感恩、对生活感恩,做一个心存感激的人,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朋友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让孩子养成把感恩落实到具体行动的习惯。二、年级分目标年级关键词目标与要求一年级热爱父母1.结合本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选择与“家书·感恩”相关的儿歌、古诗、散文、故事、书籍等,开发并实施以“家书·感恩”为主题的阅读课程。2.通过开展说说“感恩语”、画画“感恩信”等活动,了解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心血,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3.用行动给父母一个惊喜。如:为父母分担一次家务、唱首歌或朗诵一首诗、亲手做一张贺卡等,初步学会表达对父母亲的理解、关心和尊重,体会向父母长辈说出爱和谢意能给家人带来欢乐。4.知道国庆节是哪一天,初步了解国庆节的由来,感受祖国的伟大,产生民族自豪感。二年级理解父母1.结合本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选择与“家书·感恩”相关的儿歌、古诗、散文、故事、书籍等,开发并实施以“家书·感恩”为主题的阅读课程。2.通过开展听听“亲情事”等活动,认真倾听父母讲述的事情,了解父母生活的艰辛和快乐,工作的劳苦和幸福。每天把自己的开心事对父母说说,做父母的贴心人,开心果。3.通过开展“我的亲情作业”活动,坚持做亲情作业,如:每天为家里做一件家务、每天给父母讲一个开心故事,或唱首歌、朗诵一首诗等,学会用行动表达对父母亲的理解、关心和尊重。4.通过观看国庆庆祝仪式,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重要意义,感受祖国的伟大,产生民族自豪感三年级体谅父母1.结合本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选择与“家书·感恩”相关的儿歌、古诗、散文、故事、书籍等,开发并实施以“家书·感恩”为主题的阅读课程。2.通过开展“感恩父母”诗歌朗诵会,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提高感恩素养。3.开展“感恩在行动”活动,让学生每天做件家务,将感恩付之于行动,在家庭孝敬父母,孝敬前辈,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4.能够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故事,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感恩社会的感情。四年级感恩父母1.结合本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选择与“家书·感恩”相关的儿歌、古诗、散文、故事、书籍等,开发并实施以“家书·感恩”为主题的阅读课程。2.通过开展“晒晒亲情帐单”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劳动的辛苦以及为了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懂得孝敬父母,用行动回报父母。3.通过开展“心怀感恩写家书”活动,使学生掌握书信的格式,以书信的形式与父母沟通,懂得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学会向父母长辈表达自己的关爱和感激,做一个心存感激的人。4.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故事,观看爱国影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感恩社会的感情。五年级拥抱父母1.结合本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选择与“家书·感恩”相关的儿歌、古诗、散文、故事、书籍等,开发并实施以“家书·感恩”为主题的阅读课程。2.通过开展“情感剧场”活动,让学生把感恩的亲情故事编成课本剧表演出来,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感受亲情的无私和伟大。3.通过“拥抱亲情,感恩在行动”活动,让学生珍惜珍贵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感恩付诸实际行动,培养学生乐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习惯。4.诵读感恩故事,观看感动中国颁奖节目,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由己及人,培养学生对老师、对伙伴、对社会,进而对祖国的感情。三、活动内容1.儿童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围绕“家书·感恩”主题,开发并丰富诵读内容,使先行的阅读为孩子的习惯养成奠定扎实的知识背景。找到很多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诵读的关于阅读的篇章,诗歌、散文、小说、小品、寓言、童话、故事等,学生、老师、父母一起来诵读。在广泛阅读中让学生感受感受亲情的无私和伟大,珍惜珍贵的亲情,学会感恩。《感恩父母》资料收集班级:姓名:类别内容关于感恩的文章关于感恩的古诗关于感恩的儿歌关于感恩的对联关于感恩的成语关于感恩的格言(文章、古诗、儿歌在表上只写篇名,具体内容附后)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目标要求,阅读的主题有所侧重。(可根据需要增删完善)年级阅读内容一年级《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生气汤》《像妈妈一样》等。二年级《我爸爸》《我妈妈》《妈妈的红沙发》《感恩的故事》《感恩父母名言》等。三年级《感恩节的由来》《我要做个好孩子》《爱心树》《朗格彩色童话精选——感恩故事》等四年级《感恩的心》《爱的教育》《新月集》《乌丢丢的奇遇》《淘气包的感恩课》《感恩父母名言》《感恩故事》《感恩古诗》等五年级《孝心无价》《秋天的怀念》《夏洛的网》《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感恩故事》《感恩古诗》等。2.实践情景的创设与开展结合日常的学科文化、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文化、班级文化、社区文化等内容,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提供学生多样化的阅读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开展说说“感恩语”、画画“感恩信”、听听“亲情事”等活动,了解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心血,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懂得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3.反思评价的组织与实施面对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学校优化操作流程,及时记录典型个案,组织起有效的反思,不断提高习惯养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完成,班级总结反思,并组织学生认真撰写活动体验随笔。四、实施过程每个年级主题教育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点亮爱的心灯1.各实验学校根据年级活动方案,确定活动内容,制定活动程序。2.利用周一升旗时间举行“学会感恩,与爱同行”启动仪式,根据活动实施程序,可以分为四段(每周一段)。一是宣读感恩活动倡议书,宣布感恩主题活动月方案;二是发出倡议,通过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做家务等活动来回报父母;三是典型发言,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事迹与心得,榜样带动;四是进行主题活动总结,评选表彰先进,树立典范。让感恩活动深入每个学生心中3.利用黑板报、墙壁文化等营造良好的感恩活动氛围。4.通过校讯通、校园网、班级博客、班级主题帖等架起校家沟通渠道,公布活动主题、倡议书、实施方案,广造舆论,扩大宣传,使活动主题和方案走进每个家庭,学校、家庭、社区齐参与,共行动。第二阶段主题阅读——追寻爱的足迹1.各校分年级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组织师生广泛搜集适合本年级学生诵读的关于感恩为主题的篇章(诗歌、散文、故事、名人名言、著作均可),利用晨诵、阅读时间组织学生诵读。2.紧扣本月活动主题,确定班级共读书目。师生共读中,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3.推荐亲子共读、学生自读书目。选择主题阅读书目,采用不同方式,提供阅读指导,使活动深入每个家庭。4.利用音乐课,学唱关于感恩的歌曲。一年级——阅读关于感恩的童歌童谣、简单诗词、绘本、学唱感恩歌曲。二年级——阅读关于感恩的童歌童谣、简单诗词、绘本故事、学唱感恩歌曲。三年级——阅读关于感恩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并体会其中含义、学唱感恩歌曲。四年级——阅读关于感恩的经典童书,体会其中的含义、学虽感恩歌曲。五年级——阅读关于感恩的经典著作,搜集关于感恩的歌词10首。第三阶段主题实践——开展爱的行动1.“迎接黎明,感恩诵读”晨诵展示活动。利用升旗、班会时间举行同年级晨诵展示,交流学习各班晨诵的硕果。2.通过开展说说“感恩语”、画画“感恩信”、听听“亲情事”等活动,了解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心血,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3.通过开展“心怀感恩写家书”活动,使学生掌握书信的格式,以书信的形式与父母沟通,懂得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学会向父母长辈表达自己的关爱和感激,做一个心存感激的人。4.通过“我的亲情作业”、“拥抱亲情,感恩在行动”等活动,让学生珍惜珍贵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感恩付诸实际行动。5.搜集感动中国颁奖词,诵读感恩故事,观看爱国影片,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对老师、对伙伴、对社会,进而对祖国的感情。第四阶段总结展示——绽放爱的花朵1、各班撰写感恩主题活动体会,推选出先进班级和典型个人,进行全校交流、总结、表彰。2、利用晨会时间,召开以“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为主题的总结队会,总结一月来同学表现,进行表彰。3、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感恩诗歌朗诵会、歌曲比赛、讲感恩故事比赛,组织的班级可以邀请老师、同学到班观摩。4、还可以采取板报、演讲、故事剧表演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包括外出活动方案、学生的随笔、活动的照片等。5、在整个活动中,所有开展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文字性的资料或音像资料,并能及时上传至网站,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到一生中有用的东西。五、活动反思评价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交流时,把活动的评价权交给学生,这也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动地位。在评价时不能只要求学生调查成果有多具体,还要以学生调查的热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参与人数的多寡为评价依据。(可参考如下表格进行评价)活动记录卡:活动主题活动小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次数参加成员成长感受:我在主题活动中的主要收获是什么?在活动中碰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成果展台活动过程星级评价:★★★★★评价人参与热情合作交往活动创意成果展示反思表现自己同学老师家长六、各年级活动方案设计各年级根据总方案,具体设计制定适合于本年级开展的“每月一事”主题活动方案,可以在学校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增删,把方案详细化,体现年级个性。一年级活动方案:活动主题说说画画热爱父母活动目标1.结合本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选择与“家书·感恩”相关的儿歌、古诗、散文、故事、书籍等,开发并实施以“家书·感恩”为主题的阅读课程。2.通过开展说说“感恩语”、画画“感恩信”等活动,了解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心血,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3.用行动给父母一个惊喜。如:为父母分担一次家务、唱首歌或朗诵一首诗、亲手做一张贺卡等,初步学会表达对父母亲的理解、关心和尊重,体会向父母长辈说出爱和谢意能给家人带来欢乐。4.知道国庆节是哪一天,初步了解国庆节的由来,感受祖国的伟大,产生民族自豪感。活动过程版块活动安排备注主题阅读1.开展儿童诵读课程。晨诵阅读一组浅近的关于
本文标题:求实小学12月我给爸爸妈妈写封信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0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