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8年高一历史期中试卷12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的历史被认为是“信史”,而夏朝的历史尚不具有“信史”的地位,主要是因为:A.夏朝城他的规模比较小B.夏朝的铜器冶铸水平比较低C.没有确认的夏朝文字D.不能确定夏朝都城的确切位置2.判断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叙述是否正确:①在十年时间里,秦国先后灭掉了赵魏韩楚燕齐,统一了全国②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最早建立郡县制③秦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④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A.都正确B.都不正确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D.④正确,①②③错误3.今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A.理藩院、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台湾府C.宣政院、澎湖巡检司D.理藩院、台湾府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5.关于元朝的行省制度的叙述最为恰当的是:①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②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④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中最严重的是:A.使中国成为列强共同瓜分的殖民地B.使中国完全丧失国家主权C.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7.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运动8.在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中,英勇抗击日军的爱国人士有:①刘永福②刘铭传③徐骧④邱逢甲⑤唐景崧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B.八·一三事变爆发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一·二八事变④华北事变⑤南京大屠杀⑥八·一三事变A.①③④②⑥⑤B.③②④⑥①⑤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①③④⑥⑤11.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武汉义旗”是指下列的什么历史事件:A.兴中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C.保路运动D.武昌起义12.历史上有很多纪年方法,如皇帝年号纪年、公元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公元1937年那一年,若换算成中华民国纪年,则为:A.民国24年B.民国25年C.民国26年D.民国27年13.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历史功绩在于: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迫使清帝退位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14.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A.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卖国B.无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发展壮大C.新文化运动促使了中国人觉醒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5.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①打倒军阀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③实现共产主义④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6.下列有关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最确切表述是: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C.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D.制定了《共同纲领》1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宪法大纲》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统一战线“针的提出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制“19.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党在指导思想上严重的“左”倾错误B.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C.毛泽东对红卫兵运动的支持D.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践踏20.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对港澳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A.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D.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21.关于香港回归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成功运用B.1982年中英双方达成以主权换治权的方案解决香港问题C.香港回归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D.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圆满地解决了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问题2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B.亚非会议C.雅尔塔会议D.日内瓦会议23.万隆会议中,中国提出下列哪个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求同存异”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4.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错误的是:A.它最早是处理中国同印度的关系问题时提出来的B.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C.是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表现D表明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只要和平,其他一切都可以置之度外。25.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中日建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建交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③②试卷II: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第26、27、28、29题分别占10分、13分、11分、16分,共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明史纪事本末》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材料二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明通鉴》请回答:(1)据材料1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暂罢科举的原因是什么?(4分)(2)材料2反映出明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说明了什么?(4分)27.从18世纪至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着各种观念和主张。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材料二:1898年买办官僚盛宣怀提出:“各国窃保护之名,分占边疆海口,渐入腹地。……处今日而欲散其瓜分之局,惟有照土耳其请各国共同保护。凡天下险要精华之地,皆为各国通商码头;特立铁路矿务衙门,统招中国及各国股份,聘请总铁路司、总矿务司,职分权力悉如总税务司。”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愚斋存稿》卷30材料三:中华国民军……对于友邦各国益敦睦谊……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款外债照旧担任,……如数摊还。……五、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权利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孙中山:《同盟会革命方略》(1906)材料四: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3分)(2)材料二中的主张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这种主张不应肯定,为什么?(4分)(3)材料三反映了同盟会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外债方面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2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4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那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材料二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夺的半殖民地,……就会明白相应于全世界只有中国有统治阶级内中长期混战的一件怪事而产生出来的另一件怪事,即红军和游击队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伴随红军和游击队而来的,成长于四周白色政权中的小块红色区域的存在和发展。……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材料三边界红旗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大。——摘自《毛泽东选集》请回答:①材料3中的边界红旗和材料2中的星火燎原各指什么?(2分)②举例说明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4分)③材料2说明了毛泽东认为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1分)④材料3说的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你是如何具体理解的?(4分)29.阅读下列材料: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材料一: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陆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管……——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材料二:(俄国政府)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日俄《朴茨茅斯条约》(1905年9月)材料三: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苏美英《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注: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协定,确认了《雅尔塔协定》有关旅顺、大连问题的内容。)材料四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请回答:(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简述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6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2)上述过程说明中国在清末、抗日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差异。(4分)(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各大国在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持何种态度,实际上采取了什么做法。(2分)高一历史答卷纸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
本文标题:2008年高一历史期中试卷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7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