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52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梵婀.(ē)玲敛.(liǎn)裙孝悌.(dì)义愤填膺.(yīng)B.罗绮.(qǐ)果脯.(fǔ)汜.(fàn)南栖.(qī)于会稽C.商贾.(jiǎ)恪.(kè)守负荷.(hè)国子监.(jiān)D.蝉蜕.(tuì)拜谒.(yè)休憩.(qì)锲.(qì)而不舍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缥缈风致缘故变幻莫测B.磨练焕发悲残至理名言C.和睦烦躁蔑视毕恭毕敬D.桂冠嬉游树阴戛然而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阳光虽然为生命所,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②西藏比内地落后,比沿海发达地区落后了。③古今不容混同,但古人生活中许多相对真理,也同样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A.必需更加固然B.必须更加虽然C.必需越发虽然D.必须越发固然4.下列各句画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产值数字”与县级干部政绩考核挂钩,谁也不想丢乌纱帽,自然虚报浮夸蔚然成风。B.每个部门都要旷日持久地开展学习“三个代表”理论的活动,确立“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并能身体力行。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D.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不名一钱的瓦片。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A.《巨人三传》指的是出自托尔斯泰之手的《贝多芬传》《弥盖朗琪罗传》《罗曼·罗兰传》,作者认为“英雄”是指“心灵”伟大的人,而不是靠强力称雄的人。B.闻一多、徐志摩均为新月社成员。社名是徐志摩根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起的,意在以“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C.《国语》是先秦时历史散文,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课文《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上》。D.《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依据《春秋》而编定,所以也叫《左氏春秋》,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其他的两部《谷梁传》、《公羊传》并称为《春秋三传》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首汽集团公司今天上午开通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旅游企业。B.机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机构和人数的减少,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领导经济工作。C.“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暖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D.历史警示我们:顺潮流而动,与时俱进,才能引领时代大潮;逆潮流而动,因循守旧,必将被历史抛弃。二、(12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7—10题。病毒——看不见的敌人就在一个世纪前,科学家们还相信传播疾病的微生物是细菌。但人们很快发现,这并非答案的全部。荷兰植物家马蒂纳斯·拜耶林克发现,从染病植物中提取的汁液在被过滤所有已知细菌后仍能使健康的烟草植株染病。1898年,拜耶林克宣布他的解释:存在一种他称之为“contagiumwivuidum”(后来这一名称逐渐演化成“virus”,源自拉丁语的“病毒”)的新的、看不见的物质。但没有几个科学家相信病毒的存在;因为没有人能看到这种物质。直到拜耳林克去世后的1931年,人们才明白:因为病毒的体积太小,所以用普通的显微镜无法看到。1939年,人们终于看见了体积一般只有细菌百分之一大小的病毒。20世纪50年代,当DNA和RNA在复制生命的基本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被发现后不久,病毒引起疾病的秘密被揭示出来。一个健康细胞的细胞核中携带着遗传物质——基因,病毒攻击的目标正是这些基因。病毒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胞基因中,使它们复制更多的病毒。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非常复杂。但一旦这些新制造出来的病毒离开宿主,它们就需要与时间赛跑。它们必须尽快找到新的宿主,否则就会灭绝。病毒是一种寄生生物,离开宿主不能独立生存,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这使得它们大多数非常脆弱;即使是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在空气中经过数小时后就会失去活力。基本上所有的病毒都可以用家用的漂白剂杀灭。病毒在人体内遇到的最大敌人是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即白细胞)在人体内不断巡视,并随时消灭入侵物质。它们在发现了含有病毒的细胞时便会将这些细胞杀死,因此人即使是染上了像霍乱、登革热这样的疾病,大多数也能痊愈。免疫系统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对付病毒过程中取得的最大胜利。在遭遇病毒的大规模袭击前,有意给人体注入小剂量的病毒(接种)或是病毒的蛋白壳体(注射疫苗)可使人体免疫系统为病毒的大规模袭击做好准备。这种方法已经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并最终于1980年在全球消灭了天花,这是人类首次消灭一种病毒性疾病。但人类与病毒的斗争远未结束。病毒的遗传结构简单,这便意味着它们能迅速变异。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通过不断改变蛋白壳体,使人类的免疫系统每次都需要对它们进行重新确认,它们从而赢得了时间得以在人群中传播。正是这种变色龙似的天性使得人类消灭普通感冒病毒的努力一直不能成功。一些病毒还进化出一种特殊能力,它们在侵入细胞时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因此它们能悄悄地不为宿主所知地传播。HIV病毒便是这样一种病毒。一些病毒通过侵入新的物种而得以大量繁殖。流感病毒便与禽类和猪身上的病毒有关。而艾滋病被认为是狩猎引起的,因为HIV病毒被认为是生活在非洲中西部的黑猩猩所携带的SIV—CPZ病毒的一种变体。非典病毒与果子狸身上的冠状病毒有关。7.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病毒的体积一般只有细菌的百分之一,因其体积大小,用显微镜无法看到而被称为“看不见的敌人”。B.病毒是人类已知能传播疾病的微生物之一,它最初是荷兰植物学家马蒂纳斯·拜耶林克在实验中看到并提出的。C.病毒是一种寄生生物,它们大多数非常脆弱。病毒要感染宿主就必须成功附着到宿主细胞上,否则就会灭绝。D.病毒虽然细小,但结构非常复杂,病毒引起疾病的秘密也只是在人类发现DNA和RNA在复制生命的基本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后才被揭示出来的。8.下列对病毒引发疾病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病毒感染宿主是通过攻击健康细胞的细胞核中携带着的遗传物质,使被攻击的健康细胞被迫复制病毒。B.病毒在成功附着到宿主细胞上时,便将其基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中,该基因物质能使被攻击的宿主细胞复制更多的病毒。C.病毒侵入细胞后,新制造出来的病毒一旦离开宿主,它们很快就找到新的宿主,复制更多的病毒。D.被病毒攻击的宿主细胞被迫复制病毒,然后这些新制造出来的病毒感染新的宿主细胞,这一过程不断重复。9.文中说“病毒在人体内遇到的最大敌人是免疫系统”,下列不能作为这句话依据的一项是()A.迄今为止,人类在对付病毒这一敌人的斗争中,免疫系统取得过重大胜利。B.有了免疫系统,人类即使染上了霍乱、登革热这类病毒,大多数也能痊愈。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淋巴细胞在人体内不断巡视,并随时消灭入侵的病毒。D.病毒发生变异时,人类的免疫系统能对它们进行重新确认,从而消灭该病毒。10.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病毒通过不断改变蛋白壳体得以在人群中迅速传播,这使得人类不能采用接种或是注射疫苗的方法来预防感冒等病毒性疾病。B.人类的免疫系统将继续被利用对付病毒,直至最终取得最大胜利,消灭病毒性疾病。C.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复杂,病毒自身并非稳定不变,这使人类与病毒的斗争艰难而且漫长。D.一些动物身上的病毒通过侵入新的物种而得以大量繁殖,人类深受其害,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灭杀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三、(12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八大山人传陈鼎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恢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甲申国亡,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曰:“雪个”。未几病颠,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跌踊跃,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岁余,病间,更号曰:“个山”。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数年,妻子俱死。或谓之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外史氏曰:“山人果颠也乎哉?何其笑墨雄豪也?余尝阅山人诗画,大有唐宋人气魄。至于书法,则胎骨于晋魏矣。问其乡人,皆曰得之醉后。呜呼!其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性孤.介:孤傲,有骨气。B.颖异绝伦..:独一无二,无人能比。C.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十分佩服。D.名噪江右..:长江下游以西地区。1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或.鼓腹而歌,或混舞于市或.师焉,或不焉B.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子无畏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D.合则.颔之,否则摇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八大山人“性之颠”与“精绘事”的一组是()A.性孤介,颖异绝伦。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B.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C.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D.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大山人从小聪慧异常,八岁就能作诗,特别擅长绘画,他画的荷花、龙、栩栩如生,极为传神。B.国破家亡之后,八大山人的生活遭遇剧变,由贵族公子沦为混迹街头的乞丐。在装聋作哑十多年后出家为僧,几年后又因死了妻儿还俗。C.八大山人后来常常于醉中作画,在宽大的画纸上,用破笤帚洒墨,用坏帽子涂抹,拿起笔画成山林丘壑,花鸟竹石,极为精妙。D.作者认为八大山人诗画有唐宋气魄,书法有魏晋风骨,其成就跟他的痴迷癫狂分不开,后人难以企及。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第Ⅱ卷(共108分)四、(18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忽顾也,其颠如此。(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
本文标题: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5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79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