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1届北京五中高三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北京五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三化学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S—32Al—27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NH4Cl的电子式: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D.Be2+离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之比为2:12.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B.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3.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K+、Br-、CO32-B.Al3+、H+、MnO4-C.NH4+、Fe3+、SO42-D.Ag+、Cu2+、NO3-4.铝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产生气体3.5g,在所得溶液与7mol·L-1盐酸100mL作用的过程中,有沉淀出现,此后沉淀又恰好溶解,则铝和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A.1:2B.2:1C.11:2D.2:115.用铅蓄电池(总反应:Pb+PbO2+4H++2SO42-2PbSO4+2H2O)电解苦卤水(含C1―、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是:PbO2+4H++SO42-=PbSO4+2H2OB.电解苦卤水时,a电极首先放电的是Br―而不是Cl―,说明当其它条件相同时Br―的还原性强于Cl―C.铅蓄电池充电时,A极应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D.忽略能量消耗,当b极产生0.02g气体时,铅蓄电池中消耗0.01molH2SO46.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依据某化合物熔融状态能导电,推出此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放电充电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属于高分子化合物;②CH3COONa、BaSO4都是强电解质;③明矾和氯气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且两者的作用原理不同;④0.1mol/LNaOH溶液与0.1mol/LBa(OH)2溶液的pH相同;⑤一定温度下,适量CO2分别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都会出现浑浊。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8.主族元素W、X、Y、Z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气态氢化物比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最强的碱C.Y单质和氧气、氢气都能发生化合反应,且产物都具有还原性D.W、X、Y、Z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WXYZ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B.次氯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C.向100mL0.1mol·L-1FeBr2溶液中通入0.01molCl22Fe2++2Br-+2Cl2=2Fe3++Br2+4Cl-D.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Al3++SO42-+Ba2++3OH-=BaSO4↓+Al(OH)3↓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n价金属的硝酸盐溶液,当阴极上析出mg金属时,阳极上产生560mL(标准状况)气体,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为:()A.10mnB.10mC.10nD.40mn11.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D.加入少量固体NaOH,溶液的pH会略微增大12.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B.0.1L3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C.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V2O5存在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D.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和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13.Mg(ClO3)2在农业上可用作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00K时,MgCl2的溶解度约为55gB.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是Mg(ClO3)2C.300K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约含有NaCl36gD.该反应能够进行的条件是生成沉淀,该沉淀是Mg(ClO3)214.对于反应O3+I-+H+—I2+O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H2O是还原产物B.该反应能说明O2氧化性大于I2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D.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O3+2I-+4H+=I2+2O2+2H2O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15.(15分)近年来,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1)将两个石墨电极插人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通入CH4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1molCH4被氧化转移电子。(2)若用石墨做电极电解500ml饱和食盐水,写出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极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停止通电,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所得溶液的pH=。(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两组数据: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H2OCOCO2CO1650241.62.452900120.41.63①实验1中以υ(H2)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速率为。②实验2中的平衡常数是(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③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填“吸”或“放”)热反应。(4)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①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标准状况)。16.(15分)氮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2)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其离子方程式是。为防止环境污染,可用碱液吸收氮的氧化物。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一种钠盐,该化学方程式是。(3)已知: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根据①和②,标准状况下,4.48LCH4恰好将NO2转化为N2时,△H=。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H-574kJ·mol-1(4)同温同压下,3.5LNH3恰好将3.0LNO和NO2的混合气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5)含有1mol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所得氧化产物a、b与铁粉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b是n3=p=17.(2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族周期IA0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②④3⑤③⑥⑦(1)④、⑤、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2)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3)①、②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在酸性溶液中该物质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下图中的反应,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②写出检验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③常温下,若电解1L0.1mol/L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pH为1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④若上图中各步反应均为完全转化,则混合物X中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5)砷(As)的化合物可用于杀虫及医疗。①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②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③Y由②⑤⑦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可与Y的水溶液反应,产物有As的最高价含氧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消耗1mol还原剂时,电子转移了mol。18(8分)氨气在农业和国防工业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诺贝尔化学奖曾经有3次颁给研究氮气与氢气合成氨的化学家。⑴下图表示了298K时氮气与氢气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据此请回答:对于合成氨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编号)。A.该反应在任意条件下都可以自发进行B.加入催化剂,能使该反应的E和△H都减小C.若该反应在298K、398K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D.该反应属于人工固氮⑵现在普遍应用的工业合成氨的方法为N2+3H22NH3,是哈伯于1905年发明的,但此法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高。①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是。A.使用的更高效催化剂B.升高温度C.及时分离出氨气D.充入氮气,增大氮气的浓度(保持容器体积不变)②若在某温度下,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N2+3H22NH3的反应,下图表示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用H2表示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从11min起,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A.aB.bC.cD.d⑶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人一个加热到500℃的电解池中,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里,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作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氮(装置如上图)。则电解池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北京五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高三化学第I卷(42分)一、(每题3分,42分)12345678910DBAABBCCCA11121314DDAC17.(18分)(1)NaClF(2分)(2)HClO4H2SO4(1分)(3)(1分)H2O2+2Fe2++2H+=2Fe3++2H2O(2分)(4)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2分)②取少量A溶液滴加几滴(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分)③0.01(2分)④Al(OH)3H2O、NaCl(2分)(5)①(2分);②AsH3(1分)③5NaClO+2As
本文标题:2011届北京五中高三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9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