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3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北京石景山区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考查的主要为历史必修I、II、III三本书的内容。2.本试卷考查的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3.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4.请将试题的答案按要求做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西周初期分封制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末王室衰微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2.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共同特点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和了社会矛盾C.打破了世袭特权D.推进了民主进程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一评价主要是指()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B.汉代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以削弱相权D.汉初郡国并行制4.如图描绘了中国占代农民使用四齿钥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铁器开始使用B.注重精耕细作C.牛耕尚未推广D.仍旧刀耕火种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住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C.人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吗,卖争市者又开店矣。6.在古代的中两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艮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占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7.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这一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D.丞相权力日渐削弱8.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9.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向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对这番话,下述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A.汉代察举制度的流弊,推举出的文人及武将多不适任B.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考上秀才的寒门子弟才识平庸C.宋代科举取士的结果,导致重文轻武,武将怯于外侮D.明代八股取士的遗毒,造成文人武将都不能胜任其职10.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中国占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A.“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B.“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11.《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氏,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神学D.说明了中国占代统治者开始关注民生1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最终目的是()A.扭转贸易逆差B.毒害中国人民C.打开中国市场D.寻找战争借口13.下图是老师在讲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采用的知识框架图。依据图示,该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14.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巨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1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16.右面是反映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倾向的漫画。造成这种政治倾向的根本原因是()A.深受双重压迫,因此具有反抗压迫的革命性B.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依赖的一面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受的阻力大,力量弱小D.由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17.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18.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C.西学东渐,全盘接受D.借其要义,用以发挥19.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人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策略C.让党领导军队的策略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20.有这样一则长诗:“祖国,您在哪里?……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里,在新宪法散发出的阵阵书香里……”。诗中“新宪法”指的是()A.1954年宪法B.《共同纲领》C.1982年宪法D.《临时约法》21.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22.有人评价某一改革说道:“(他的改革)……抽掉贵族势力的基础,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其评价的是()A.梭伦改革B.克里斯提尼改革C.伯里克利改革D.商鞅变法23.《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B.保障了下层平民权益C.确认等价交换的原则D.保护了罗马公民财产24.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餐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冈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内部文化”是指()A.智者学派B.启蒙思想C.文艺夏兴D.宗教改革25.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地方各州白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26.“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指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法国的启蒙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德国的古典哲学27.19世纪中期的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拽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米。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B.民主政治完成,女权意识增强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28.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发展B.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经济发展29.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30.下面是三大区域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名称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时间1989年1993年1994年A.欧盟合作程度最高B.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C.具有地缘经济特征D.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31.“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这表明()A.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间势均力敌32.右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A.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地位B.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规律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为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第33题为l3分,第34题18分,第35题21分,共计52分。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33.(13分)东两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向21世纪的科技》(1)概述材料一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6分)材料二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玉米),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一一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玉米的传入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指出玉米能传入中国的主要外部因素。(7分)34.(18分)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召开,使党和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人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导的作用”……“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材料二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上均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留给我们的“历史借鉴”主要是什么?(6分)(2)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贡献?其思
本文标题:2013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0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