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散文之部第6单元项脊轩志Wo
[基础巩固层次(A)]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室始.洞然始:才B.迨.诸父异爨迨:等到C.大母过.余曰过:看望D.客逾庖而宴.宴:宴请【解析】D项,“宴”应为“吃饭”。【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解析】D项,两个“凡”都是副词,“共”。A项,介词,凭/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B项,副词,已而,然后/副词,已经。C项,介词,在/介词,和。【答案】D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导学号:46162077】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解析】B项,乳,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A、C、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意为向下,朝西,亲手。【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室仅方丈..C.往往..而是D.三五..之夜【解析】A项,“修葺”,古今义皆为修补。B项,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C项,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D项,古义:指农历每月十五;今义:约举之数,表示数目不多。【答案】A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解析】D项,只是一个问句,不是宾语前置。【答案】D[阅读提升层次(B)]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导学号:46162078】悠然亭记.[明]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①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②,入闽、越之隩阻③,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④?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⑤,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选自《明清散文》)【注】①僦(jiù)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④礨(lěi)石:大石。⑤缗(mín):这里指杂芜。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B.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C.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D.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解析】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把握大意。然后根据语法关系、结构特点、关键词语、修辞手法和对语意的理解等进行灵活断句,可采用排除法。由语段“盖去县三十里”(大概离县城三十里)的语意可知,此处不宜断开,可以排除A、C两项。由文言文中的“如积灰”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来看,这一比喻句是对“山颓然”的修饰,故不宜断开,可排除B项,故答案选D项。【答案】D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指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形式的文体。它取材范围较广,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B.“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嘉靖三十年”是王公年次纪年法。C.“阳”指山岭的南面或河流的北面。一般在两个字构成的地名中,如果第一个字是山、水名,第二个字就可能是“阴”或“阳”,如“江阴”。D.“靖节”,陶渊明的私谥。靖,在古代有“报”“显”的意思,如靖志就是显志的意思。陶渊明以此来表明保守节操,显身之志。【解析】B项,“嘉靖三十年”是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答案】B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思想情趣。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虽然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异,但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时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C.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之间。D.作者借写悠然亭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僦居、悠然自得的生活。【解析】B项,写泰山等是为了与马鞍山对比,“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表明“悠然”独在“兹山”,且“所以自忘”的悠然心态也是居此山之后。【答案】B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译文:(2)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译文:(3)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译文:【答案】(1)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关键点:省略的“于”字要补出翻译,“靖节”指陶渊明,“以为”是“用……作为”的意思)(2)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关键点:负,依仗;至,到,引申为做官;为,表被动)(3)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关键点:不得,没有能够;之,代“悠然”的含义;乌得:哪里能够)【参考译文】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南岸定居。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座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蕴,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然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一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一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县峰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草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语言表达层次(C)]10.下面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的顺序排一下。(只填序号)【导学号:46162079】①而在传递这种情感时,往往又不是直截了当,总是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②归有光可谓深谙此道③所以古人在吟诗作文时总是想方设法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④或哀婉凄切或闲适欢愉⑤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⑥或托物以言志,或借景以遣怀,或记事以抒情⑦他在《项脊轩志》中正是将那种“可喜”“可悲”之情不留痕迹地融入了写景叙事当中⑧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解析】通读这八句话可知,这组句子是围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进行阐述的。⑧句提出观点,应为首句。③④两句紧承⑧句,写古人吟诗作文时对该观点的体现及所具体营造的情感氛围。①句转折,说明古人营造情感氛围的特点——委婉曲折。⑥句承①句,解释古人怎样“委婉曲折”地营造情感氛围,⑤句进一步用比喻描述这些方法给人的感受。最后②⑦两句用归有光的例子说明这一观点。⑦句中的“他”指②句中的“归有光”,故②在⑦前。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⑧③④①⑥⑤②⑦。【答案】⑧③④①⑥⑤②⑦11.根据《项脊轩志》的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句话。示例:生活,就是项脊轩中的桂影书香,虽平常但也平静,平静中自有珊珊可爱之处。【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对例句进行仔细分析,注重分析例句所写的内容以及与文章的关系和表达的情感等。比如“平静”“可爱”等词语体现出项脊轩的特点等。【答案】生活,就是项脊轩中的凡人琐事,多可喜亦多可悲,可悲中自有浓浓思念之情。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散文之部第6单元项脊轩志Wo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14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