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管理概述(第二讲)管理理论与思想概述管理哲学与管理方法管理理论与思想概述泰罗与科学管理法约尔马科斯•韦伯行为科学的出现:霍桑研究等主要内容一、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18世纪~19世纪末)——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西方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6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发展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21世纪的管理学二、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要点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一)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18世纪~19世纪末)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是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系统阐述了劳动分工论和劳动价值论。主要观点:1)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和利润的源泉;2)劳动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和工具的改进;3)提出“经济人”的观点。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Babbage,1792-1871),英国数学家和机械学家。著有《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劳动分工不仅可以提高效率,有利于工具的改进,而且可以减少支付工资。因此,在斯密和巴贝奇的观点提出之后,劳动分工的做法普遍被采用,到了20世纪,大量流水生产线产生。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32-1792),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在企业中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他被誉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管理理论比较系统地建立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个阶段所形成的管理理论称为“古典管理理论”或“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FrederickWTaylor,1856~1915),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著有《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泰罗的主要实验(“生铁搬运试验”1880年):标准作业研究标准时间研究原来工人每天搬运量:12T;实验后工人每天搬运:47.5T原来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15;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85根据以上试验,泰罗提出了以下科学管理思想: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合理利用工时。2、实行差别的计件工资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将管理和劳动分离:计划职能——管理当局承担;执行职能——工人承担5、实行职能工长制等。这些现在早已熟悉的常识,在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对科学管理理论作出贡献的其他人物:亨利·甘特(HenryLGantt,1861-1919),从事企业管理技术咨询工作。他的主要贡献:提出科学选用工人、奖励计件工资制、进行工人培训以及设计出“甘特图”。亨利·福特(HenryFord,1863-1947)。“汽车之父”。他的贡献:创建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汽车流水生产线,进行了多方面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工作。2、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组织管理理论之父”。著有《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主要贡献有四项:1、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企业技术经营管理财务会计安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管理的五个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管理的十四项“一般管理”原则(1)分工(8)集权(2)职权与职责(9)等级链(3)纪律(10)秩序(4)统一指挥(11)公正(5)统一领导(12)人员稳定(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13)首创精神(7)个人报酬(14)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和行政管理理论(1)理想的行政集权组织(严格的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非人格化的人员关系、等级制的指挥链)(2)权力的分类权力传统的权力神授的权力合理的法定的权力行政组织的基础(3)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的职务等级系列★自由契约的职务关系★候选人被任命而非被选举,通过考试或技术训练的证件来挑选★固定的薪金★受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学派和管理理论大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60年代)背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劳资矛盾加剧,尤其二战后,和平、民主浪潮席卷全球,推动了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行为科学”学派人际关系理论——梅奥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X和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超Y理论——乔伊·洛尔斯和约翰·莫尔斯(1970s)Z理论——威廉·大内(1980s)1、“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际关系”理论霍桑试验:1924-1932年,美国国家委员会在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试验。主要参加者:梅奥(1880-1949),心理学家。霍桑试验的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由霍桑试验,梅奥创建了“人际关系理论”。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撰文说,所谓薪酬管理就是用“最低的人力成本”去购买“最高的营业绩效”。这个观点让许多打工族深以为恨,因为他们的劳动力仿佛集市中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品。难道经济学家说错了吗?当然不是。但他忽略了下面的三个问题:第一,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打上价格标签的同时需要顾及人的尊严;第二,提供劳动力的人,追求的不仅仅是被老板视为成本的工资,还有职业生活的快乐;第三,每一位员工都希望能够与老板分享公司的营业绩效,因为其中浸透了他们的情感。如果你在薪酬管理中也和经济学家一样忽略员工的情感,那么,就别指望员工热爱他的工作。于是,劳资关系就变成了买卖关系,一边是讨价还价,一边是缺斤少两。2、需要层次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1)人类的需要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次需要才会出现。(2)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和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3)人的需要分五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对工程师和会计师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你对工作特别满意?什么情况下对工作特别厌恶?),调查对工作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因素,于1959年出版了《工作与激励》一书,正式提出了双因素理论:(1)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对职工行为的影响类似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如:企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2)激励因素:具备激励因素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责任。4、X和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美国教授,1957年提出(1)X理论的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并惩罚,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一般人胸无大志,满足于平稳的工作,不喜欢有“压迫感”的创造性的困难工作。(2)Y理论的观点:人并不是懒惰的,喜欢工作;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人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工作。5、超Y理论(洛尔施、莫尔斯)观点: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来决定,不同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6、Z理论威廉·大内,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在研究分析日本企业管理经验后提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以融为一体。企业对雇员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终身雇佣制)、上下级的关系是融洽的(人本管理)、对职工要进行培训、让职工参与多个岗位、准备评价与稳步提拔、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检测手段要正规。7、关于人性的假设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谢恩,归纳了人性的四种假设:(1)“理性的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man)的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2)“社会人”(socialman)的假设认为:社会需求的满足往往比经济上的报酬更能激励人们。(3)“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man)的假设认为: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4)“复杂人”(complexman)的假设于60-70年代提出。认为:人是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一个人本身在不同年龄、地点、时期也会有不同表现。(四)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强调组织是人与人协作的系统)◇权变理论:强调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关系◇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他长期从事计算机和心理学教学,还从事计量经济学研究,著有《管理决策新科学》。主要观点是:管理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科学”学派背景:二战期间产生的运筹学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应用于管理工作中就形成了管理科学理论。不仅突破了原来的“操作方法”、‘作业水平”的范围,向整个组织的所有活动扩展,而且采用了泰罗时代根本没有的科学技术,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并通过计划、控制,解决各种管理问题。“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思想: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及管理手段,使生产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管理理论以战略管理为主。尤其伴随信息网络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理论在诸多方面产生了创新。企业再造知识管理理论传统企业管理是以资源稀缺性原理和投资收益递减规律为理论基础的,信息时代这是以知识的无限性和投资收益递增规律为指导思想的。在信息时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员工成为最重要的资本,人本思想成为管理的指导思想。企业在资本运行中更重视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运用,据研究在企业形象上花费1美圆,可获得270美圆的收益。(五)21世纪的管理学建立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四条标准:①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②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③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④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五项修炼: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二、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长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复杂程度;《孙子兵法》:为将之道、用人之道、用兵之道、在复杂环境中取胜的战略、策略对今天管理的影响;儒家思想: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企业充分利用儒家思想,把家庭观应用到企业组织设计中;把对君和父的忠诚用于建立企业上下级关系;把“仁、义、礼、智、信”作为塑造企业文化的精髓,形成与西方不同的特色。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顺“道”: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荣士达的创始人荣德生以“《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对待下属。守信:信誉。利器:高新科技。对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百战必败。(二)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近代企业管理建国后的企业管理1.全面学习苏联的管理模式2.探索中国现代管理模式3.十年动乱造成管理大倒退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1978-1986):扩大企业自主权,简政放权;推行经济责任制;第二阶段(1987-1991):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第三阶段(1992至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1世纪,中国企业管理三件事:1、欲发展经济,必先发展企业。2、欲发展企业,必先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企业家。3、欲提高创新能力,必先要学习。管理哲学与管理方法(一)管理的方法论(管理哲学)关于管理世界观
本文标题:第二讲现代企业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