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泉州城市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7月2前言:泉州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并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指导城市建设,自2002年以来,泉州开展多项城乡规划工作的编制,主要包括:《泉州都市区协调发展规划》、《泉州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晋江、石狮、南安、惠安等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由于泉州行政区划特点及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要求,缺乏一个从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指导城镇建设的完整规划;因此,在2006年7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和整合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扩大了总体规划的范围,对泉州所辖的晋江、石狮、惠安、南安等市县和主要城镇进行统筹布局,编制本次规划。3前言:泉州都市区范围包括:4区3市1县,陆域总面积约4245平方公里。《泉州都市区协调发展规划》对区域与城市、产业与职能的发展战略及总体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总体规划范围包括泉州市区、晋江市、石狮市、惠安县全部行政辖区,以及南安主城区等12镇,总面积约2777平方公里。4前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从地区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本次规划范围是泉州城镇建设最密集的地区,整合和协调必要性十分突出。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目标来看,有必要通过城镇联合,改变“大、小城市”分散建设的现状,提升整体综合实力。从城市的管理需求来看,为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以及未来规划实施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与思路61.城市的发展基础与成就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全面推进的城市建设底蕴深厚的城市文化72.未来的发展趋势与要求2.1整合行政区划与转变发展模式的紧迫要求发展模式转型必须通过大城市的支撑,同时国家提出的转变模式、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和谐增长目标,也需要以大泉州为平台,进行城镇整合,使泉州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2.2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机遇与使命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机遇省域三大中心城市的确立泉州面向区域的发展使命依托泉州侨乡工贸中心城市的先导优势,壮大自身的同时,在新的高度上整合战略资源、提升城市综合职能,发挥面向区域的支撑带动作用,提高海西的整体竞争实力。83.规划的思路与重点发挥泉州的支撑带动作用,奠定大泉州的空间框架–加强对城市区域地位论证、自身发展阶段解读;结合未来发展总体目标,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确定空间体系结构,整体确定城市用地功能布局规划。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统筹优化、缓解资源瓶颈–突出总体规划的协调、整合和构建作用,整合现有各县市规划成果,加强规划实施的研究与落实,统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实现大泉州的整体协调发展。第二部分发展目标与战略101.总体目标立足泉州自身的发展特色和优势,发挥城市对区域的支撑带动作用,建设成为专业性的国际化地区和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专业性的国际化地区子目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专业领域的国际交往平台和生产性服务中心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子目标:–文化中心–创业中心–宜居城市这一目标的定位是泉州作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进一步发挥对区域支撑带动作用的重要基础。112.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消费品制造业名城,海峡西岸的现代化工贸、港口、旅游城市。城市职能产业职能:巩固优势,发挥产业的区域支撑和带动作用。(1)做精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链,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区域性的新兴产业基地服务职能:抓住机遇,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1)全国性专业会展及信息发布中心(2)全国性专业技术服务与研发基地(3)区域性专业物资流通中心(4)区域性商业旅游服务中心123.总体发展战略结合“专业性的国际化地区和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突出产业和文化优势、完善自身的同时,以差异化发展为战略核心由过去产业主导的“单轮驱动”转向区域、产业、职能、文化、环境的“多轮驱动”,发挥城市对区域的支撑带动作用。第三部分空间体系规划一、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151.资源分布现状地物资源海域:海岸线总长约427公里,拥有较好的滨海度假资源、优美的湾口岸线;水系:晋江、洛阳江两大水系为主,以及惠女水库等水源保护地;山体:众多的低山、丘陵,主要有清源山、紫帽山、文笔山、桃花山、罗裳山、灵源山、灵秀山、宝盖山等;生物资源与自然保护区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多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两大类型:山地丘陵植被、平原农业植被,1000多个物种。162.限制性分区禁止建设地区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河湖湿地、森林公园的核心区、主要河道、铁路、高速公路等两侧区域形成的绿化通廊地区、大型基础设施通道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市域交通干道和主要河流两侧、主要饮用水源水库周围地区、一般农田和山体、绿化带以及工程地质条件不适宜的建设地区。适宜建设地区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和地质灾害低发区、城镇建设区及独立工矿等其它适宜建设的区域。173.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敏感区保护严格保护生态敏感区,对于生态资源应坚持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保护为保证水源供水安全,提高水资源的保障能力,应划定水源保护区并加以严格保护。处理好上下游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并在市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湿地核心区湿地缓冲区湿地实验区湿地资源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围涂规划与围涂方法,严禁随意开发湿地。对在湿地的城市开发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控制进入湿地的污染物。184.岸线利用岸线分类深水临海工业岸线一般临海工业岸线生活旅游岸线地方(渔业)岸线自然及预留岸线岸线利用湄洲湾南岸岸线肖厝作业区段:港口预留岸线-深水港口岸线鲤鱼尾作业区段:一般工业岸线-深水岸线-预留岸线斗尾作业区岸线:深水临海工业岸线194.岸线利用岸线利用泉州湾岸线后渚区段:旅游生活岸线秀涂区段:临海工业岸线-生活旅游岸线-远景预留岸线;石湖区段:深水港口及临海工业岸线-地方渔业及生活旅游岸线。深沪湾岸线梅林段和深沪段:地方渔业岸线;其他区段根据海洋功能区划中提出的海滨度假区、养殖区、海底森林保护区。围头湾岸线规划围头角—鼻尾礁段:深水临海工业岸线;水头段、东石段:地方渔业岸线和一般工业岸线;其他区段作为远景预留岸线及自然岸线。二、人口与用地规模211.人口规模总人口2010年,577万左右;2020年,650万左右。城镇人口2010年,348万左右;2020年,490万左右。现状(2005年)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总人口(万人)518577650城镇人口户籍人口160.4216318暂住人口105132172农村人口252.6229160含暂住人口城市化率51.16%60.3%75.4%222.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建设用地583.68平方公里,人均119.1平方米。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面积(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平方米)1R居住用地151.2325.9130.862C公共设施用地84.6814.5117.283M工业用地133.8522.9327.324W仓储用地19.183.293.915T对外交通用地22.263.814.546S道路广场用地100.1517.1620.44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2.263.814.548G绿地50.078.5810.22合计城市建设用地583.68100.00119.12三、用地布局规划241.空间布局结构1.1总体空间结构:“一湾两翼三带”一湾:环泉州湾地区整合强化的核心发展定位:城市职能培育的主要地区,面向区域的服务平台。提升区域地位的战略核心。主城区:城市的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晋江:全国性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的商贸、金融和产业服务中心;石狮:以纺织服装产业为特色的专业化会展、流通中心和工贸基地。发展政策:整合和优化配置城市建设用地,大型城市中心和公共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环境整治和景观营造带动。251.空间布局结构两翼:面向区域的支点环湄州湾南岸地区:惠安、泉港发展定位:形成区域性石化产业、原料产业基地;作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引领湄洲湾的战略前沿地区。发展政策:政府主导开发,大型原材料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带动。环围头湾地区:安海、水头为中心,整合周边城镇组团发展定位:泉州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构筑泉厦、泉台合作平台的战略前沿地区。发展政策:市场主导、政府控制,着重于用地整合和内涵提升。261.空间布局结构三带:支撑带动的纽带战略提升带(中部)–依托高速公路、区域中通道,连接都市区主要集中建设的组团,作为培育区域服务职能的空间载体。战略预留带(沿海)–局部利用沿海大通道,形成居住、旅游功能发展带,同时强调对滨海空间的保护和预留。战略辐射带(向西)–依托泉三高速公路,形成面向市域的辐射带动发展带。未来可以进一步发挥对福建省西部山区、乃至内陆省、市、地区的支撑带动作用。271.空间布局结构空间推进时序:环湾面海当前泉州正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时期。应在强化中心职能的同时,注重空间预留,防止对战略性空间资源的低效利用和环境破坏。泉州城市空间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沿江时代:“点状集聚、自发蔓延”环湾时代:“强化中心,环湾整合”面海时代:“轴向推进,面海拓展”281.空间布局结构1.2功能组团布局构建一个组合型中心区发展三个门户型次中心培育三类功能组团291.空间布局结构组合型中心区:环泉州湾组合城区战略重点:利用转型契机,建设泉州环湾新中心空间模式:圈层拓展,轴向辐射通过横向联系的圈层式服务设施布局,进一步强化公共职能的整合与集聚通过纵向的拓展轴线组织,发挥中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都市区整体发展格局的形成。301.空间布局结构三大门户型次区域南部门户——安海、水头城镇组合–战略重点:整合提升、对接区域。加强与厦门、珠三角的联系,为将来对台发展预留充分的战略用地。–空间模式:组团集聚,纵向连通城市生活核心——安海水头组合片区产业聚集核心——五里产业园区城镇组团——磁灶-官桥-内坑组团东石-石井组团金井-英林组团311.空间布局结构北部门户——惠安、泉港城镇组合–战略重点:湄州湾南岸的增长极核,通过功能组合形成生活生产一体化的城市组团,向北对接联系莆田、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空间模式:培育新城,环湾对接城市生活核心——惠安新城惠安县城走向湾口,向北向东发展,实现未来和泉港城市服务中心的对接产业聚集核心——泉港石化工业区泉惠石化工业区321.空间布局结构西部门户——南安城区–战略重点:泉州城市核心的组成部分,形成向西辐射和带动内部地区的重要门户。优化空间,培育支点重点建设生态型工贸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和流通基地–空间模式:东向对接,西向带动以南安城区为中心,向东与环湾核心区的功能、产业进行衔接;向西联系和带动安溪、永春、德化山区的发展331.空间布局结构各功能组团发展定位名称发展定位中心片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海峡西岸的文化交流中心,市级行政办公、金融、教育科研与旅游服务中心江南片区区域性的商务中心,高科技轻工业产业基地新秀片区区域性研发、培训与技术交流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区晋江片区区域性的企业办公与生产服务中心,现代化制造业生产与流通基地石狮片区以纺织服装产业为特色的区域性商贸会展中心和工贸港口服务基地惠安片区石化工业后方服务基地、民俗文化旅游中心,以石雕、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为特色的生产基地泉港片区石化新城区、港口物流服务中心南安片区泉州城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带动内部地区发展的门户,生态型工贸新区,以光电信息、机械等产业为主的产业基地安水片区泉州市重要的产业基地和生产服务中心,构筑泉厦、泉台合作的重要门户泉港北片区国家级石化产业、物流基地,重要港口泉惠片区石化工业生产基地、造船基地官桥内坑磁灶片区泉州市重要的物流基地,以建材生产为主的产业基地洛江北部组团市级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教育基地,高效农业生产基地石井东石
本文标题:泉州城市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