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上海市交大附中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考试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终试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原子量:H-1C-12O-16Na-23S-32Cl-35.5K-39Cu-64Br-80Ag-108Ba-137】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微粒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H2和D2B.金刚石和石墨C.氕和氚D.纯碱和烧碱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固态物质熔化(或升华)时,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碘和碘化钠B.金刚石和大理石C.冰和硫磺D.干冰和二氧化硅3.C60的分子和足球有相似之处(如右图),因此又被称为足球烯。自被发现以来,已经广泛地影响到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电子学、生物学、医药学各个领域,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科学理论,同时也显示出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下列有关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和金刚石相似的硬度B.熔沸点和石墨相近C.1molC60的质量为720gD.C60分子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4.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C.金属的熔沸点均很高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5.A+、B+、C2+、D-四种简单离子,离子半径大小是:D->B+,B+>A+,B+>C2+,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不可能是A.C>B>D>AB.B>D>C>AC.D>B>C>AD.D>C>A>B6.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7.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8.标准状况下:①5.4mlH2O②5.6LCH4③3.01х1023个H2S分子④19.6gH2SO4,这些物质中,含分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③①②④B.③①④②C.①②③④D.④②③①9.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如果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A.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B.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C.气体的性质不同D.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10.将5mol/L的Mg(NO3)2溶液amL稀释至b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a/bmol/LB.10a/bmol/LC.b/5amol/LD.a/bmol/L11.把5%的Na2CO3溶液蒸发掉64.3g水后,溶液变为31mL,浓度变为14%,则浓缩后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8.52mol/LB.4.26mol/LC.1.52mol/LD.3.04mol/L12.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13.十八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一种白色的盐时发现,在黑暗中此盐并无气味,而在光照时开始变黑,并有刺激性气味,此盐是A.Na2SO4B.AgClC.Na2CO3D.AgI14.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燃烧一定发光放热C.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D.燃烧一定有氧气参与15.大气或饮用水被污染时,可能引起人的牙齿骨骼变酥,引起这一污染的元素是A.碘B.氟C.氯D.硫16.标准状况下有O2和Cl2组成的混合气体共500mL,通入H2,使其恰好完全燃烧,用水吸收,得250mL溶液。从中取出25mL,用0.125mol/LNaOH20mL恰好中和,则与混合气体反应的H2的体积为A.280mLB.440mLC.500mLD.720mL17.在AgNO3溶液里加入足量的氯化钠溶液后,再加入碘化钾溶液,结果会有黄色沉淀产生,这是因为A.Ag+与Cl-结合不如Ag+与I-结合快B.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C.AgCl比AgI容易分解D.Cl2的氧化性比I2强,而还原性I-比Cl-强18.氯化钡溶液32.33克恰好与20克硫酸溶液完全反应,滤出沉淀后得到50克盐酸,该盐酸的质量分数应是A.0.374%B.0.292%C.0.73%D.1.46%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卤素离子(X-)只有还原性而无氧化性B.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卤素都有分子式为X2O7的最高价氧化物20.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5∶3B.5∶4C.1∶1D.3∶521.X和Y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过程中X放出的能量大于Y,那么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X-的还原性强于Y-B.Y的氧化性弱于XC.X的原子序数小于YD.X-的还原性弱于Y-22.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投入150克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晶体和84克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克,则此包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A.66克B.184克C.160克D.90克23.直接测定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是很困难的。盖斯定律指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P4(固、白磷)+5O2(气)→P4O10(固)+2983.2KJP(固、红磷)+54O2(气)→14P4O10(固)+738.5KJ那么,1摩白磷转变成相应物质量的红磷时,应是A.放出29.2KJ热量B.吸收29.2KJ热量C.放出2244.7KJ热量D.吸收2244.7KJ热量24.有X、Y、Z三种盐,已知:①25℃时,X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②25℃时,将一定量的Z溶液蒸发掉5.75克水,再恢复到25℃或保持在25℃,向其中加入6.3克Z的结晶水合物(Z·9H2O,分子量为240),恰好都形成饱和溶液.。③25℃时,向100克浓度为10%的Y溶液中加入5克Y的无水盐后恰好达到饱和。则25℃时,X、Y、Z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XYZB、ZYXC、YXZD、ZXY25.同温同压下,a升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与a升氧气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原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约为A、6.87B、6.97C、6.78D、6.67二、填空题:26.针对以下A~D四个涉及H2O2的反应(未配平)填空:A.Na2O2+HCl→H2O2+NaClB.Ag2O+H2O2→Ag+O2+H2OC.H2O2→H2O+O2D.H2O2+Cr2(SO4)3+KOH→K2CrO4+K2SO4+H2O(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H2O2仅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代号)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代号)H2O2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反应是(填代号)(2)配平反应D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H2O2+Cr2(SO4)3+KOH→K2CrO4+K2SO4+H2O反应中氧化剂是,被氧化的元素是,还原产物是27.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次氯酸钠。图中瓶乙盛饱和食盐水,瓶丙盛浓硫酸,分液漏斗A中盛浓盐酸。试完成下列问题:(1)烧瓶B中盛,大试管C中盛。(2)烧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有同学认为可以省去某些装置,你认为怎样?①能否省去乙装置(答“能”或“不能”),理由是;②能否省去丙装置(答“能”或“不能”),理由是。28.有六种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2CO3、Na2SO4、NaClO、KI、BaCl2和HCl的溶液,要求不用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为了鉴别它们各贴以标签a、b、c、d、e、f,然后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实验编号(1)(2)(3)(4)(5)操作a+ba+eb+cb+dd+f反应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有无色气体产生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呈黄色(注:Ba(ClO)2是白色沉淀,ClO-能使I-氧化)试判断a、b、c、d、e、f各是那种溶液?abcdef三、计算题:29.有一KCl和KBr的样品共3.87克,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沉淀质量为6.63克,则原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多少?30.某城市煤气中可燃气体组成为H248%、CO15%、CH413%(均为体积百分比,其余为不燃性气体)。已知: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285.8kJ,1molCO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热量282.8kJ,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890.4kJ。(1)写出H2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标准状况下的1升这种煤气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热量?(3)标准状况下的1升这种煤气完全燃烧需要消耗多少升标准状况下的空气?(假定空气中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21%)(4)已知1克水温度每上升1℃需要热量4.2J。欲将1kg20℃的水加热至沸腾,假定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利用率为60%,则需消耗标准状况下的这种煤气多少升?31.一种溶质分散于两种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在两溶剂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一定值。已知在萃取I2的时候,CCl4中和水中I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85:1,将20毫升碘水分成两等份,第一份用4毫升CCl4一次性萃取,第二份用4毫升CCl4分成两个2毫升分两次萃取,计算两份碘水经萃取后,第一份碘水中遗留I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第二份的多少倍?该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本文标题:上海市交大附中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考试化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6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