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年级理科化学下册第二次考试试题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高一年级理科化学下册第二次考试试题化学试题(理科)总分:12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e:20Na:23S:32Cl:35.5Cu:64.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生石灰,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2.下列各组物质关系中,与O2和O3关系相同的一组是()A.Na和Na+B.S4和S8C.11H和21HD.H2O和D2O3.26.5gNa2CO3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500mL0.5mol/L的NaOH溶液吸收,则生成的盐为()A.Na2CO3B.NaHCO3C.Na2CO3和NaHCO3D.NaOH和Na2CO34.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中,若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H2SO4中未被还原的H2SO4质量为()A.0.98gB.1.96gC.9.8gD.19.6g5.为了不使环境受到污染,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可以同时倒入废液缸内的是()A.Na2S溶液和盐酸B.KMnO4溶液和盐酸C.浓H2SO4和Na2SO3溶液D.盐酸和NaHCO3溶液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个氧气分子与NA个氖气分子的质量比是4∶5B.17gOH-与19gH3O+所含电子数相等C.14g14C和12g12C所含的中子数相等D.标准状况下,11.2LCO2与常温常压下8.5gNH3所含原子数相等7.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化合反应生成的物质是()A.FeCl3B.H2SO4C.NaHCO3D.Fe2S38.下列反应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②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酸性CaCl2溶液;③向Na2SO3溶液中通入Cl2,再滴加BaCl2和稀盐酸;④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BaCl2溶液;⑤H2S通入FeSO4溶液中。A.①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B.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可以得到原硅酸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10.下列物质中,甲跟乙反应可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丙,丙跟苛性钠反应可生成甲,丙也可以被直接氧化成丁,丁溶于水可以生成乙,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是()(1)Na2S(2)Na2SO3(3)HCl(4)H2SO4A.(1)和(3)B.(2)和(3)C.(1)和(4)D.(2)和(4)11.A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若A通入酸性KMnO4溶液,则紫红色褪去,若A通入溴水,则橙色褪去,出现浑浊。A气体是()A.Cl2B.SO2C.H2SD.CO212.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氯水,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B.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C.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D.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13.下列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的是()A.向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向乙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不溶C.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向丁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14.在下列反应里,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与质量比一致的是()①Cl2+H2O=HClO+HCl②2H2S+SO2=3S↓+2H2O③SiO2+3C高温SiC+2CO↑④Si+O2△SiO2A.①②B.①C.④D.①③15.将SO2通入CuSO4和NaCl的浓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析出白色沉淀,取该沉淀分析,知其中含Cl:35.5%、Cu:64.5%(质量分数),在上述反应中SO2的作用是()A.作为酸B.作为漂白剂C.作为还原剂D.作为氧化剂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4分)1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17.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事实是()A.常温下浓硫酸可用铝、铁制容器盛装B.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C.与NaCl反应制HClD.与Na2SO3反应制SO21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位于同一主族.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WX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Y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ⅣA族C.W所在主族元素的化合价均以+4价稳定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W<Y<Z19.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一定有SO32-离子B.一定有CO32-离子C.不能确定C1-离子是否存在D.不能确定HCO3-离子是否存在2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化亚铁跟盐酸反应:S2-+2H+===H2S↑B.用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C.用氨水吸收过量二氧化硫:NH3·H2O+SO2===NH4++HSO3-D.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21.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3Ⅱ卷(51分)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22.(8分)已知X是淡黄色固体,A、B是正盐,其焰色反应呈黄色,C是硫酸盐,D、E是无色气体。A、B、C、D、X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①A+H2SO4(稀)→C+D↑;②B+H2SO4→C+E↑+H2O;③D+E→X+H2O;④B+O2→C(1)试推断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X________。(2)写出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3.(11分)有A、B、C三种不溶于水的固体。A是某元素的一种单质,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一种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外测得这种气体密度为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的1.375倍。B固体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再往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析出白色胶状沉淀。此沉淀干燥后,成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这是一种比碳酸酸性还弱的酸。将B与石灰石、纯碱按比例混合加热得到C,C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根据以上事实,判断A为哪种元素的单质?B、C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A为元素的单质,B的化学式为,C的名称为。(2)A与氧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B与石灰石、纯碱按比例混合加热得到C的化学方程式为、。24.(11分)X、Y、Z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XY2、Z2Y、XY3、Z2Y2、Z2X等化合物,已知Y的离子和Z的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离子比Y离子多一个电子层。试回答:(1)写出X、Y、Z三种元素的名称:;(2)分析Z2Y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3)写出Z2Y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4)用电子式表示X和Z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5)Z2Y2常用作漂白剂,举出两个具有漂白性但原理不同于Z2Y2的例子、。25.(15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有关实验:铜片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ABC(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直接在原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2)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①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填编号)。A.铁粉B.BaCl2溶液C.银粉D.Na2CO3溶液③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3)甲学生设计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种,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酸性KMnO4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D.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4)乙学生设计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反应后混合溶液中Cu2+的量。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加入足量Na2S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请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5)图中C是尾气处理装置,但常常产生倒吸现象,请你设计实验装置,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在右图中补充完整:26.(6分)大气中的污染气体之一SO2,可用如下方法测定其含量:将含有SO2的空气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SO2氧化成为SO42-。现有500L空气,其密度为1.2g/L,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后有1.5×10-5molKMnO4被还原为Mn2+。试计算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第二次月考化学(理科)答案1-5.A/B/BC/D6-10.B/D/A/B/D11-15.C/D/C/D/C16-21.C/A/CD/BC/C/B22.(8分)(1)Na2S、Na2SO3、Na2SO4、H2S、SO2、S(2)S2-+2H+===H2S↑23.(11分)(1)碳SiO2普通玻璃(2)C+O2CO2SiO2+2OH-==SiO32-+H2O,(3)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24.(11分)(1)硫、氧、钠(2)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3)2Na2O2+2CO2=2Na2CO3+O2↑(4)略(5)SO2、活性炭25.(15分)(1)B装置中导气管长进短出(在图中画出)(2分)(2)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分);②A、D(2分)③反应过程中H2SO4被不断消耗,生成的水逐渐增多,使浓硫酸逐渐变稀,至一定浓度就不再与铜片反应(2分);(3)A、C(2分)(4)Cu2++S2-=CuS↓(2分)(5)(当产生倒吸时,由于漏斗的空间大,漏斗边缘与水面脱离,进入漏斗的溶液不能充满漏斗,使导管与大气连通,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流
本文标题:高一年级理科化学下册第二次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9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