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3
粤教版第二单元综合测试一.基础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冻结侗族哀恸洞若观火栋梁之才B.针砭边陲蝙蝠大腹便便鞭辟入里C.籍贯棘手贫瘠佶屈聱牙岌岌可危D.船舶玉帛悖论博大精深斑驳陆离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逞能沾污历尽沧桑气喘吁吁B.笼络窠臼手屈一指不绝如缕C.潦倒磊落委曲求全出奇制胜D.脉胳绵亘礼尚往来厉兵秣马3.(2003年全国高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2)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3)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A.莅临计划不仅是,而且是B.莅临规划不是,而是C.亲临规划不仅是,而且是D.亲临计划不是,而是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歌迷们简直难以相信,这个矮小的土老头竟然就是那创作出美轮美奂歌词的作者。B.看了朋友的“求援”短信,他自然心照不宣,立即也回了一下,幽默了对方一下。C.既没有包装,也不用炒作,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会令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D.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猖狂,乘刘叔一家全在客厅里看电视,竟然登堂入室,把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空。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调查显示,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B.由于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志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C.严厉打击仿造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是本季度财贸工作的中心任务。D.我们不论认识什么事物,都必须全面地看,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否则,就不能有比较完全的和正确的认识。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孙中山见状,对唐绍仪说:“慢待,慢待,没有什么好吃的菜了。”B.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C.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正是松树风格的写照。D.“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得打得过瘾,越觉得打得解恨!”二.能力题(3分):7.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句子:在今天的大会上,国务院同意了中国民航总局关于授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行总队“全国安全飞行标兵单位”荣誉称号的请求。(1)(2)(3)三.提高题(4分)8.下面是翦伯赞写的一首称颂赵武灵王的诗,请排出正确的顺序(只写序号)(1)英雄不愧武灵王(2)骑射胡服捍北疆(3)河曲风光旧莽苍(4)望断云中无鹄起(5)邯郸歌舞终消歇(6)飞来天外有鹰扬(7)只剩蓬蒿伴土墙(8)两千几百年前事正确的顺序是四.探究题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扦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作《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速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遂遣积翁谕旨,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积翁欲合宋官谢昌元等十人请释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已。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至元十九年,有闽僧言土星犯帝坐,疑有变。未几,中山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召之谕之曰:“汝何愿?”天祥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遂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子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卷四一八·列传第一七七》)9.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亡,吾分一死矣(分:按照本分,甘愿)B.留梦炎不可(可:赞成)C.遂麾之退(麾:指挥)D.天祥临刑殊从容(殊:非常)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与俱入山A臣请入,与之同命乃书所作《零丁洋诗》与之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置吾十人于何地C赵尝五战于秦南乡拜而死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1.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充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右命之拜,(天祥)不拜(天祥)速移兵马司C.(世祖)遂遣积翁谕旨D.有兵千人,(中山狂人)欲取文丞相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宁死不降的一组是()(3分)(1)左右命之拜,不拜(2)吾不能扦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3)国亡,吾分一死矣(4)天祥出,复号召江南(5)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6)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A.(1)(3)(4)B.(1)(5)(6)C.(2)(3)(6)D.(2)(4)(5)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天祥被捕后,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了。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以此表明心迹。B.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的途中,文天祥绝食八天求死,但没有死。当时元世祖在南宋官员中大量寻求人才,王积翁推荐文天祥,说他是难得的人才。C.元世祖本来打算释放他,但是留梦炎不赞成这样做。元世祖把文天祥召入宫中,问他有何心愿,文天祥表明自己的态度,元世祖仍不忍心赐他一死,就让他退下了。D.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表明心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视死如归,死前从容坦荡,死后仍面不改色,在文天祥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气。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4分)(2)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4分)15.语言运用题:(2005年广东高考)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16.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上山下乡刚回城的老三届在听一位哲学老师上课。黑板上一行字———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亮?有人说太阳,有人说原子弹炸迸的光,有人说激光..教室里充满了七嘴八舌的议论。一位知青站起来说:是漆黑的雨夜中,在泥泞小路上走了很久,突然看见的远方一点如豆的灯火。教室内一片寂静。请以“最亮的东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答案与解析研读】1.C(jí)(A哀恸(tòng),其余读dòng;B大腹便便(pián),其余读biān;(悖(bèi)论,其余读bó。)2.C(A沾—玷,B手—首,D胳—络)3.C(莅临:(书)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亲临:亲自到(某处)。计划: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不是/而是”表示否定前者肯定后者;“不仅是!而且是”表示既肯定了前者,更肯定了后者,前后是递进关系。)4.C(A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仅用于形容建筑物。B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不必说出来,此句既非“彼此”,又“说出来”了。D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5.D(A“近”与“左右”重复。’缺主语,“由于选修课的开设”是一个状语,去掉“由于”。C“仿造”的对象应该不是“伪劣产品”,把“伪劣”改为“名优”。)6.C(“血”后逗号应放在引号外。)7.本题考查句式变换能力。首先找出主干句“国务院同意一个请求”,然后由外而内,找出下一个分句“民航局上报了一个决定”,最后一个分句是“民航局作出了一个决定”。这三个句子要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来排列。(1)中国民航总局决定授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行总队全国安全飞行标兵单位荣誉称号。(2)中国民航总局将这一决定上报国务院请求批准。(3)在今天的大会上,国务院同意了这一请求。8.律诗的排序关键要掌握有关律诗的知识,律诗一共八句,每二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偶句末一字要押韵,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要对仗,这样“王”“苍”“扬”“墙”一定要处在偶句的位置,(5)(3)和(4)(6)对仗只能处在中间的位置。再根据前后的文章,就可断定本诗的顺序:(2)(1)(5)(3)(4)(6)(8)(7)9.C(挥手)10.A(介词,和)。B(1)连词,于是;(2)副词,竟然。C(1)介词,在;(2)介词,和。D(1)连词,表修饰;(2)连词,表递进。11.B(弘范)速移(天祥)兵马司。12.C(4)是留梦炎不赞成释放文天祥的话;(5)是进言的人主张杀了文天祥。这两句都不能表现文天祥的舍生取义。13.C14.(1)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同宰相商讨释放他,有人把文天祥在江西起兵反元的事情说了出来,(元世祖)终究没有释放他。(评分点:终.有以.为言.果)(2)我受宋朝的恩惠,做了宰相,怎么能够侍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评分点:为.安.事.二姓.愿.之)[译文]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山,张弘范还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诗的末尾有这样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讪笑着作罢。山被元军攻破,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祥在途中,八天没有吃东西,却没有死,于是又开始进食。到了燕京,客馆的人招待供奉得十分丰盛,文天祥不睡觉,一直坐到天亮。张弘范迅即把他押送到兵马司,派士兵看守。当时元世祖在南宋官员中大量寻求人才,王积翁说:“南宋的其他官员没有一个比得上文天祥的。”元世祖于是派王积翁传达自己的旨意,文天祥说:“国家已经死亡,我甘愿以死报国。”王积翁想联合前南宋的官员谢昌元等十人请求元世祖释放文天祥,让他去做道士,留梦炎不同意,说:“文天祥出去后,又号令江南,这样会把我们十人置于怎样的境地!”于是这件事被搁浅。文天祥在燕京共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同宰相商讨释放他,有人把文天祥在江西起兵反元的事情说了出来,(元世祖)终究没有释放他。至元十九年,有个福建的和尚说土星冲犯星座,怀疑有变故。不久,中山有个“狂人”自称“宋朝皇帝”,拥有一千名兵士,想营救文天祥。元世祖于是把文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么心愿?”文天祥说:“我受宋朝的恩惠,做了宰相,怎么能够侍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但是元世祖仍然不忍心赐他一死,随即让他退下。进言的官员极力主张成全文天祥的请示,于是元世祖也就同意文天祥请示。不久又下诏书制止,文天祥已经死了。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对押解的吏卒说:“我的事情完成了。”向南方叩拜而死。几天后,他的妻子欧阳氏前去收尸,文天祥的面容同活着的时候一样。文天祥终年四十七岁,他衣带中有赞文说:“孔子教导我们成仁,孟子教导我们取义,只有自己尽了道义,仁德才能实现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1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