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1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有七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请把第I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第I卷(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初霁.(jì)左睇.(tì)右盼亵渎永葆青春B.水沤.(òu)鼎铛.(chēng)玉石膏粱背道而弛C.否.(pǐ)泰锲.(qì)而不舍会晤不胫而走D.佝.(gōu)偻匪我愆.(qiān)期夜阑侃然正色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开学伊始,教师应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倒计时的独特设计、击缶而歌的巨大声势、焰火脚印把北京中轴线与鸟巢结合为一体的宏大创意,至今仍让人过目不忘....。C.汽车新政出台使车市回暖,但分析年初轿车的销量发现,美系的蒙迪欧降价还是与日系的马自达6形成了同室操戈....的局面。D.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最好方法,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自己的抵抗力,并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不要去空气欠佳的地方。B.现在全世界学习汉语的愿望迫切,根本原因是中国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世界各国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兴趣必然扩展到文化领域,必然对学习中国语言提出要求和兴趣。C.佳士得公司不顾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于法国当地时间2月25日在巴黎拍卖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劫掠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中外舆论反应强烈。D.相关部门公布了19家存在大量低俗内容的网站的名单,能否采取有力措施坚遏制网上低俗风蔓延,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王羲之的人生观并不消极。悲叹不等于悲观,。①他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体现了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②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③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④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⑤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⑥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诗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A、④⑤⑥②③①B、④⑥②⑤③①C、⑤④③①⑥②D、⑤⑥②③①④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高崧墓志与《兰亭序》日前,南京东郊东晋名臣高崧墓葬有重大发现.,其中出土的两方珍贵的楷书字体砖质墓志,重新引发了60年代就王羲之《兰亭序》真伪之辩的话题。这两方楷书实证资料,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也为《兰亭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东晋名臣高崧卒于公元366年,夫人谢氏卒于公元355年,而王羲之卒于公元。361年,可以说,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日前发掘的高崧墓中出土的两方墓志,上书“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等字,虽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但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墓中还出土了铜砚、墨等书写用具,说明书法在当时已比较流行。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在与高崧同时代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最为著名。据史栽,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42位朋友到山清水秀的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市郊),饮酒赋诗26首,最后由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兰事序》.,全文28行,324字,字字精妙。王羲之对自己的这一作品十分珍惜,并作为传家之宝,直传到七世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手里,那已经是唐代了。唐太宗得到后,十分高兴,让人临摹了多本,分别赐给太子、诸王、近臣,从此《兰亭序》摹本散落人间,而真本则被唐太宗殉葬昭陵。这就是《兰亭序》的传说。首次对王羲之《兰亭序》质疑的是著名学者郭沫若。他根据当时60年代南京出土的东晋王兴之夫妇、谢鲲等墓志均为隶书字体这一事实,推断晋代根本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特别是王兴之是王羲之的族亲,可见,《兰亭序》应属伪作,现存王羲之草书是否为真迹摹本,也值得怀疑。但这一观点引起了南京著名书法家高二适的反对,他认为现存《兰事序》应为王羲之真迹摹本,不仅因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帖摹本也可证明楷书字体在六朝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由于高二适的声望远不及郭沫若,观点不能发表,高老就把文章交给他的老师、国学大师章士钊,章士钊又呈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还专门作了批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这场学术争论影响很大,但双方争执不下,最后郭沫若说:“还是以后等考古发现吧!”今天,东晋高崧墓志的出土,为《兰亭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句号。5.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高崧墓葬出土的两方珍贵的楷书字体砖质墓志考古价值的一项是A.重新引发了60年代就王羲之《兰亭序》真伪之辩的话题。B.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C.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D.高崧墓葬出土的两方珍贵的楷书字体砖质墓志,证明高崧与王羲之生活在同一时代。6.下列有关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墓志书“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等字,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可以推断晋代有成熟的楷书、行草,《兰亭序》应属真作。B.根据王羲之与42位朋友到山清水秀的山阴兰亭饮酒赋诗作序的故事,可以推断《兰亭序》应属真作。C.郭沫若依据60年代南京出土的东晋王兴之夫妇、谢鲲等墓志均为隶书字体这一事实,推断晋代根本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兰亭序》应属伪作。D.高二适认为现存《兰亭序》应为王羲之真迹摹本,不仅因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贴摹本也可证明楷书字体在六朝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东晋名臣高崧墓中出土的铜砚、墨等书写用具,说明书法在当时已比较流行,但不能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据此完全断定《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B.《兰亭序》的真伪之争最令人关注,是因为毛主席专门作了批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C.《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因为东晋高崧墓志的出土证明其为真迹。D.由于高二适的声望远不及郭沫若,观点不能发表,所以大家都认可了郭沫若的观点。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王勃,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礞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畸,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勃与杨炯、卢熙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扬、卢、骆”四杰。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选处《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挑出错误B.会.赦除名会:恰巧C.勃往省.,渡海溺水省:探视,问候D.勃属.文属,通“嘱”,叮嘱,交付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的句子是①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③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④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⑥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B.王勃命运坎坷。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C.于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唯有王勃,慨然应允,自然引起了都督的不满。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官奴曾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5分)译文:(2)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5分)译文:1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①按,ruó“揉搓”之意。(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词人哪几个阶段的生活感受?(4分)答:(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4分)答: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分)(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2),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因田居》),;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把栏杆拍遍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生于金宋乱世,22岁时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他曾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但世上的事并不总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像。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诗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1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