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扑朔.迷离shuò悭.吝qiān脖颈.jǐng绯.红fēiB、拾.级而上shí畸.形jī牝.马pìn熨.帖yùC、飒.爽sà框.架kuàng校.对jiào大厦.shàD、血.液xuè脑髓.suǐ莞.尔guǎn吮.吸yǔn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A.迟疑逐渐化装B.迟疑逐渐化妆C.犹豫逐步化装D.犹豫逐步化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十三亿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以勤劳俭朴、智慧勇敢而著称于世,这是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民族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手抛弃。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C.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D.伊朗外交部长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如果在2月2日召开紧急会议上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伊朗将于同月4日停止允许核查人员对其核设施进行突击检查。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11题。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军和士兵。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C.既.出塞,出东道既.克,公问其故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③专以射为戏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是杀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9、断句(3分)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10、翻译(6分)(1)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2)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11、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3分)答:(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答:12、补写出下面名篇中的空缺部分。(7分)(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此情可待成追忆,。(5),此时无声胜有声。三、社科文阅读(本大题4小题,共15分)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刘梦溪今天的国际与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与经济与政治与文化的特殊景观,一句话,今天这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样的时代,还需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文化垃圾....充斥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等等。那么身处如此繁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不用说中国古代的经典,宽泛些说,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是指文字的文本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不读书的“理由”据说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反映。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以说充满了浮躁气。扎扎实实做事情的人少了,走捷径、取巧的人多了。此种情况下,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尤为重要。如果说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时尚的话,读书也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那么我们应该读些什么样的书呢?肯定要读好本专业的书,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也。那么是否也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都来读一读呢?有的,这就是那些属于一个民族文化系统的典范之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经典,而凡是文化经典....,就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不仅本民族的人应该阅读,其他国家的人也应该阅读。至于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读古人书、与古贤为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可以提示人们不要堕入俗流。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溶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13.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4分)A.作者认为,虽然现在中国很多人不喜欢读书了,但是文本阅读还是不可缺少的。B.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对于今天这个充满浮躁气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C.作者认为我们读书肯定要读好本专业的书,也应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甚至还可涉猎外国文本经典。D.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时尚,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是一种时尚。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读书的过程就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可以改变人的气质。F.倡导阅读本民族经久不衰的文化经典,是我们现代化进程中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首要任务。14、根据文意,联系现实,对文中加点的有关“文化”的名词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垃圾”主要是指一些宣扬暴力的、色情等不健康的、粗制滥造的低俗文化。B.“读图时代”指的是大量精美图片加文字的文本时代,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通俗性等特点,带来了阅读的简便和快捷,同时又加剧了阅读的表层化,培养了一批表层化的读者,使快餐文化走向泛滥和无度。C.“文化经典”指的是能体现本民族文化精髓的和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D.“异质文化”指的是在形式上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其他国家文化。15、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认为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4分)16、文中“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态度,“文化主体”“文化精神”指的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经典?就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体会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四、散文阅读(16分)长城鲍昌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间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剌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像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时,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觱篥①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复绝荒漠,蜿蜒竟达六个七百公里。戍楼高耸,斥堠②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但幻想毕竟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1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