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1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必修一单元二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南.(fàn)逢.孙(féng)夜缒.而出(zhuì)若不阙.秦(quē)B.瞋.目(zhēn)忤.视(wǔ)皆为戮.没(lù)切齿拊.心(fǔ)C.鲰.生(zōu)彘.肩(zhì)目眦.尽裂(cì)按剑而跽.(jì)D.师箴.(zhēn)瞍.赋(sǒu)川壅.而溃(yōng)并行不悖.(bè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弥谤原隰衍沃斟酌流王于彘B.玉缺交戟之士刀俎不胜杯杓C.偏袒扼腕而进箕踞目眩良久D.慷概晋军函陵濡缕唯君图之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秦军.南(驻军)B.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就)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C.将军战河北..(黄河以北)沛公安在..(在哪里)D.其与能几何..(赞许)甚于.防川(比)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张良出,要项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而卒惶急无以击轲D.朝济而夕设版焉5.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何厌之有B.惟利是图C.君之所知也D.沛公安在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财用于是..乎出7.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A.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大王来何操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例:今者出,未辞也A.近者奉辞.伐罪B.何辞.为C.卮酒安足辞.D.动以朝廷为辞.二、填空题9.按课文内容填空。(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知;,不武。(2)风萧萧兮易水寒,。(3)吾入关,,籍吏民,,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4)杀人如不能举,。(5)臣死且不避,。(6),,何辞为?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7),大礼不辞小让。(8)防民之口,。10.文学常识填空。(1)《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体史书,共21卷,分为《国语》《》《晋语》《》《》《》《越语》八部分,它记载了由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重大事件。(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篇,世家篇,列传篇,书8篇,表10篇。鲁迅先生赞之为“,”,有很高的文学价值。(3)《战国策》,最初有《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等名称,由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它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权论辨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它是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4)《左传》又名《》或《》,相传作者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全书共十三卷,比较系统详尽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外交等社会情况。《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如我们在初中学过的《》。11.释词填空。(1)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①沛公居山东..时古义:今义:②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今义:③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古义:今义:④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今义: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①越国以鄙.远()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吾其还.也()④皆白衣冠.以送之()⑤顾计..不知所出耳()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⑦项伯杀人,臣活.之()⑧常以身翼..蔽沛公()⑨籍吏民,封.府库()⑩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三、阅读题(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宫,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三公为真相知也。1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知.杭州仁和县()(2)以.谢平昔奖进()(3)于是..不复冀其相知()(4)所.忧者气峻而骄()13.下面句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B.以谢平昔奖进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D.以成其德耳1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译文:(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译文:15.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16.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在。(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1题。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傲。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索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百姓战惧,皆称神明。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称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暑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观。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大中大夫。卒于官。(节选自《后汉书》)17.对下列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尚严猛,好发奸伏尚:崇尚B.其妇归宁于家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C.视事四年视事:就职治事D.遂敕收付狱,案杀之案:立案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因好之,遂就经学A(余)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为贼所略,遂至于此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何以识黄昌邪C公子畏死邪?何泣也昌乃出足示之D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①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②悉收其家,一时杀戮③悉为断理,莫不得所④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⑤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⑥遂敕收付狱,案杀之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昌任宛令时,对偷盗之人严惩不贷,曾把偷取他车盖的人全家悉数杀死,使百姓们吓得发抖。B.黄昌任蜀郡太守时,有七百多人前来诉讼,黄昌都给予了合理的判决处理。C.黄昌任州书佐时,他失散多年的妻子和他相认,他们抱头痛哭,仍旧结为夫妇。D.黄昌任陈相时,认为彭氏妇人行为放纵,将其收捕入狱,并杀之。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2)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1—25题。给匆忙走路的人严文井我们每每在一些东西的边端上经过,因为匆忙使我们的头低下,往往已经走过了几次,还不知有什么曾经在我们旁边存在。有一些人就永处在忧愁的圈子里,因为在他即使不需要匆忙的时候,他的心也俨然是有所焦灼。这种人的唯一乐趣就是埋首于那贫乏的回忆里。这样的人多少有点不幸。他的日子同精力都白白地浪费在期待一个时刻,那个时刻对于他好像是一笔横财,那一天临到了,将要偿还他的一切。于是他弃掉那一刻以前所有的日子而处在焦虑粗率之中,也许真的那一刻可以令他满足,可是不知道他袋子内所有的时刻已经花尽了。我的心不免替他难过。一条溪水从孕育它的湖泊往下流时,它就进发着,喃喃地冲激着往平坦的地方流去。在中途,一根直立的芦苇可以使它发生一个漩涡,一块红沙石可以使它跳跃一下。它让时间像风磨一样地转,经过无数的曲折,不少别的细流汇集添加,最后才徐徐地带着白流入大海里,它的被人叹赏绝不是因它最后流入了海。它自然得入海。诗人歌颂它的是它的闪光,它的旺盛;哲学家赞扬它的是它的力,它的曲折。这些长处都显现在它奔流当中的每一刻上,而不是那个终点。终点是它的完结,到达了终点,已经没有了它。它完结了。我们岂可忽略我们途程上的每一瞬!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如果说为了惧怕一个最后的时候,故免不了忧虑,从此这个说话人的忧虑将永无穷尽,那是我们自己愿意加上的桎梏。一颗星,闪着蓝色光辉的星,似乎不会比平凡多上一点什么,但它的光到达我们的眼里需要好几千年还要多。我们此刻正在惊讶的那有魅力的耀人眼目的一点星光,也许它的本体早已寂冷,或者甚至于没有了。如果一颗星想知道它自己的影响,这个想法就是愚人也会说它是妄想。星是静静地闪射它的光,绝没有想到永久同后来,它的生命就是不理会,不理会将来,不理会自己的影响。它的光是那样亮,我们每个人在静夜里昂头时都发现过那蓝空里的一点,却为什么没有多少人于星体有所领悟呢?那个“最后”在具体的形状上如同一个点,达到它的途程如同一条线。我们是说一点长还是一条线长呢?忽略了最大最长的一节,却专门守候那极小的最后的一个点,这个最会讲究利益同价值的人类却常常忽略了他自己的价值。伟大的智者,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超越以前一切的吗?告诉我,我不是怀疑者。不是吗?最完善的意义就是一个时间的完善加上又一个时间的完善,生命的各个小节综合起来方表现得出生命,同各个音有规律地连贯起来才成为曲子,各个色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才成为一幅画一样。专门等待一个最后的好的时刻的人就好像是在寻找一个曲子完善的收尾、同一幅画最后有力的笔触,但忽略了整个曲子或整幅画的人怎么会在最后一下表现出他的杰作来?故此我要强辩陨星的存在不是短促的,我说它那摇曳的成一条银色光带消去的生命比任何都要久长,它的每一秒没有虚掷,它的整个时辰都在燃烧,它的最后就是没有烬余,它的生命发挥得最纯净。如果说它没有一点遗留,有什么比那一瞬美丽的银光的印象留在人心里还要深呢!过着一千年空白日子的人将要实实在在地为他自己伤心,因为他活着犹如没有活着。(选自《山寺暮》,1937年6月初版,有删改)22.根据文意,解释“匆忙走路的人”的含义。23.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笔墨写溪水、星光、陨星?试作简要分析。24.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了匆忙走路的人的“伤心”,文中哪词语与之相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2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A.本文是一篇哲理色彩较浓的散文,它探讨的是关于如何对待人生、对待时间的问题。B.除了比喻,文中还使用了拟人、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艺术感染力。C.作者认为,伟大的智者能保证他的“最后一点”是真美,又有意义,且超越以前一切的。D.匆忙走路的人古今中外都有。在焦灼中生活,实在是人类的痼疾,作者对此给予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E.《给匆忙走路的人》中的“等待”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其寓意不尽相同。四、诗歌鉴赏题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1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