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物理必修1第4章章末综合检测高中物理练习试题
1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章章末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D.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解析:选D.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由于两物体材料不同,摩擦力可能不同,因此不能判断其质量关系,A错误;惯性大小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跟其运动状态无关,力也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B、C错误;D正确.图4-52.(2011·高考上海卷)如图4-5,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FN,球b所受细线的拉力为F.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在球b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A.小于FNB.等于FNC.等于FN+FD.大于FN+F解析:选D.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b球会向上加速,造成两球之间的静电力F电增大,剪断前由整体法FN=Mg+mag+mbg,F电=mbg+F.剪断后对箱和a球有FN′=Mg+mag+F电′=FN-mbg+F电′,由于F电′>F电,所以FN′>FN+F,故选D.3.图4-6(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如图4-6,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图4-7解析:选A.在m2与m1相对滑动前,F=kt=(m1+m2)a,a与t成正比关系,a1-t关系图线的斜率为km1+m2,当m1与m2相对滑动后m1受的是F21=m2gμ=m1a1,a1=m2gμm1为一恒量,对m2有F-m2gμ=m2a2,得a2=ktm2-gμ,斜率为km2,可知A正确,B、C、D错误.2图4-84.如图4-8所示,木块A的质量为1kg,木块B的质量为2kg,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N,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则保持A、B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不超过(g=10m/s2)()A.1NB.3NC.4ND.6N解析:选D.要保持A、B相对静止,它们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FmmA=11m/s2=1m/s2,选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A+mB)g=(mA+mB)am,解得F=(mA+mB)(am+μg)=3×2N=6N.D正确.图4-95.如图4-9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先沿光滑水平面,再沿斜面,最后竖直向上运动.在三个阶段的运动中,线上拉力的大小()A.由大变小B.由小变大C.始终不变D.由大变小再变大解析:选C.m1、m2沿水平面移动时:a1=Fm1+m2,线上张力F1=m1a1=m1Fm1+m2m1、m2沿斜面移动时:a2=Fm1+m2-gsinθ线上张力F2=m1a2+m1gsinθ=m1Fm1+m2m1、m2竖直向上移动时:a3=Fm1+m2-g线上张力:F3=m1a3+m1g=m1Fm1+m2由此可见F1=F2=F3,C对.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图4-106.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3乙的摩擦力,所以甲获胜答案:BD图4-117.如图4-11,车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车内悬挂在车顶的系小球的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放在车厢地板上的物体A,质量为m,与车厢相对静止.则A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方向可能是()A.mgsinθ,向右B.mgtanθ,向右C.mgcosθ,向右D.mgtanθ,向左解析:选BD.由于小球、小车与A相对静止,三者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θ=m′a,故a=gtanθ,小车可能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对A:Ff=ma=mgtanθ,故B、D对,A、C错.图4-128.如图4-12所示,小球P、Q的质量相等,其间用轻弹簧相连,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系统静止时,弹簧与轻绳均与斜面平行,则在轻绳被突然剪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sinθB.Q球的加速度为零C.P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gsinθD.P球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Q球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解析:选BC.在轻绳被突然剪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Q球所受的合力不变,加速度为零,选项B正确;但绳子的拉力(2mgsinθ)立刻变为零,P球所受的合力(弹簧的拉力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大小为2mgsinθ,故P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gsinθ,选项C正确.9.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4-13甲所示,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象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图4-13A.m=0.5kgB.m=1kgC.μ=0.2D.μ=0.4解析:选AD.由F-t图和v-t图可得,物块在2s到4s内所受外力F=3N,物块做匀加速运动,a=ΔvΔt=42m/s2=2m/s2,F-Ff=ma,即3-10μm=2m.①物块在4s到6s所受外力F=2N,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4则F=Ff,F=μmg,即10μm=2②由①②解得m=0.5kg,μ=0.4,故AD选项正确.图4-1410.如图4-14所示,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A.加速下降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解析:选BD.木箱静止时,物块受三个力:重力G、弹簧的弹力F、箱顶的压力FN.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有F-(G+FN)=0;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G与F均不变,FN=0,故物块所受合力为F-G,方向竖直向上,表明物块(也既木箱)有向上的加速度.选项B、D正确.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4分)如图4-15甲为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距离如图,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在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和合外力F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4-15解析:a的计算利用逐差法.a=xDE-xAB+xEF-xBC+xFG-xCD9T2=xDE+xEF+xFG-xAB+xBC+xCD9T2=xAG-xAD-xAD9T2=40.65-2×13.159×0.12×10-2m/s2=1.60m/s2.答案:1.60平衡摩擦力过度12.(8分)如图4-16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DIS直接显示物体加速度)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4-16(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5(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4-17所示)图4-17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解析:(1)先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用DIS测加速度.(2)①OA段为直线,说明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设小车质量为M,所挂钩码的质量为m.由实验原理得mg=F=Ma,即a=mgM=FM,而实际上a′=mgM+m可见a′<a,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故A、B、D错,C正确.答案:(1)小车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外力(2)①在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C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图4-1813.(8分)如图4-18所示的箱子中,用AO、BO两根绳子吊着一个质量为20kg的重物,若AO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BO垂直AO.(1)当箱子静止时,求AO、BO绳上的拉力?(2)当箱子以加速度为5m/s2竖直向上运动时,求AO、BO绳上的拉力?(g=10m/s2,sin37°=0.6,cos37°=0.8)解析:(1)当箱子静止时:FBcos37°=FAsin37°FAcos37°+FBsin37°=mg解得FA=160N,FB=120N.(2)当箱子向上加速时:F′Bcos37°=F′Asin37°F′Acos37°+F′Bsin37°-mg=ma6解得:F′A=240N,F′B=180N.答案:见解析图4-1914.(8分)用力F提拉用细绳连在一起的A、B两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如图4-19所示,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5N,(g=10m/s2)求:(1)力F的大小是多少?(2)为使绳不被拉断,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解析:(1)整体法求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mB)g=(mA+mB)aF=(mA+mB)(g+a)=(1+2)×(10+5)N=45N.(2)绳恰好不被拉断时,绳对B的拉力为F′=35N,此时加速度最大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Bg=mamam=F′-mBgmB=35-2×102m/s2=7.5m/s2.答案:(1)45N(2)7.5m/s2图4-2015.(10分)如图4-20所示,一质量为5kg的滑块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g取10m/s2,问:(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如果力F作用8s后撤去,则撤去F后滑块还能滑行的距离是多少?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f=ma1得a1=F-Ffm=F-μmgm=15-0.2×5×105m/s2=1m/s2.(2)撤去F后,滑块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撤去F后,a2=Ffm=μmgm=μg=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必修1第4章章末综合检测高中物理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3234 .html